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广告业的发展迅猛异常。据统计,1990年上海广告业完成经营额近107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百亿元,而2000年度调查显示: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增至8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上海的广告市场年度增长率为17%。新世纪以来,上海的广告营业额都在逐年递增,年度经营额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左  相似文献   

2.
李践 《中国广告》2004,(9):24-26
2003年,中国广告业营业额突破了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广告史上的里程碑。 2004年,中国广告以千亿元规模为起点,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广告市场将进入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3.
杨正良 《广告导报》2008,(2):111-114
2007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大关。 100亿,对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数字,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央视广告从0到100亿用了近30年的时间。从1979年播出第一支商业广告,到1992年全台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到1994年开创黄金广告招标,到1995年迈过10亿的门槛,再到2007年突破100亿,28年来,中央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出了一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广告年,更是中国广告的"突破之年"。正如"突破——从现在到未来"是200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的主题一样,2004年中国广告业在营销额、行业国际化、网络广告发展等多个方面均获得突破。不仅广告产业发展方面获得突破,中国广告教育与研究方面也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广告的经营额达到了4698亿人民币,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是中国的创意作品在各大创意节上的表现,也在告诉我们,中国的创意产业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创意的提升其实早已经突破广告的范畴,所以,今年作为广告业风向标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开始探讨广告以外的疆界,今年邀请的嘉宾也都不约而同地在社会的范畴当中,探讨广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考量广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4,(10):45-76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复苏,到2004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广告导报》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第10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百人(家)”系列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作出贡献的广告人和广告经营单位。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平面设计师100人”。  相似文献   

7.
央视力担中国广告发展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广告导报》2005,(11):20-21
一年一度的央视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总会引起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毕竟这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市场变化的风向标。每年,央视广告的招标额都在攀升,去年更是达到了52.48亿元.招标收入在央视整个广告收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比例将近40%。  相似文献   

8.
互动对话五     
主持人:这次谈话的题目是新趋势、新格局,重新定位中国广告产业。先从熊先生开始,简单介绍一下对中国广告业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王琨 《广告导报》2004,(1):2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发展迅速,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快速增长到2002年的903亿元,增长达765倍。广告营业额始终以GDP增长率高得多的速度快速增长,广告营业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岁末盘点石家庄市广告行业,感到发展虽然快速,但与我国一些大城市比较已明显滞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妍 《中国广告》2006,(8):135-135
黄升民教授对在中国广告业遭遇剧烈变动的挑战情况下,中国广告应该如何应战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黄教授首先提出,中国广告产业高速健康发展近30年,形成近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中国城市消费者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广告意识。在此背景下,黄教授重点分析了广告业所遭遇的剧烈变动  相似文献   

11.
媒介数字     
央视推行黄金档收视率奖惩制最高奖罚15万;中国公关服务市场增长势头良好 年营业额达80亿;全国6家电台广告收入超过2亿;中国人网上阅读率年增107% 图书阅读率下降;我国数字出版整体收入逼近200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8,(24):26-26
2009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在梅地亚中心如期开幕。央视招标作为中国广告业每年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一直扮演着“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角色。本届央视广告招标总成交额92.5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627亿元,增幅约为15.4%,彰显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江绍雄 《广告大观》2007,(3S):38-40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广告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数据对于中国广告公司和媒体而言,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5年底,中国开始允许外国广告公司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广告市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随即纷至沓来。这不仅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广告经营额增加;更意味着中国广告市场的全面开放。至此,一个全新的广告发展阶段正式宣告它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储超峰 《广告大观》2004,(6):113-114
2003年,是中国广告业太发展的一年,全国广告营业颓1078.68亿,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9.44%。电视广告营业额255.04元,比上年增长10.39%。  相似文献   

15.
林思勉 《广告大观》2005,(8):129-131
在传媒的各种广告形式中,户外广告产业无疑是“一枝独秀”,其成长正在驶入快车道。2004年,中国广告营业额1246亿元,其中户外广告占比在20%以上,户外媒体增长幅度高居各类媒体之首,比上一年增长了153%。目前已经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广告主眼中最重要的媒体之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户外广告行业仍将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年起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发展迅速,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622亿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由起初的不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到现在,广告已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999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广告营业额分别为96.37亿、106.67亿和69.49亿,三地广告营业额占全国广告营业总额的43.8%。1998年上海市广告营业额(94.9875亿)占 GDP 的比重为2.5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1999年,广东省产生了5家广告收入过亿元的报纸,以25.46亿元的总收入占据了全国报纸广告总额的22.67%。谁也没有估计到,进入2001年,中国广告市场会完全彻底走下坡路。今年第一季度过去了,作为全国性强势媒体的南方某周报和某全  相似文献   

17.
这次央视推出的"回家"系列公益广告是中国广告人和传媒人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标志,一种理性的标志。广告人事业有多大,责任就应该有多大,实际上这是我们在广告的商业功能之外要思考的问题。"广告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主题,目前正是时候重提或者强调这个主题的时候。广告业现在有4000多亿的营业额,4000亿比起其他行业来说(餐饮行业是3万多亿,汽  相似文献   

18.
小木 《经贸世界》2001,(2):50-55
《纽约时报》一天近1个亿人民币的广告额,几乎等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收入:全美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共拥有90家日报,33家周报,1家周刊和8家电视台,16家广播电台,年营业额高达28亿美元;美国时代华纳电视产业的年营业额是中国中央电流台年营业额的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王欣 《中国广告》2009,(12):124-127
11月18日晚上21点,中央电视台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购大会圆满落幕。截止到18日晚上21点,中央电视台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总额为109.6645亿元,比去年的92.5627亿增长了17.1亿元,增长率高达18.47%,正如央视广告部主任夏洪波所说:“2010年的招标总额创下了央视16年以来的新高。”对于今年的央视总体招标金额,虽旱有猜想,但当109.6645亿元这个数字出来后,还是被深深震撼。央视广告招标预售突破百亿大关,不仅是央视本身的成功,意味着国内外企业对中国经济趋势好转的信心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挑战和应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中国广告活动重开到今天,必须承认已经形成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广告产业初具规模健康成长;第二,消费者的广告观念基本形成。2005年,中国广告经营额1416亿元,与GDP的比值接近1%。虽然2005年的广告业增长速度不及2004年, 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态势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都将是一个增长的态势,因为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拉动因素。从各种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