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城镇建设用地的概念、综合整治程序及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生态治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阐述了城镇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中各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工程要求及实施方法。以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通过河道治理、土地平整、污损土地改良改造、河流水体治理、配套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改善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评价是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的关键环节,运用遥感技术能够提高土地整理评价的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以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项目整治前后的土地覆盖及其面积变化,从而实现对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的动态监测和工程效果评价。研究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整理评价研究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的持续动态监测和工程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川河富平(城区段)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富平石川河(城区段)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效益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能为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建设提供案例参考。本文根据富平石川河(城区段)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实际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富平石川河(城区段)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前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经计算,整个项目整治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得分分别是31.03、33.13、34.49、33.67,整治后依次得分为:83.32、83.43、89.87、87.98。结果表明,富平石川河(城区段)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周边及富平当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整改项目的实施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4.
石川河(城区段)综合整治项目中,覆土方案的确定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土体稳定性,同时决定工程成本。为了得到最优化的覆土方案,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不同覆土方案对薄荷生长和土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支持向量机和智能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对覆土方案进行寻优。结果显示:最优覆土方案为覆土厚度28cm,分2层压实,岸坡角度35°。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流域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平昌县岳家镇云梯村等3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明显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同时也要注意在以后的土地整理项目中要提高对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土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裕,实行土地开发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河北省阜平县某土地开发项目的案例分析,得出了欠发达地区土地开发的几点启示,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项目适宜性评价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之一,适宜性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的决策。研究建立了土地整治项目适宜性评价指标层次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结合数学原理,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土地整治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可以在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前期定量定性地评价项目开展的适宜性,将在土地整治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可为地区开展土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定边县堆子梁镇土地开发项目为例,提出土地优化工程措施,运用多因素法确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新增耕地国家级土地自然质量等为14、利用等为13、经济等为13,通过客土改良,增加灌溉设施,改建、新建道路,补充耕地质量等别基本和周边耕地质量达到一致。本研究对于陕北地区土地开发项目耕地等别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并对补充耕地移交管护办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水盐运移方向,降低地下水位,通过工程措施合理的控制地表水水位,使水位降低到耕作层深度以下。在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科学掌握水盐运移规律,改良盐碱地,使盐碱地适合农作物生长,逐渐达到高产、稳产。本文以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开发工程的角度对盐碱地治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及应用需要,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九标度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同时对评价指标等级进行评判,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等级值为1.439 4,属于很好等级,与项目区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系统、科学、易行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广东省清远市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适应产业发展理论及促进农民非农化方式等方面的建议.旨在为实现土地的有效供给,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实现城镇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可以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依据。文章以华池县怀安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项目实施使得耕地综合质量分值从42.01提高到84.48,耕地质量状况显著提高;土地整治是提升耕地质量最主要的途径,需强化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土地平整工程建设,重视耕作层土壤改良工程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投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需要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本文以武汉市为案例,首先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其次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熵权法,选取自然、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14个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对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生态安全情况整体处于良好等级,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很容易导致土地生态安全恶化。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对南部县定水镇土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闲散地类整理潜力最大,新场垭村和双河村为土地整理潜力最大的Ⅰ类区,综合潜力排序为:新场垭村、双河村、周垭口村、鲤鱼坡村、联合村、马鞍山村、哑巴河村、龙凤村。  相似文献   

17.
汪银恒 《特区经济》2014,(11):63-6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内需。房地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房地产商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需求管理角度依据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确定房地产市场供给量,确保房地产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动态平衡。为确定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满足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本文采用了经济控制论方法建立了房地产开发规模优化修正模型,指导宁波市房地产市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土地长久可持续的利用,必须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以乌鲁木齐作为研究区域,对比乌鲁木齐市十年来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成总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由“恶劣级”状态逐步向“较安全”状态转变,但根据关联度具体值均位于(-1,0)之间,表明所处状态不是很稳定稳定。以2003年、2009年、2012年为典型分析,2009年进入“敏感级”状态,但与“敏感级”状态的隶属程度并不十分突出,即“敏感级”状态也不是十分稳定。综合对比十年间的生态安全值,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整体水平相对于“恶劣级”、“风险级”级别的隶属程度度逐渐减弱,而对于“敏感级”、“良好级”、“安全级级”的隶属度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安全阈值,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000-2008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并对黄山市历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提出了维护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迟嘉昱  张丰  吴汉洲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51-155
文章以数码相机研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技术产品研发项目技术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研发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对数码相机研发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制定了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的评分标准,并对数码相机研发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