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椿 《广告大观》2005,(10):46-47
广告人的生态环境不好,这个认识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广告业最早的“黄金年代”过去之后就形成了。在九十年代初期以前,广告业不存在恶性竞争,广告人的生活、工作状态还是比较优裕的。可是当九十年代初中国广告公司的数量一下子从四位数变成五位教而且还在增长的时候,由于恶性竞争.广告人的生态环境伊于胡底.  相似文献   

2.
镜明 《国际广告》2009,(8):120-121
我从来没成为过猛烈广告人,与其说是猛烈,不如说是想成为乐天广告人。我人生的大半时间几乎都花费在广告这个工作上了,当然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要这样做,而仅仅是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3.
这次央视推出的"回家"系列公益广告是中国广告人和传媒人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标志,一种理性的标志。广告人事业有多大,责任就应该有多大,实际上这是我们在广告的商业功能之外要思考的问题。"广告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主题,目前正是时候重提或者强调这个主题的时候。广告业现在有4000多亿的营业额,4000亿比起其他行业来说(餐饮行业是3万多亿,汽  相似文献   

4.
戏说广告人     
现代职业中有一个热门,那就是广告人。有很多人不了解广告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这就使广告人被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鬼使神差走进了这个行业,那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被收音  相似文献   

5.
陈刚 《广告大观》2007,(7S):38-39
中国广告业应该如何发展?怎样面对中国自己的问题?中国是后发展的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很多竞争是在同一个时间出现的。虽然中国广告业不是很成熟,但是最复杂的环境、最复杂的竞争在中国广告业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在这种背景下会出现共识性迷失。我经常举芙蓉姐姐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本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中国外向型的企业首先受到了冲击,并逐步向相关行业蔓延。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广告市场自然也不能完全独善其身,广告业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我相信有聪明才智的广告人会有很好的应对策略。第一,要树立信心,温总理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重要,有了信心就不会人为地对危机推波助澜,使我们从容理性地应对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05,(5):146-147
1979年,中国的现代广告业开始启程。作为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从简单到复杂,而且,25年的时间也很短暂,这段时间并不够一个产业从容地成长和扩大规模。但是,对中国广告业的解读,还有另一个时间维度,即共时性。由于逐渐开放的竞争环境,最原始的中国广告业,很快面对的是高度成熟的全球竞争。于是,中国的广告业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发展得很充分的时候自然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因而只能跳跃式的成长。中国广告的浓缩式和跳跃式成长,造成了时间上的混绕,原始的和前沿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媒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育几乎得不到任何控制,一派繁荣昌盛的表情。媒介的空前发畏让喜欢广告的广告人活蹦乱跳,活跃在市场经济的中国大舞台。有媒介就有买卖,就有生意,就有热闹的你抢我夺,中国广告媒介已经成了气候,开始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媒介的疯狂成长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的经济升腾和中国企业营销的崛起,见证了中国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有些企业开疆扩土,广告为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个别企业一旦成功,广告在其词典里就变得可有可无。专业的广告人为了产品和企业的传播绞尽脑汁、贡献智力.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广告策划案,使得企业逐渐成长,由小到大。但当个别企业做强了、做大了。却又往往认为广告公司是靠他们吃饭的人,离了他们。广告人的生存都有问题,于是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广告人。作为广告研究的学者,我无意片面夸大广告的作用,不是说企业离开广告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但是成功的企业也不能轻视或歪曲广告的作用。应当正确评估广告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广告创意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是广告活动的主体这一观点已是广告界的共识了,如果我还大谈创意对于广告的重要性那是不合时宜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创意力。不言而喻,广告界的现状不容乐观,今日之广告,平庸低劣抄袭的太多,而富于创意的太少,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广告环境太差和中国广告人的素质太差,其实这是不够的,中国广告业自它复兴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呼唤创意,然而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原因何在呢?或许我们应该把这一问题置于一个新的视野中:中国广告人思想中的创意力观念是不是具有某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句名言“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投身广告业,广告人一度被认为是有成就感的群体。然而广告人也是最辛苦的群体,他们起早摸黑,殚精竭虑,其工作之艰辛世人皆知。尽管如此,中国广告人却一直不敢挺直腰杆走路,因为中国广告业一直没有统一的从业标准,广告人更是难以获得公认的名份。  相似文献   

