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德林 《新经济》2004,(7):14-15
对于“德隆系”的崩盘,稍有经验的投资者都不会觉得惊奇。从他们的股份惊人地疯狂开始,我们就可预知其结局“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更何况“德隆三驾马车”的运行轨迹和其他庄股相比,并无二致。然而,解剖“德隆神话”依然让我们觉得饶有趣味,因为,一个神话可以能够诞生?何以能够延续了许久?何以让许多名动一时的经济学者看走了眼?何以让许多金融机构深陷其中?内里有许许多多谜一样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将德隆集团的兴衰置于“新疆现象”的大背景下来分析,认为所谓“新疆现象”只不过是社会信任不足情况下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幅畸形图景;而“德隆危机”则是该背景下政府隐含担保所导致的企业风险意识淡漠和承担非赢利性项目过度两方面相互叠加所造成的恶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不同的企业收购支付方式入手,以“德隆系”企业发展的盛衰为例分析了举债收购方式的利弊,从实证的角度论述了举债收购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削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随着对外投资的扩大,也出现了资本外逃不良现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苏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始终是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端于苏南的乡镇企业,成为江苏经济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90年代初期因浦东开发带动的外资涌入,使这里的外向型经济独领风骚;20世纪末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为苏南经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1998,(7):30-31,34,35,36
<正> 199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各类购并重组事件此起彼伏,煞为热闹。其中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公司对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进行的从相对控股—资产运作—经营改善—绝对控股的一系列大手笔举措使得该案例成为199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笔者将对这一案例中所产生和表现出的一些操作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廊坊现象”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人们习惯用“现象”来概括。可见,没有特色,就没有现象。廊坊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称之为“廊坊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存在着一些“冷”“热”不均现象,本文对这些现象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桁林 《经济学动态》2003,(11):8-41,50
一、引言 “双重模式转换”是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他是最早一个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国光深入地探讨经济改革模式,明确提出“双重模式转换”:所谓双重模式转换,包括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两个方面。在经济体制模式方面,过度集中的决策权力  相似文献   

10.
杜喜婵 《经济师》2001,(8):122-122
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靠人去推动 ,而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又有许多方面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肆意挥霍、一掷千金的“老板”们既是造成企业困难的原因 ,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阻力 ,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格格不入的。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焕发生机 ,就必须让其命脉掌握在真正的企业家手中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新建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流向上的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对相应东道国和投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存在差别的。本文利用中国1991—2008年的数据,对海外并购、外商并购、海外新建投资及外商新建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若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现阶段中国应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优先选择海外并购,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上优先选择外商新建投资。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投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违规投资行为普遍存在,这是监管者与投资者博弈的结果。通过纯策略博弈均衡分析和混合策略的最优行为选择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违规与否取决于违 规行为与合规行为的比较效用大小;在效用最大化准则下,监管达到相对满足的均衡状态是可能的,但最理想的均衡状态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行跨国并购是世纪之交国际银行业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银行跨国并购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的合理性的一面。同时指出: 只有成功地规避银行跨国并购各个阶段的风险, 银行跨国并购才能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秦喜杰 《现代财经》2007,27(2):72-76
并购与反并购的博弈分析表明,并购前与并购中须制定反并购策略,这是合理利用反并购法律法规构筑反并购第一道防线的关键所在。反并购策略不能滥用,对目标企业设置的并购陷阱要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评价了2001年~200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科技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并通过面板数据就科技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科技投入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人均经济社会总量和环境水平上,科技投入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大;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上,科技投入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地区差异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VAR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 ,无论东部还是西部均只存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单向显著影响关系 ,说明加快投资是加速西部经济增长、缩小差距的主要措施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浩 《经济管理》2008,(5):69-73
投资运营是企业年金保值增值的关键环节,而有投资必有风险。本文从规避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角度,将企业年金投资风险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经济变动引起的风险;企业年金在市场运营中产生的风险;企业年金投资运作主体引起的风险。引起投资风险的因素不同,则控制风险的措施不同。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以创新理论为基础,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方面探讨了规避年金投资风险,获取较高、稳定收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为企业跨境投资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作用,在双边国际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与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8年140个国家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双边投资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意愿并购,并提升了并购成功数量。(2)在动态效应上,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长期性,且促进幅度逐步提升。(3)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更为显著,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4)拓展性检验发现,双边投资协定的文本质量对中国海外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5)内在机制检验发现,通过对投资协定具体条款进行分解和量化后,"投资定义与范畴""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是影响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中国海外并购的关键性条款。文章丰富了双边投资协定与海外并购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实践提供了政策启示,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组织绩效传导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实现快速成长和高效率运作,应将持续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投资作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员工的技术、知识、能力以及同顾客间的相互关系,会创造出一种核心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远比可购买到的现成的科技能力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建立河北省城区居住人口、城区居住用地对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城区居住人口、城区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