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主要技术指标:1)产量指标200~220kg。2)产量构成指标每亩保苗5 000~5 500株,收获株数5 000株,株高160~180cm,花盘直径15~17cm,盘粒重50~55g,结实率85%,千粒重65g。3)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12g/kg以上,速效氮100mg/kg,速效磷8mg/kg,速效钾>180mg/kg,土壤含盐量0.2%以下。4)施肥指标亩施优质有机肥1~1.5吨,化肥总量25~30kg,其中,尿素10~15kg,磷肥10kg,砂质土施钾  相似文献   

2.
耕地占补平衡是保证耕地资源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措施,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本文选择陕南商洛山地丘陵区新增耕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整治项目区田块,对整治后其土壤养分质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经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有效磷的含量处于13.17~27.17 mg·kg~(-1)之间;速效钾的含量处于102~110 mg·kg~(-1)之间;有机质的含量处于5.37~8.85 g·kg~(-1)之间;全氮的含量处于0.34~0.57 g·kg~(-1)之间。项目区除巡检镇大河村与永丰镇刘沟村全氮含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外,其余新增耕地养分指标均符合标准。为改善新增耕地氮养分不足的情况,较传统的施加氮肥,增施有机肥是保障土壤氮素可持续提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资料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分析了渭北旱塬近40年来农田施肥与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化肥氮投入量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的45kg·hm~(-2)和89kg·hm~(-2)增加到2 000年的185kg·hm~(-2)和223kg·hm~(-2),增加了308.53%和150.07%;化肥磷投入量分别增加到112kg·hm~(-2)和88kg·hm~(-2);化肥钾投入量分别增加到22.8kg·hm~(-2)和34.6kg·hm~(-2)。小麦产量从1 883kg·hm~(-2)增加到4 269kg·hm~(-2),增加了126.70%;玉米产量从2 519kg·hm~(-2)增加到7 077kg·hm~(-2),增加了180.95%。同时期小麦地块和玉米地块氮磷盈余逐渐增加,钾素亏缺越来越严重。土壤pH由80年代至2000年平均下降了0.24个单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近40年来分别增加了26.34%、9.23%、187.35%、104.80%和183.01%。  相似文献   

4.
施肥量对黄河滩重构土体理化性质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为合理利用肥料,发挥水稻品种优势,促进水稻高产稳产,研究以"新丰2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的肥料用量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肥量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随着肥料的合理施用,水稻单株株高、穗长和最高分蘖数都有明显的改善和增加;从空白对照到处理S4的水稻产量、纯收益、产投比可以看出,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大,纯收益和产投比总体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表明,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考虑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比,施肥量适宜参考试验处理S3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1、技术背景该方法属于施肥技术领域,由传统的甘蔗施肥多次习惯性施肥,改为甘蔗种植时肥料一次性施入,能够提供甘蔗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基肥与蔗种施入土壤后甘蔗整个生理期所需养分;使甘蔗在其各个生长期快速、充分的获取所需的营养成分。2、具体实施施肥方法在甘蔗种植开沟时,深开沟30cm,然后把甘蔗专用高浓度缓释肥料按照80kg/亩的量作为基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施肥对陕北丘陵区山地梨枣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后,新梢长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与不施肥对照(CK)有显著差异(P0.05)。施用N 363kg·hm~(-2)+P_2O_5450kg·hm~(-2)+K_2O 267kg·hm~(-2)(N_1P_3K_3)的枣树新梢生长量、单叶干重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1.93cm和1.67g,较CK分别提高了77.3%和46.5%,差异显著(P0.05);氮与磷配施能显著提高梨枣叶面积,N 535kg·hm~(-2)+P_2O_5267kg·hm~(-2)(N_2P_2)处理的叶面积达851.67mm~2,是CK的1.51倍;N_1P_3K_3处理促进了梨枣的生殖生长,其坐果率和产量均表现为最优,达到了5.72%和15.73kg·株~(-1),分别较CK提高了3.05%和48.3%,差异显著(P0.05)。对梨枣产量肥效方程进行主效应分析得出:氮、磷、钾对梨枣产量的影响为钾肥(正效应)磷肥(正效应)氮肥(负效应)。说明在陕北黄土丘陵区施用氮磷钾肥可有效促进矮化密植梨枣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其中以N_1P_3K_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核心是指标体系,而测试方法的筛选、丰缺指标的建立以及推荐施肥量的确定是建立指标体系的三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四川泸县为例,根据当地玉米作物田间试验数据资料,以及高产、经济施肥经验,结合作物的需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分析研究了泸县粮食作物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完成了泸县玉米施肥分区,并建立县级耕地资源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绘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研究结果对促进粮食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陕西省土地整治后存在的土壤板结、土壤贫瘠、耕性差、产能低等问题,采用果渣发酵黄腐酸为载体的黄腐酸土壤改良剂,依托延安治沟造地土壤整治项目,开展了新增耕地生土快速熟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与改良前相比,速效氮由未检出到检测值25.20~40.24mg·kg~(-1),速效磷含量增幅为30.24%~54.15%,速效钾含量增幅为84.71%~151.76%,有机质均增幅为82.86%~117.14%,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296.0~432.6kg·亩~(-1),增幅为70.5%~103.1%,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沿黄区域—陕西省韩城市下峪口段共采样化验分析土样108个,测定了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和有效硅含量,采用域法识别特征值,得到韩城市下峪口段易地占补平衡项目土体养分含量基本情况。