12.
本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中国外向型的企业首先受到了冲击,并逐步向相关行业蔓延。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广告市场自然也不能完全独善其身,广告业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我相信有聪明才智的广告人会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有感于行业的剧烈变化,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转型加速的阶段,正如广告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混乱的概念,广告公司的含义也已经越来越不清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广告公司的变化更加诡异。全球广告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着中国的广告业,而同时,中国社会、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又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复杂背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讨论广告公司的有关问题,必须要涉及到三类不同的公司:广告传播集团、媒介购买公司以及提供媒体资源或综合服务的一般广告公司。这三类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闫文 《中国广告》2007,(6):61-63
对代理商,最有发言权的当数广告主。对广告这个行业来说,广告主的成长就是广告公司的成长。在广告业的各种发展模式背后,广告主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广告人真正需要去倾听的。这里我们选取17家国际国内广告主,听听他们理想中的与代理商合作关系和对代理商有哪些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月头条     
《中国广告》2013,(8):20
中国广告人在戛纳集体亮相在刚刚闭幕的戛纳盛会上,中国广告业同仁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个创意殿堂上集体亮相,魅力中国周成为此次戛纳的一个亮点。对中国市场的深度观点、各色脸谱、太极、唐装、中国红成为国际广告人了解中国广告的鲜亮记忆。  相似文献   

16.
刘慧磊 《广告大观》2007,(2S):140-141
近年来,“虚假广告”已成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一大痼疾,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虽然是各方面因素使然,但是广告人作为广告行业的把关人,其缺乏职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所以,如何规范广告人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成为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如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八荣八耻,这一新荣辱观同样适用于广告行业。  相似文献   

17.
贺欣浩 《中国广告》2003,(4):126-127
不是每个人,确切地说是广告人,都拥有这项才能。我本人,则是"单一概念广告"最忠实的卫道士之一。从开始到最后,我的这则短文也将始终恪守"单一"的准则:只谈论"单一概念广告",没其他。简单地说,"单一概念广告"就是一次广告接触中只传达唯一的一个概念。与此相反,"非单一概念广告"就是在进行一次广告接触的时候,妄图将所有的概念一下子塞进对方的脑子。  相似文献   

18.
学术与实务的广告断层由来已久,广告业寻找突破的声音在广告人耳边萦绕了十年有余。不过,这种断层由来有据。广告业曾经的辉煌是时势造英雄,随着时过境迁,昔日辉煌不再情理之中。从无到有的飙升势头总是给人印象深刻,30年后,成长缓慢甚至停滞,整个广告业遭遇天花板,这不是坏事,正说明广告业成长面临重大机遇。对广告人而言,转型趋势已定,更重要的是尽量缩短这转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方死方生     
张开剑 《中国广告》2004,(1):130-130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过去的是死,新来的是生。方死方生,是一种境界。做企业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年有多少企业死,又有多少企业生?广告人经常会骂客户不懂广告,岂知做企业的艰难?广告于一些人或许还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来把玩,而客户做广告的钱却不知是当年多少汗水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没日没夜地挣来的。广告的投放一样引起非议,今年争议最大的当是蒙牛。记得当年段永平被记者问急了,曾撂出一句:到底是你在做企业还是我在做企业?当然也有投广告把企业投死了的,众所周知,不用再重复了。且不说结果如何,只说一句,广告已经经历了热闹的所谓策划,到精彩的创意制作(虽然还没有拿到戛纳的大奖),现在好象要回到讲效果的理性了,重点也要转到媒介了。所以就有了《中国广告》这个"媒介专刊"了,我们的目标一如既往,是强调广告的效果,是为最终的广告投放者服务的。而媒体本身也在经历一场方生方死的过程,媒体总的说已经过剩了,过剩是好事,过剩才有竞争。竞争  相似文献   

20.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也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广告界那样,如此地贴近未来。以致我们可以这样说:错失所谓的未来,就会把握不住今天。《中国广告》:基于2011年纽约广告节的作品,您觉得广告下一个前沿是什么?麦克·欧偌科: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思考"对于广告业,下一个前沿是什么",因为这就是我们即将要达到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行业需要不断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