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主要是对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完善个人账户,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和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地发放等问题进行相关的规定.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企业的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已经难以适应现行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积累的养老金制度出现危机主要是由于制度设计时的不均衡而引起的,要使现行的养老金体制稳定运行,不仅要增加制度内资金供给,更要注重制度完善.国家要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对转轨成本予以消化,才能保证养老制度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和少子化正在为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带来严峻的挑战,而日益降低的参保率将会继续恶化日本的养老金体系。近年来尽管日本对养老金体系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不能满足未来养老金正常运转的要求。对日本未来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做出一些分析,认为养老金制度与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它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金会计已成为本世纪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养老金会计处理有两种形式设定提存计划下的会计处理和设定受益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我国目前养老金制度采取多支柱的保险模式,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会计处理上却存在弊端.  相似文献   

5.
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模型分析与偿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否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性问题.基于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含义时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与深化,对中国2005年~2050年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规模和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并提出解决弥补隐性债务的综合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对企业年金制度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企业补充养老制度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养老金缺口问题成为我国养老制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现状的分析判断,提出我国养老金目前形势严峻,其缺口主要是由养老制度改革的转轨成本、基金收益率低、人口老龄化、制度存在缺陷而支付水平不断提高及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下和财政补助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制度内部改革和政府财政支持两方面入手来缓解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一方面需要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考虑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及继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保证者,必须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积极实施一定的财政支持政策来保证基金收入的多样化,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国有资产及其税后利润的划拨和加大政府间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来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积累的养老金制度出现危机主要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均衡而引起的,要使现行的养老金体制稳定运行,不仅要增加制度内资金供给,更要注重制度完善,国家要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对转轨成本予以消化,才能保证养老制度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快速步入老龄化阶段,我国居民的养老金账户逐渐缩水,“老有所依”的政策安排可能出现新的危机.为应对养老金缺口,研究养老金缺口成因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发现,养老金缺口是人口老龄加速化、隐性债务、养老体制转轨成本、投资渠道单一、养老金支付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养老金“双轨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填补养老金缺口,建议采用渐进式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投资多元化、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或企业年金、改革双轨制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提高养老金水平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养老金替代率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构建世代交叠模型探究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影响养老金替代水平,并对教育人力资本进行了私人与公共的区分.此外本文对延迟退休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的情形下,存在最优的公共健康税率和公共教育税率组合可以使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并维持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延迟退休政策不利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养老金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减少延迟退休对企业造成的缴费压力.继续有序推进全面二孩政策,以保证养老保险的运行稳定和维持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同时,公共教育支出和公共健康支出仍有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空间,我国在公共支出方面仍应该适当地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各国纷纷致力于建立层次的养老金体系以应付老龄化的挑战。多数国家已建立起以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为内容的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目前我国已明确了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方向,但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支柱体系的跛脚运行。借鉴其他国家改革实践的经验,基于我国国情,应在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面临诸多现实压力。我国养老金运作中存在诸如养老金投资渠道限制过严、管理非专业化、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等问题。国外养老金保值增值运作经验给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带来不小启发:拓宽投资渠道、探索专业化运营、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养老保险改革中,正在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企业年金制度,可进行比较借鉴。目前,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的趋势是为个人建立可投资的养老金储蓄账户,使得个人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与资本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老金向有形化、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增加了个人支配养老金的自由度和控制权。通过国内外企业年金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显得非常重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实施需要完善的养老金会计体系与之相配套,但我国养老金会计.比较缓慢.在分析我国养老金会计变迁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养老金会计现状,从养老金计划、养老金成本、养老金资产与负债的确认、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探讨目前我国养老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必然。本文通过构建模型,讨论了在养老金替代率和缴费率不变的情况下,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账户收支的影响,进而测算出为保持我国养老金账户平衡的合适的法定退休年龄,并就延长退休年龄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建设是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开始的,养老金调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养老金调整文献梳理,对养老金调整的历史和政策沿革系统总结,以辽宁为例,通过对养老金调整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人口、经济、基金平衡等问题仍是制约养老金正常调整的客观因素,并针对此提出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公式存在着诸多缺陷,既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缺乏指数化调整机制,既不利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保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配套措施,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必须改革.文章借鉴国外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含有可持续发展因子的兼顾公平和效率、激励与约束机制共融的养老金指数化计发公式,以期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社会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收入—消费配比模型对农民工养老金进行供需分析,并计算出农民工养老金缺口,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职人员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国公职人员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一是1992年以前的退休制度阶段;二是1992年到2014年期间探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三是2015年以后建立与企业职工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现行公职人员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公职人员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是:渐进改革,形成共识;新老有别,平稳过渡;综合改革,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