结合韩城市下峪口段地形、气候及种植特征,并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水土资源,将区域内滩涂地、盐碱地通过土体有机重构工程及配套建设,建成莲藕、水稻水田种植兼湿地区域的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有机质含量基本可以满足莲藕和水稻的生长需求,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地区仍低于作物的生长需求水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核桃经济林地土壤氮素利用状况及分布特征,选取陕西省核桃主产区宜君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4个不同树龄,5个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全氮(T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以及无机态氮(IN)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核桃生长年限增加,核桃经济林地土壤氮素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变异程度逐渐减小,但其氮素养分含量整体偏低,大部分处于较低水平以下;核桃与其他作物间作也影响了土壤氮素养分含量,但间作可以调节和改善土壤氮素养分的平衡。建议在核桃生长初期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在间作模式下,将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还田,并配施一定量的有机肥,用以补充土壤养分的损失,协调土壤养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为背景,对当地的肥料投入和土壤养分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利用10余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地形与施肥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不同影响,掌握坡改梯和塬面在经过长期施肥后其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为当地农田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置三大试验监测区,分别是梯田监测区(TL)、塬面监测区(YL)和农民地监测区(NM),各个监测区之间构成地形与施肥之间的不同因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有效地提升了各个监测区的土壤养分水平。与试验前相比,塬面、农民地和梯田监测区的土壤有机质分别提升了5%、5%、24%;全氮提升了1.8%、6.5%、14%;速效氮提升了2%、12%、30.8%;长期施肥后塬面土壤有效磷降低,而梯田和农民地提升20%~30%左右;塬面和农民地土壤速效钾提升幅度在20%~31%之间,梯田出现降低。梯田监测区初始养分含量较低,但长期施肥能够显著改善其养分状况,这说明该地区坡改梯工程能够实现对当地土壤的有效利用及改良。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作物产量受生育期降水量及其分配、积温条件和肥力水平的影响,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了解空心村整治后的土壤养分特性,为废弃、空置宅基地高效利用及复垦为新增耕地提供科学参考。利用陕西澄城县空心村整治项目区复垦后的土样进行小区试验,分别在改良剂FeSO4(TS)、有机肥鸡粪(TF)和改良剂+有机肥(TSF)三种不同还田材料处理下,以不添加还田材料(T0)为对照,按照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分层采样,分别测定其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结果表明,空心村复垦经一季作物夏玉米种植后的土壤0~100cm剖面平均养分指标(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以处理TSF最大,相对处理T0含量分别高出32.21%、154.03%、14.76%和85.76%(P0.05)。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在处理TSF和TF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全氮和有效钾在TF处理下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在对空心村进行整治后增加复垦地养分方面,与仅施用FeSO4或鸡粪相比,将鸡粪与FeSO4进行结合施用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粉煤灰改良沙土对旱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16年在陕西省富平县中试基地开展了采用粉煤灰和沙复配构造犁底层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人造犁底层能显著提升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其中各处理间渗透系数K表现为S0(犁底层容重为1.8g cm~(-3)的沙土)S1(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4)S2(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3)S3(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2)S4(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1),土壤养分流失的大小趋势也是如此;粉煤灰与沙不同复配比例构造的犁底层影响水稻的产量,水稻产量在处理间表现为S3(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2)S4(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1)S2(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3)S1(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4)S0(犁底层容重为1.8g cm~(-3)的沙土);犁底层中粉煤灰含量过高(粉煤灰与沙比例大于1∶2)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As含量超标,并影响水稻产量,当粉煤灰和沙比例为1∶2时,水稻产量最大且属于"清洁水平"。本研究小区试验表明,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需要进行土体有机重构,综合考虑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适宜参考试验小区S3(犁底层粉煤灰和沙为1∶2)的土体剖面构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择5年、10年、20年林龄的华北落叶松林地为调查对象,确定其各个生育期林地土壤中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林地土壤中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对于相同土层不同林龄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下降。在40~60cm处,以20年林龄有机质含量在7月时最低,为4.17g·kg~(-1),显著低于其他土层。同时,5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7月时达到最大,平均为4.44mg·kg~(-1),高于5月和9月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林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而产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下降趋势。在落叶松林的新叶生长期内,5年落叶松林地在20~40cm和40~60cm处的铵态氮为13.47 mg·kg~(-1)和9.09 mg·kg~(-1),分别较0~20cm(25.36mg·kg~(-1))下降了46.9%和64.2%。而20年林龄的林地土壤硝态氮为19.24mg·kg~(-1),较10年的25.93mg·kg~(-1)下降了25.8%,且达到显著差异(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磷酸酶(ALP)和脲酶活性(Ure)随林龄的增加而下降,其中ALP下降趋势较缓,而CAT和Ure均显著下降。