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巴林左旗工业发展水平和税收情况近5年,赤峰巴林左旗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5年间,巴林左旗工业总产值由47亿元增长到145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增加值由19.1亿元增长到43亿元,年均增长17.6%;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13.4亿元增长到18亿元,年均增长6%;上缴税金由3亿元增长到5亿元,年均增长11%,占全旗财政收入的70%,是2007年的1.7倍。全旗中小工业企业由2008年初的100余家发展到现在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0家发展到51家,保持平均每年4家以上的增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2007年更是创造了年均增幅的历史新高.为了解我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分析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原因和影响,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我们对全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51户有代表性的、利润增长较快的工业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安陆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中心,按照"一主三化"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市地域财政收入从1998年的1142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8753.6万元,年均增长7.3%,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3.9%。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6,(18)
上海农场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的三年总体发展目标是:农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经营性利润年均增长15%,在岗职工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长10%。如何更好的配合农场总体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区的主要省份,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将达到年均增长11%以上,同时,按照国家区域发展布局规划,要建立“两个基地”,即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材料工业基地,以此带动包括冶金在内的材料工业、石化、交通、电力、能源、港口、军工等产业部门的优化升级和  相似文献   

6.
吴慧 《时代金融》2012,(27):96+116
根据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年均贡献度为1.96%,年均拉动度只有0.17%。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不相适应,促进河南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慧 《云南金融》2012,(9X):96-96
根据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年均贡献度为1.96%,年均拉动度只有0.17%。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不相适应,促进河南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烟台市财政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调控保障职能,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9.7%,2005年增幅达到36%,列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位;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93亿元,年均递增21.51%.2006年,全市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37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42亿元,增长29.16%.  相似文献   

9.
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成立于1994年1月,是一家市级开发区。建区十二年来,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企业入区投资, 64 家国际跨国公司和2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云集于此,高质量的国际资本推动着这里迅速崛起。天竺空港工业区创建十二年来,经济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8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2005年,工业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9亿元,实现总产值321亿元,实现出口供货额236亿元,实现税金16.6亿元,实现总收入402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江西省吉安市坚持把促发展保增长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市财政围绕“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发展战略.安排招商引资专项经费320万元,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安排21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安排300万元创业发展奖励资金,对纳税大户、  相似文献   

11.
李岷 《中国财政》2013,(7):34-35
近年来,贵州财政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8年以来,全省财政总收入从672.8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44.48亿元,年均增长24.2%,比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6.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从347.8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14.05亿元,年均增长28.9%;公共财政支出从1053.79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752.90亿元,年均增长28.2%,比全国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国十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六盘水市,自六十年代中期国家“三线建设”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财政收入也迅速增长;“五五”时期地方财政收入比“四五”时期增长73.53%;“六五”时期比“五五”时期增长50.14%;“七五”时期比“六五”时期增长165.47%;“八五”时期比“七五”时期增长111.74%;“九五”期间1996年至1999年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0.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6.97%,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递增9.76%的幅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年均递增1.11%夺说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年均递增6.64%。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消费需求增长的基本态势最终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根据支出法GDP计算,2006~2009年我国支出法GDP年均名义增长16.2%,资本形成额年均增长20.2%,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3.8%,最终消费增速慢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1978~2008年30年间,山西省服务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总量增长了27.3倍,服务业年均增长11.8%。2001~2007年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翻了三番,达到1102.36亿元,占山西省GDP总量的19.23%,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当前,金融业如何促进区域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山西省产业经济领域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8%。受益于此,港口行业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1980~2007年,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从3.07亿吨增至52.64亿吨,增长了17倍,年均增速11.6%;集箱吞吐量从6.43万TEU增至11444万TEU,增长了近1800倍,年均增速高达32%。  相似文献   

16.
一、第三产业发展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特点是:1.增长速度快。第三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1979—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0%,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0%,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5个百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末,郴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0.73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30.95亿元,增长18.23%,增幅同比上升9.7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67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13.2亿元,增长了24.56%。信贷投入的增长有利地推动了郴州市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但面对国家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和日趋严格的产业和环保政策,郴州市工业企业信贷投放正面临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国家信贷投放政策与当地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如何立足本地实际,继续发挥金融信贷的促进作用,推动郴州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正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金融支持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000年以来,郴州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推进了郴州市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各家银行紧跟地方经济发展的脉搏,加大了对新型工业贷款的投入。2000-2006年郴州市累计对251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放贷款102亿元,年均累放17亿元,有利地支持了郴州市产业升级。2007年1-9月各家银行累计向企业发放工业贷款48亿元,同比增加34%,基本满足了郴州市工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但郴州市工业企业资金状况总体上是苦乐...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给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5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9.
始于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西部各省区抓住国家区域统筹政策优势,挖掘自身潜在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8—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  相似文献   

20.
储蓄持续大幅度虚假增加,部份储蓄形成没有物资保证的虚假资金储蓄增长的深层根源是我国城乡居民结余货币购买力和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大幅度持续增加。因此,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入与结余货币购买力是否有相应的消费物品或生产资料做保证,是判断我国储蓄是否具有相应的物资保证的基本准绳。1980~1988年,我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54%,而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入与年末结余货币购买力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1%和28.5%,与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相比,分别相差10.64%和18.6%。从农村看,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从而快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