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将产生大量融资需求,要平稳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对碳排放量和资金需求有明确的估算。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进行数据测算,进而提出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明确支持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目标;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碳要素属性;完善绿色政策工具框架;探索发展林业碳汇;做好金融机构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如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到政府、市场、企业、学界等多方重视,绿色技术创新有望成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我国面临着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绿色产品和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这将制约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加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必须解决绿色技术企业面临的一系列融资问题,构建一个有效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1]。该体系应该包括如下特点:(1)多层次的融资和风险管理模式,包括股票市场、PE/VC、投贷联动、担保和保险机制,以解决银行不愿贷、风险资金不到位的问题;(2)政府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包括孵化、担保、贴息等,以降低绿色技术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溢价,缓解绿色项目的环境外部性问题;(3)提供有较长期限的资金,以满足部分绿色技术项目回报周期长的特点;(4)建立一套适合于绿色技术和绿色PE/VC基金的界定标准和环境效益评估标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绿色评估能力,降低评估成本。基于此框架提出十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金融是低碳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理论入手,解析绿色金融的本质和难题,分别从宏观经济转型、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阐述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最后从江苏实际出发,阐述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之策。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绿色金融在信贷投 放上重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伴随“一带一路”倡议 的深入、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 支持,防范环境及社会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自身经营转型的重 要战略。对中小银行而言,绿色金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小银行应着力倡导绿色发展的理 念,提前规划、建立绿色金融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及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绿色金融专业研究 能力、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在服务实体经济及产业转型的同时实现自身经营模式及发展 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文章结合福建区域实际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践,探索思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金融力量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前,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大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思路,正如《纽约时报》1月9号所说中国正在引领绿色革命。科学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  相似文献   

7.
绿色金融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在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升其服务绿色发展质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8.
张惠 《金融纵横》2013,(6):80-85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外部形势,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成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必然选择。国内绿色金融正处于起步调整阶段,不可避免的遭遇初级困境,本文从绿色金融的内涵与特点出发,分析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的内在机理以及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提出有重点的构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尤其是煤电企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行业,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为电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转型资金,帮助其实现双碳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兴安盟地区绿色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剖析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发展阻碍,提出深化绿色金融支持电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质效,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金融系统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持续完善制度体系、跟进提供配套措施、健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对江苏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本文梳理了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江苏实践,就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加快布局碳金融业务、建立绿色信息共享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立为当前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绿色发展”搭乘政策东风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也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大潮之下,绿色金融作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金融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方式,二者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下阶段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立足国内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必然性,针对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痛点问题对金融科技助力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化体系进行了探究,归纳总结出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并在实践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点创新展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因此科学客观评价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效果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用省际面板数据测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GIS工具分析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的时空变迁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然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效果。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绿色金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低碳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且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最好,对环境保护的驱动效果次之,对产业转型的驱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严峻的自然环境发展形势,加快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体系,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是加快推进我国绿色转型,践行绿色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力量;推进绿色发展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资产结构优化,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气候韧性,支持我国整体低碳转型发展。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视角,以广西区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为例,总结分析了广西区内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的成效和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据此提出了从完善政策框架、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加快产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科技和健全绿色金融共享机制五个方面的建议措施,以期为区内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金融互生共荣,转型金融是帮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实现其转型目标的金融活动,转型金融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转型金融概念、内涵特征进行梳理和辨析,并结合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金融与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关系,碳排放影响数字金融的转型、发展,而数字金融也影响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助力城市经济踏上低碳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和工业部门发展模式都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工业部门实现绿色转型的资金需求量巨大,且各地区工业部门绿色转型和碳排放水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绿色金融逐渐难以匹配工业绿色转型的需求。未来需要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制定地方性转型金融框架,丰富转型金融产品类型,支持工业产业链绿色转型,加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地方创新,兼顾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低碳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实现全产业链的降碳减排。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碳资产、供应链和金融工具在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为缓解中小企业转型困境、实现全链条的绿色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服务模式,研究发现国内主要采用“碳金融+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而国外则以“供应链金融+低碳供应链”服务模式为主导。鉴于当前低碳供应链发展滞后、碳金融应用程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低碳供应链+碳金融”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并构建了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服务框架。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供应链企业协同减排的内部驱动力、推进碳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以及如何加强对碳金融产品督查是当前发展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的主要困境。为此,本文提出了推动我国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