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玉冰 《商业时代》2022,(6):172-176
居民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金融科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引发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2—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保险相关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最终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普惠金融作为乡村振兴下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积极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城乡供给不均衡的缺口,对缓解城乡发展差距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普惠金融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农村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且这种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效应最强,其次为东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区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农村普惠金融影响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基于此,应健全多元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规模、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城乡发展不均衡、居民消费差异问题始终横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严重影响了居民幸福指数的增长和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当前,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减少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路径。自2018年以来,世界贸易形势越发紧张,逆周期工具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难以持续,进出口受限以及投资回报率的大幅降低,导致我国经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情形。面对如此现状,想要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刺激国内消费是重要手段,但仍受到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限制。就此而言,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步。在新时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下,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公平配置,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形成了有效抑制和缓解,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展开阐释,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并针对性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信息熵法衡量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普惠金融在村庄之间的空间传染效应,以空间的视角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普遍偏低,东部相对较好,中部最差;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传染效应,地理矩阵下的空间传染效应尤其突出;东部地区显著的HH型村庄较多,中部地区显著的LL型村庄较多;空间滞后模型是分析地理矩阵空间特征下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最佳模型,经济发展水平、基层民主、科学技术和快递点均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2006—2009年1877个县(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及其各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组成农村普惠性金融的地理渗透性和产品接触性与农户收入正相关,使用效用性和农户收入负相关;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和农户收入正相关,而中、西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和农户收入负相关。针对以上的结论,本文就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凭借互联网、大数据增强了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尤其在农村薄弱的金融发展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细分维度探究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区域间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和细分维度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区域异质性表明:相较东部,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财政正向民生财政转变。基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本文运用2000-2012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除个别省份外,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绝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依据实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和优化各自的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15—202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建立混合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指标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与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显著正相关,并显著优化消费结构。同时,本文进行机制分析和异质性分析,揭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接推动消费,且对河南省高、中、低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以期为政府和金融机构继续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而数字普惠金融对改善居民消费、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不容忽视。使用2011-2020年27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刺激消费增长、推进共同富裕,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也有显著带动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效果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明显。在机制分析中,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构建拓宽信贷途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效机制,拉动居民消费的增长,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付媛媛 《商展经济》2023,(24):19-22
数字化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发展我国经济已是重要趋势。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讨论了城镇化的中介作用与财政支农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并且,财政支农显著正向调节了数字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城镇化中和了数字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参考该结论,本文认为政府应该考虑通过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来刺激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向影响。本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宝树 《现代商业》2024,(2):151-154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农村融资难问题,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针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困难,如农村金融体系供给不足,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治理能力发展滞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有待提高等,应从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治理建设,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和应用意识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15.
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它能服务于享受不到传统金融服务的“长尾顾客”并且随着国家的开展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配合,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不断推进和发展,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使得农业得到不断地升级与改造,进而促进农产品推广与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寻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产品发展的局限性,例如,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本身的缺陷,农民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金融排斥”,农业缺乏相应的升级,农产品的利润较低等,通过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找寻缓解问题的对策,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山东省农村地区农业及农产品的创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消费升级成为消费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面临新的挑战。文章采用ELES模型进行消费品弹性分析,引入高层次消费概念,从高层次消费与服务性消费两种视角对比评估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升级状况,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促进居民消费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期,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消费欠发达而升级最快,东部地区市场趋于饱和且受制于高房价导致其消费升级缓慢甚至停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促进居民消费的工作应该分地区有针对性地实施:中部地区高效复工复产、提高居民收入是首要任务,东部地区消费需求释放应从长期扩大市场、稳定房价入手,而直接补贴政策则对西部及东北欠发达地区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施若  舒龙龙 《对外经贸》2022,(11):90-92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乡村金融环境,丰富和创新了乡村金融服务。但在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农村数字建设水平,农村居民对数字金融的认识等问题。为此,应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拓展使用深度,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潘娟  张婷婷  郭伟 《对外经贸》2023,(12):104-106+122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黑龙江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应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支撑,分析黑龙江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提出加快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和数字素养、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创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人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黑龙江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消费增长:"输血"与"造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海曙  邓婷 《消费经济》2006,22(6):26-29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应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应努力通过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财政缺位导致公共品供给不足、金融缺位导致农村融资困难等原因,使得我国农村消费呈现总量不足、层次偏低的特点。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保证农村资金的供给;加大财政“输血”力度,构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0.
崔宇新 《中国市场》2022,(14):16-2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推动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基于中国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还增加了居民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支出,优化了消费结构。进一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支付环境以及缓解流动性约束方面具有正向影响,最终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