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沭阳县以城镇化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全面实施群镇崛起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亿元,财政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2%、15%和19%。一、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当前,正是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最佳时期,对沭阳来说,要确保每年投入5亿元以上的投入资金。这么多的资金哪里来?我们认为,投资的主体不在国家,不在银行,而在民间。关键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城镇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乏力。笔联系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谈些粗浅看法。第一,关于怎样突破小城镇建设的投入“瓶颈”的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建成一个初步达标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少也要2000万元。目前,中西部地区县乡两级财政大多属于“吃饭财政”,解决小城镇建设的成本,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运作,靠小城镇的资源开发和自身积累来筹措建设资金。要变资源为资本,合理有序开发小城镇的土地、矿产、水能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也是小城镇对外(镇外)招商引资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个人向小城镇集中。但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是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设施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一、当前苏南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投资主体单一从苏南看,目前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乡镇政府,政府包揽了小…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资金的基础。投资环境的改善是多因素的综合,其中起主导与示范作用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投资环境建设的直接主体转变为投资环境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与引导者,以更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社会保障水平要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首先,小城镇是二、三产业从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农村分离出来的产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并将长期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其次,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工业商贸及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不能依赖国家,主要靠自力更生自筹资金。资金不足将是小城镇难以快速发展的瓶颈。如果我们脱离这样的客观实际,把社会保障基线定得过高,会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过多地占用有限的资金,将会枯竭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源头,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黑龙江省建三江创业农场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开发商和社会民间力量共同建设小城镇,收到了可喜回报,不足一年时间就招来了哈尔滨市龙江集团等专业开发队伍及社会民间力量投资 1500多万元,为该场城镇建设升级达标注入新的动力。图为由工商所融资兴建的商贸城。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7月 29日,贵州省兴义市鲁屯镇举行小城镇建设第一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大会,共拍卖国有土地 1164 6平方米,收回建设资金近 20万元。   近年来,鲁屯镇内抓素质,外树形象,着力于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先后共征拨国有土地 110亩作为小城镇建设用地,注入资金近 200万元进行开发。先后建成了“护文路”和“营上大道”,建立了护文路综合农贸市场及营上大道畜牧交易市场。为尽快收回建设资金,实现滚动式发展,该镇决定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这在鲁屯尚属首次。 鲁屯镇公开拍卖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8.
未来城镇化的主战场将转向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小城镇发展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相对于大城市,小城镇不仅缺少资金,更缺少吸引资金可持续进入的体制机制。开发性金融在目标、功能、效率、手段等方面更能够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相适应,通过科学规划、搭建小城镇投融资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多元投融资主体等模式破解小城镇发展的资金及体制瓶颈,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挥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因此,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考虑。要使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首先,各地都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民心工程,也是振兴国家的基础建设,具有直接推动广大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人才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资源。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的总结,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关键人才缺乏下的小城镇建设模式;在进一步分析人才缺乏的体制原因和观念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人才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集聚人才的资金筹措和管理等建议,确保了人才集聚策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国家对垦区专项资金投入及补助资金的逐步加大,特别是"三农"等资金对垦区粮食基地及小城镇建设的支持,专项资金的投入呈现渠道多、项目多、资金量大等特点,而且也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许多资金涉及到千家万户,这部分资金是农场发展及惠农政策的重要体现。上级有关部门每年对农场拨付专项资金拨款种类达2030种,资金额度从几万至上千万元不等。主要包括经费性资金、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目前,在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存在体制不健全、资金困难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市场经济整体框架下,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通讯》2011,(4):64-64
一是投入机制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完成财政项目资金累计投入突破40亿元,并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擎,探索创新投入机制,力争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资金超1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目前,在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存在体制不健全、资金困难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市场经济整体框架下,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票作用1.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具有优势。(1)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的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较低,同样的资金可以比大中城市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小城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择业面较广。(3)小城镇接近于农村,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和就业风险。由此可见,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2.小城镇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小城镇的繁荣兴旺,可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兴起,产生了大量的融资需求。而国有商业银行转型,县以下金融机构的大量撤并,使大量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日益突出的资金供求矛盾导致了民间融资在地方的日趋活跃。民间融资的供给主体及其特征富有的城乡居民是民间融资的供给主体之一。据人行大同中心支行调查,富有的城乡居民占有的储蓄存款高达280亿元以上。在物价不断攀升,储蓄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因利率高、风险小、回报大,吸引了富有城乡居民的大量剩余资金。  相似文献   

17.
宜兴市丁蜀镇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效应,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该镇创办的江苏省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成为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的投入示范区。截至去年11月底,园区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的资金已达2150万元,成为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乡村地域城镇要素逐渐产生的过程。它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末端,也是未来城镇化大发展的基础。农村城镇化主要体现为与广大乡村密切联系的小城镇的产生和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在我国当前情况下,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到小城市,城市建设投资中国家投资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农业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镇。从我国二十多年的小城镇发展历史来看,民营、私营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小城镇…  相似文献   

20.
一、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从广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来看,小城镇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对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饮食业、建筑业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玉林市石南镇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各业得到快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199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 21.55亿元、农业 2.55亿元、第二产业 14亿元、财政收入 1428万元,与试点前的 1993年比分别增长 5.25倍、 4倍、 7倍、 1倍,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产值达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