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2016年7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成为世界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此举办。7月15日上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第49项世界遗产。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宁明花山已经从事旅游开发。198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广西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意义重大。左江花山岩画以独特的地貌环境、极为雄伟宏大的画面、独特的岩画图像符号、独特的岩画语言表达方式、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中独树一帜~((1)(2))。花山岩画申遗的成功只是开始。如何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3.
<正>花山岩画,指的是地处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范围包括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和扶绥县境内)约105公里的河段,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岩画文化景观。因宁明县的花山岩画最为经典,学界把左江流域各县的岩画统称为花山岩画。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7月,左江花山岩画景观成功申遗,成为我国首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盛事。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不仅彰显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魅力,同时也预示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在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花山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文化旅游,是指“以体验艺术、  相似文献   

5.
宁明花山岩画是整个左江流域岩画群中图像最多、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处岩画,是左江岩画群的代表。花山旅游景区致力于深入挖掘花山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力求构建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边境跨国风情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也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游产品开发层次不高、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如何在保护与修缮花山岩画的前提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实现文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是花山岩画旅游亟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区的重要法宝.目前,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文旅融合创新与特色创建意识有待加强、文旅融合项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文章在总结广西...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崇左市召开,为我们思考广西文化旅游以及崇左文化旅游(含花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站在广西、全国、世界等更高层次上去观照文化旅游发展。只有超出花山与崇左乃至广西,才能对它们的发展前景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作为产业的旅游是以游客为中心的,而游客又是流动的、多元的,有景区属地的游客,也有景区属地之外的游客,包括广西游客、全国游客和全世界游客。其中,景区属地外的游客是一个地方发展旅游的关键所在。目前,花山文化旅游以及崇左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也是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在美国圣菲(Santa Fe)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将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具有国际化的文化资源与平台。广西与上海的对接,是广西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作为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花山岩画,可以借助上海的文化优势"走出去"。针对目前花山岩画基础科研存在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入花山岩画研究可以吸引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花山文化是壮族先民骆越族群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代表征,是基于花山岩画延伸出来的综合文化体系,具有优势较为明显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相关人才资源。花山文化遗产在产业化的开发保护中面临着文化资源整合重组不够、"大花山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创意产业链尚未形成等挑战,需要从"大花山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创意产业链等方面打造"三维一体"的花山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体系。花山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保护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文化遗产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产业资源和市场供给的多元性,也规制了其产业绩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赵卫斌  张强 《现代企业》2023,(12):93-94+99
<正>一、引言2022年9月,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投资机制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投资机制有助于促进陕西文旅产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陕西文旅产业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相比,与打造万亿文旅产业的发展目标相比,陕西文旅产业投资机制还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左江花山岩画是世界文化遗产,要遵守世界遗产委员会《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接受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发展政策要相向而行,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对于实现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提出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界定,通过综合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并借鉴区外国有企业旅游(文化)资源整合经验,提出广西国有涉旅企业旅游资源整合的总体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引导下,立足中国风景名胜区杰出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借用文化景观分类办法及其价值阐释途径剖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类型、价值及其与世界遗产杰出普遍价值标准的关联性,进而提炼出中国风景名胜体系潜在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将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及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5.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逐步应用。主要用于景观生态学、农学、林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从世界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是在1992年。 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决定在《世界遗产名录》现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文旅产业的发展是推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文旅产业使传统村落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支点,促进了传统村落的经济结构优化,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珠海传统村落文旅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旅游品牌匮乏、村民与旅游企业利益冲突、邻近村落之间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珠海传统村落文旅产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珠海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对珠海村落文旅产业创新及发展策略进行思考,研究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21年四川省15个地级市和重庆市面板数据,对成渝地区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探究文旅融合的时空分异特征和空间演进规律,并实证分析影响成渝地区文旅融合的内外因素。研究发现:文旅产业融合度整体处在严重失调阶段,融合水平两极分化,成都、重庆显著领先于其他14市;文旅产业融合度在时间上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空间上区域一体化趋势较弱,“虹吸效应”突出,“马太效应”凸显,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高融合度城市融合增长更快,空间关联性呈现下降态势;旅游产业相关要素相较于文化产业要素具有更强的促融合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强化落实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聚焦重大项目牵引和文旅数字技术应用,深入实施差异化应用措施,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花山岩画这一古老的,带着神秘意味的视觉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征了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神灵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现了地域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随着现代话语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花山岩画的神圣性与独有性赋予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以绘画、雕塑、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跨时空地将花山岩画的元素重构于人们的视野,延续着历史的传奇,沟通远古与现代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9,(36):234-235
国家高度重视文旅融合,而要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面对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积极改革创新,迎接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性开展校企合作,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实践。本文分析了文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结了目前旅游专业主要校企合作形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举措,以切实培养出文旅产业所需人才,提升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带动民众增收的重要实现途径。但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特色文化建设不足、旅游发展空间狭窄、旅游产业发展未成熟、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困境。通过塑造乡村旅游新形式、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构建乡村文旅产业体系、固牢乡村旅游发展屏障等四个行动维度,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