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正促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效率变革。本文以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上市公司年报中关键词词频指标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基于微观企业特征和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非制造业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引导企业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加速推进新兴科技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有机融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与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融资约束及企业规模条件下数字金融对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得到更多激励;数字金融推动企业创新的效果在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中表现更优;供应链金融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为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应稳步发展数字金融,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制定创新相关政策时应多关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较高及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企业应通过提升供应链关系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等途径实现自身数字化、信息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以2016-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与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融资约束及企业规模条件下数字金融对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数字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得到更多激励;数字金融推动企业创新的效果在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中表现更优;供应链金融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为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应稳步发展数字金融,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制定创新相关政策时应多关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较高及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企业应通过提升供应链关系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等途径实现自身数字化、信息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既可以通过融资支持功能促进投资不足企业扩大投资,也能凭借治理约束功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校准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金融科技表现出显著的“普惠”“产业支持”和“后发优势”特征。机制检验说明,金融科技既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又可以激励企业提升内控水平,减少寻租行为和资金配置扭曲,从而为企业投资效率提升提供更良好的融资条件和更规范的融资规则。  相似文献   

6.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传导效应,以期为揭示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微观证据。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带来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这种影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竞争力发挥助推效应。第二,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和较小规模企业,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企业竞争力驱动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和较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渠道,助力驱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下一步应强化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微企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搭建数字化金融共享平台,更加精准地支持实体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有效解决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与弱信任问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2010年—2021年A股上市公司采用Python爬虫技术手工获取区块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区块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增加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调节变量,显著促进区块链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成熟期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块链技术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区块链技术更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在大规模企业中,区块链技术更能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以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缓解融资约束的创新视角,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数字化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以及如何缓解融资约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13—2021年深证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2)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主要出现在民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制造业企业、南方地区企业、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企业中。本文对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推动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进而缓解其融资约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企业价值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主要作用维度;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拓宽了企业资金来源,提高了融资效率,缓解了融资约束,促进企业价值的长期提升;财务柔性和社会责任发挥调节效应,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用沪深A股上市的2039家制造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主要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来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非国有、有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SAR、SDM及SEM空间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270个中国直辖市和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能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等方式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加。进一步,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对专利申请受理量、实用专利授权率和外观专利授权率等创新指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渠道鼓励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3―2020年中国122家中小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创新性地构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和外源性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检验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信用风险的治理效应以及外源性金融科技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银行内部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贷款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来抑制信用风险,外源性金融科技能够强化这两条影响渠道,进而增强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果。门槛效应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治理过程中,规模较小的银行和信用风险压力较高的银行对外源性金融科技更加依赖,城市商业银行比农村商业银行更擅长吸收外源性金融科技创新。本研究对政府引导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国家金融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体企业融资受企业自身融资约束以及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实体企业微观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分析了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影响实体企业融资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融资具有显著影响,宽松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规模,对股权融资规模的提升作用更强。从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来看,实体企业融资约束越强,货币政策对其股票与信贷融资规模的提升作用越强。相对大型和国有实体企业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小型和民营实体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了实体企业融资理论,为进一步优化不同类型实体企业的融资结构、推动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数字金融是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重塑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于支持实体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字金融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价值增加。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下,应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政府治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以及制度文化等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要素都发挥了积极影响。(2)相比而言,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面临着显著更高的融资约束程度,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有效缓解这两类企业的融资约束。(3)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在于,它推动融资约束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来纾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增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否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备受关注。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等渠道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位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或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时,供应链金融对其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并且供应链金融引起的企业投资效率变化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建议政府以多层次、系统化的支持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实施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张璇  李子健  李春涛 《金融研究》2019,472(10):98-116
本文将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专利申请数据与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数据相匹配,考察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竞争的加剧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在弱化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以及位于市场化水平高和法治环境好的地区的企业,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其创新的效应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竞争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因此,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能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困境,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科创金融是驱动微观主体创新的重要动力。本文聚焦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通过对2015~2021年浙江地区在沪深两市科技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的处理与分析,检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区域金融发展对科创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融资结构的偏好差异。实证结果发现,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缓解力度确实受益于区域金融的发展,展现出良好的正向作用。同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企业受外部融资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以及融资约束缓解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从融资结构偏好来看,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调节效应。其中,成熟期企业从信贷融资(间接融资)转向外部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幅度最大。本文丰富了科创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及影响研究,并结合浙江省域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助推器,在促进就业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约束困境,而其中金融发展对其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就金融发展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所起的作用展开了研究。结论表明,要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结构的提高都能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并依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0~2017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基于固定效应及泊松模型在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框架下考察了商业信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产能过剩行业的商业信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这一效应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实现。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在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框架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受限于银行信贷与其他融资的可得性,转而寻求商业信用作为替代性融资方案。基于企业创新质量的纵深检验发现,商业信用主要促进产能过剩企业的实用型和外观专利型创新,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亟需通过策略性创新获得规制政策支持和消除信贷市场歧视。本文验证了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假说,也为我国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及其效果评价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