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保障了职工的劳动报酬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工具,其积极作用日渐凸显.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3.
徐景一  赵慧 《经济学家》2023,(6):120-128
基于技术控制、责任自治、制造同意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劳动过程理论经典作家构建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劳动控制策略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视阈下,基于劳动控制策略研究框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劳动过程为例,考察平台的“算法控制、众包生产和制造同意”的劳动控制策略及其对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平台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算法和内容质量评估算法深化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单边决定平台利益分配格局,损害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平台众包生产策略将弹性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置换为责任自治下的劳务合作模式,平台规避了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弱化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平台通过展示“赶超游戏”中头部主播的成功范式和示范效应,制造普通主播的“过度劳动”同意,损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面对当前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变化与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着应对不足与制度效力受限的问题,应构建零工劳动者多元协作治理对策以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补齐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完善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共建共治,优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4.
构建集体协商制度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面临着劳动力分化、工会不给力、法律规制不到位等方面的约束和障碍。在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我们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提高工会覆盖率和战斗力,积极推进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机制的融合,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经济性罢工的立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费翔  唐虹 《财经科学》2023,(7):118-131
本文考察了数字技术对外包零工劳动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美国纵向雇主-家庭动态数据库(LEHD)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降低了外包零工的劳动收入,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通过减弱外包零工对自身劳动过程的控制能力、减弱外包零工的集体议价能力以及提升外包零工对平台的依附性三条渠道削弱其自身的议价能力,进而降低了外包零工的劳动收入。结合研究结论与中国零工经济特征提出以下相关建议: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外包零工劳动权益保障;约束数字权力,加强数字平台算法治理;推动工会和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并探索国有资本主导的合作制平台组织。  相似文献   

6.
浅谈《劳动合同法》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件大事.新的劳动合同法更侧重于保护劳动者,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企业所要面对的是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与劳动者构建和谐的关系,这是目前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全球劳工形势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不利变化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和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职工享有的权益处于较低水平,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呈现出层次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强化企业职工权益保护,应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明确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健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工会、雇主组织的积极作用,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与权益.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前提是构建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基本原则是权益确认原则、广泛覆盖原则、适度保护原则、劳资两利原则、动态调整原则;基本思路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以及充分发挥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积极作用,平衡劳资权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非公企业劳资矛盾突出,由劳资矛盾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处于急剧增长和高位运行的状态,而且,集体劳动争议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以工人集体行动为主要表现的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呈现集中爆发趋势。在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在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的时期,总结和归纳工人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征、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充分实现劳动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相当多的黑龙江省私营企业中,劳动关系体现着较多不和谐的特点:劳动关系的不规范、不成熟,劳动关系的紧张化,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劳动关系的短期化等等。从劳动者合同签订状况、工资状况、劳动者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工会组织情况、企业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劳动权益是劳动者保障的基本权益,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劳动者尤为重要,如何保障其劳动权益成为我们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基点。因此,了解现今社会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女职工的劳动权益非常有必要。本文从劳动权益的基本理论、基本情况的概述和劳动权益的保护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劳动关系会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保证,构建新形势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是构成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形式,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体、组织、团体等内部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劳动关系还应包括劳动个体、组织、团体等劳动主体同外部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研究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磊 《经济纵横》2020,(2):36-44
马克思劳动从属于资本理论表明,劳动从属性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控制权反向变化,明辨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从属性强度的关键在于考察劳动过程控制权演化的特点和影响。在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下,劳动时间和地点等控制权向网约工转移,劳动的人身和组织从属性弱化;劳动过程控制权的生成根源由物质资本所有权向数据所有权扩展,劳动的数据从属性强化;劳动过程控制手段数字化且重点不一,劳动从属性多层分化;劳动过程控制主体向消费者扩展,劳动从属性易被遮蔽。有效保护网约工权益,需要以"自主劳动→从属劳动"为据分类推进劳动关系保护,完善政府、工会、平台、消费者协同共促的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东欧国家劳动关系的调整路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基本特征为:劳资双方的利益组织趋向多元化、实行以企业谈判为主的集体谈判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一级的工人参与存在多种形式、劳资关系调整逐渐走向法制化。东欧国家经济转型后的劳动关系调整路径为协调劳动关系带来利弊双重影响,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金融海啸爆发,金融危机对企业劳动关系、对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产生了更大的冲击。一些企业借金融危机之机,在劳动关系、劳动标准方面肆意侵犯劳动者权益,违法违规行为又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16.
正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由于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单个劳动者难以对抗资本,工资不断被压低到低于合理水平。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工会职能缺位的现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在集体谈判中的地位,通过平等集体谈判提高企业工资福利。2.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行业和地区设定最低工资指导标准,并督促各企业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5)
在现行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中,对于试用期时限、可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明确,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企业实践中,试用期间由于劳动者个人原因、企业管理需要或不可抗力等因素,会出现因不能在试用期内完全出勤而导致劳资双方相互考察不充分的情况出现,在后期可能存在较大的用工、发展风险或额外成本投入。因此,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有必要从企业劳动关系角度探索相关的管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莫生红  陈伦华 《经济论坛》2009,(12):122-124
本文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分为劳动者劳动合同及收入保障、劳动者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劳动者民主权益及文化权益保障3个子目标,建立了一个由四个层次、37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用评分法确定各指标量化值、用线性加权函数方法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的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实证研究表明,据私营企业劳动者对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评价,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整体上是和谐的;职工是否参与企业重要决策、职工学历层次水平、职工收入水平、企业经营类型与劳动关系显著相关,但呈现出弱相关关系.企业决策权的分享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经营类型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结构性因素.构筑和谐稳定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需要劳动者、企业、政府和民间组织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李霞 《经济师》2011,(5):86-86,89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保护劳动者和用工企业的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在用工方面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管理,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