综合分析调查林龄范围内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发现林地的地力随林龄的增加而衰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分析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特征,明确影响新增耕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采集陕西省2015年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整理后的101个新增耕地土壤样品,测定其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土壤养分状况。通过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比较,表明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陕西省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陕北、关中地区受原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陕南地区土壤养分差异主要由同区域内地块间随机变化引起;经检验,新增耕地土壤中各养分间相关性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是导致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后期利用应通过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最终实现新增耕地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秦岭北侧山前冲积扇地区不适宜农业种植的条件,科学合理完成替代性成土材料试验,可为土体有机重构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出不同的替代性成土材料,如蛭石、页岩、珍珠岩、陶砾、沙、砒砂岩六种材料与土以0.5L·m~(-2)和1L·m-2的比例混合,在2m×3m的试验田里种植大豆,对种植大豆后的土壤养分进行试验分析。发现六种成土材料的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在0~30cm土层中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5L·m-2比1L·m-2养分含量高,更适宜大豆的生长,且在0.5L·m-2的配比条件下,页岩及蛭石最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各土壤养分综合比较,全氮及有机质是导致秦岭北麓地区养分指标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土壤中全氮及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本地区土壤养分的最直接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对比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生土熟化过程中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玉米试验,以多年未耕种的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生物有机肥处理(BF)、单施有机肥处理(OF)、无公害施肥处理(NP)、常规施肥处理(CF)4种施肥处理方式,分别测定了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玉米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土壤pH值的下降幅度,减缓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的程度,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其中,在0~10 cm土层, BF和OF处理下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2.5%和27.7%,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54.6%和35.0%,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71.6%和40.5%;进一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得出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明显促进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增加,表明生物有机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和玉米产量的增加,这为生土熟化和减施化学肥料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亚萍 《发展》2011,(3):142-142
蚕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蛋白质含量较高,鲜嫩的蚕豆,食味甘美,是春末夏初蔬菜中的佳肴;同时它又是副食品的主要原料,用干豆加工的各类休闲食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品种选择漳县马牙蚕豆、临蚕系列品种、青海系列品种等。二、前茬茬口前茬以麦类、马铃薯和药材等最佳,切忌豆类作物连作,前作收后立即浅耕灭茬和深耕保墒。三、播前准备(一)土壤选择。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褐色土、黑沪土、麻土和黄绵土等土壤种植。(二)配方施肥。坚持"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施肥原则,注重氮、磷、钾配方施肥,蚕豆需肥量较多,增施磷肥能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增产效果明显。每生产100kg蚕豆子粒需氮6.4kg、磷2.0kg、钾5.0kg。结合深翻土地,每亩施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3000kg以上,精细整地,耙耱保墒,以利提高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进行实地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基于土壤类型及其功能建立了区域土壤质量指标体系,并对房山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房山区土壤类型及其面积由大到小为:褐土粗骨土、裸露岩石与砾石潮土与沼泽土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其中大多数土壤属于幼年发育阶段;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沼泽土和部分草甸土之外,多数土壤表土层(0~20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介于7.5~15.5g·kg~(-1)、0.45~1.50g·kg~(-1)、8.0~25.0mg·kg~(-1)、65.0~92.0mg·kg~(-1)之间,养分整体含量不高,草甸褐土、草甸土、部分粗骨土经长期耕作培肥或土地整治,其耕地之国家利用等别介于7~8等,属于高等耕地范畴;研究区耕地土壤整体处于清洁的健康状态,仅有零星地块土壤受残留工矿场地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使局地土壤遭受重金属与石油类轻度污染。多数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质地偏粗,对人类活动较为敏感,如土壤受到污染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与相关人群健康构成较大风险,值得对研究区耕地土壤加以管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土体剖面进行了重构。以容重为1.7g·cm~(-3)黄土构建5cm的人造犁底层,以容重为1.2g·cm~(-3)的黄土构建25cm厚耕作层,通过调整土壤粒径范围,并以《中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的养分指标标准中不缺乏水平为设计目标,进行了第一季作物种植,长势良好。后期将结合当地耕作制度,实行轮作倒茬,多施有机肥,保证新增耕地养分平衡供给,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体剖面环境,使开发耕地逐步实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