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勇强朱晓俊 《时代经贸》2010,(收录汇总):5-10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市场化程度的作用关系及传导机制,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市场化指数对市场化程度进行测算,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市场化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市场化指数的提高,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二是收入差距、创业活跃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程度的正向关系具有中介传导作用;三是政府干预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程度之间的正向关系存在非线性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精准把控政府干预力度及方向,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指数的具体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于爱军  石红建 《时代经贸》2007,5(10Z):43-44
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大力推进市场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相似文献   

3.
优化营商环境是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深入了解云浮营商环境的基本状况和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优化路径和对策,在对云浮营商环境进行调查走访并借鉴先进地区典型做法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推进现代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  相似文献   

4.
郝娟 《生产力研究》2006,(8):123-125
此项研究以2003年市场化指数测算数据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将中国各省区市场化发展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类。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东部地区内部市场化发展呈现分化状态,市场化程度较之中、西部地区内部更为离散;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一类地区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三类地区市场化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一、三类地区之间的要素市场化程度、贸易自由度差距悬殊,差距拉大速度递增,而在政府行为规范化方面差距较小。进一步细化指标还发现:人才创新能力在一、三类地区存在很大差异,极大地影响了第三类地区市场化发展水平,需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阶段,在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同时,物流事业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把深化物流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通和充分竞争。”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从运行情况看,我国数据市场主要存在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范围有限、发育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活跃在全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领域一线的121名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公共数据开放不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不够、数据质量不高等是当前数据获取与应用受限的主要障碍,在数据交易流通、安全保护、开放共享等方面亟待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建议加快完善基础性制度,推动以公共数据开放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多方博弈中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加快构建数据要素统计核算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7.
曹炳汝  邓莉娟 《经济地理》2019,39(7):148-157
首先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全面测度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物流行业增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物流业效率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物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后缓慢下降态势,其中下游地区物流效率高于中、上游地区;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技术变动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核心因素。②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因素存在区域差距。市场一体化指数、产业集聚、政府干预以及对外开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物流效率及变动产生重要影响。在上游地区,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因素主要为产业集聚、经济密度和交通密度;中游地区的市场一体化指数、产业集聚、政府干预、经济密度、对外开放以及交通密度均是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下游地区,市场一体化指数、政府干预、经济密度和交通密度与物流效率增长关系密切。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提高物流效率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及打造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残存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①。始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从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市场体系入手,开始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未曾有过的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从1978年到1998年,经...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统领,从高水平市场主体、高效率政府、高标准市场体系、高质量营商环境和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有机统一视角,确立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逻辑与核心制度。高水平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高效率政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护航者”,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质量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得以壮大的制度土壤,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有效管理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基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在以上方面精准发力,而且要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让各项制度互促互进,产生联动融合之势,以强大制度合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结果,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营商环境不佳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入少、流出多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缓慢是根本性因素之一。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政府管制环境,政府的越位、缺位与错位都会影响到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治本之道。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友好型政府管制环境,既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普遍呼声。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市场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和云南非民族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继续提高企业的市场化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强政府职能转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使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提高制度的变迁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尚未显现,但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与东道国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府支持研发力度等表征母国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并且除金融发展水平外,其他吸收能力因素均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先进技术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的显现。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未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尚未显现,除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外,其他地区吸收能力因素均未对本地区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8年我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模型探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升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效率提升,更换指标测度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检验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可部分抵消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升级效率的负面效应,而企业家创新精神深受要素市场扭曲的挫伤,未能发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政府及行业以专利为突破口,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要素市场化和营商环境改革,全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优化营商环境是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基于熵权TOPSIS法,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开放环境、法治环境、公共服务6个维度构建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和评估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省域营商环境综合水平,并对营商环境的区域分异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1)各省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等级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2)各省域营商环境综合水平存在较大的省际和区域差异,整体呈现出时空上的梯度演化特征。(3)各省域营商环境与理想营商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研究认为,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治理型评价体系,对标找差修复各省域营商环境短板,着力缩小东中西区域营商环境综合水平差距,是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及其成因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作用有关研究成果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证研究,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存在非均衡.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沃土、是市场主体壮大的基础,也是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通过借鉴、创新,积极打造稳定可预期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化、特色化最优营商环境城市,从众多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无锡市参与营商环境竞争过程中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燕 《生产力研究》2023,(10):38-44
营商环境是经济生态的核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是解放生产力、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山西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企业获得感,推出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全省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文章在阐述山西省营商环境治理成效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实践,聚焦山西省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从建设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创新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条件、“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公平法制的监管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为持续打造新型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8.
郑自立 《经济论坛》2014,(11):103-107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系统阐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原则、障碍的基础上,从树立正确的文化市场观,发展和壮大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市场法规建设,创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测度。1.计算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农业市场化指数为68.88%。由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只是农业市场化的一部分内容,且笔者采用的方法未考虑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而且,农业市场化还应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有关活动的市场化,农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主体行为,政府对农业市场化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未考虑的因素的市场化程度总体偏低,因此,笔者采用的方法显然高估了中国农业市场化的总体水平。2.对偏差的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加入土地因素。我国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发生于全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相关数据测算了各省份(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结果表明:整体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化。东部省份(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西部省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较大,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通过Tobit回归显示政府支持、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相关,最后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