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茶是商品世界融器物与精神为一身的特殊商品,在跨文化营销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价值。单纯靠品牌之争难以将中国名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传达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因而也无法使这两种特质形成相互增值的正态关系。从市场学与文化传播学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可有助于弄清中国名茶等传统民族文化商品该如何凸显品牌之下的独特文化优势,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广告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的宣传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广告的定位、创意是广告成败的关键.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刘昱洁 《北方经贸》2013,(12):10-10,21
随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民族成员在相互接触过程中会由于文化障碍影响交际甚至引发冲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俄罗斯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马宗国 《商业研究》2005,(15):101-103
在跨国营销中因忽视文化差异而导致营销失败的态势,使得跨文化营销问题在全球化的影响力就更为突出。因此,越来越多的从事跨国营销的西方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心从对资本和技术的管理上转到如何融合不同文化的差异,消除不同文化的冲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5.
关于跨文化广告创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佶 《中国广告》2006,(6):84-85
中国企业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现在讨论“跨文化广告创意”非常有意义。关于“跨文化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很多人已经论述过了,例如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在把品牌名称和广告语翻译成当地语言时,应避免其延伸含义和隐含含义中存在歧义或贬义,等等。近年来连续出现外资企业在华广告伤害中国消费者民族感情的事件,中国企业应该吸取教训。"一、民族情感对营销效果的影响"如果市场或商品具有这些特征:存在商品同质化现象,买方主导市场,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很大,那么消费者的情感取向就会显著影响商品的销售。商品同质化意味着来自不…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商品的总体现状可以概括为一个明显的金字塔状发展结构,大部分旅游商品发展普遍存在两组发展“冲突”:一组存在于转化过程中,表现为旅游商品供给的创新性不足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之间的“冲突”;另一组存在于发展模式中,表现为效率导向的生产方式与追求最大限度惠及旅游地之间的“冲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旅游商品,既需要培育文化为核、旅游为形的旅游商品价值转化链,又需要强化互促共进、互惠共赢的旅游商品利益分配链。面对发展环境上的变化,民族地区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提升旅游商品营销水平;顺应跨界融合趋势,优化旅游商品效益结构;重视年轻人才培养,保障旅游商品后继支撑。  相似文献   

7.
试论跨文化营销中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希 《商业研究》1999,(6):54-57
在跨文化营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导致了文化冲突的产生。文化冲突阻碍了跨文化营销的顺利进行。探究如何走出跨文化冲突的陷阱,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广告不仅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跨文化广告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承载着文化内涵的广告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难免会引发矛盾和冲突。本文旨在指明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引发冲突的原因和应对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营销过程中,由于文化环境相异,文化风险不可避免.本文讨论了跨文化营销的含义及其风险特征,提出了解决跨文化营销风险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对跨国营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跨国营销实质是经营者跨越文化障碍,到异质文化环境下销售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与单一文化环境营销相比,跨文化营销难度更大,失败率更高。美国著名杂志刘英  相似文献   

11.
文化智力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内涵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个体适应新的文化和有效与其他跨文化人员交往的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与文化差异的相关内容,以及文化智力的内涵与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智力对当今组织管理的启示,主要包括文化智力对组织成员沟通的启示、文化智力对组织冲突问题解决的启示和文化智力对组织中有效团队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博  于航 《北方经贸》2014,(7):11-12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有效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跨文化商务沟通障碍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冲突碰撞中寻求对话与合作。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为人类交往史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都会涉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如何在多元社会文化环境下实现跨国经营,避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跨国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环境、跨文化差异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并提出了对策措施:跨文化沟通、跨文化培训。建议尽量使用双向沟通,区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以及恰当运用"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14.
品牌名翻译及其跨文化传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名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品牌名作为商品名称,其直接目的就是使商品在市场上畅销,当进入国外市场时,就更加依赖于翻译这一手段,翻译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跨国营销活动的成败.同时,品牌又是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商标的翻译不仅要注重商业效应,使其本土化,还要更多地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马歇尔·麦克卢汗在多年以前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市场营销的利器,跨文化广告传播通过构建有效的传播机制,建立起畅通的营销信息高速路,使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有效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可以消除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隔阂,提高他们对目标市场的理解,促使他们在经营管理中制定有效的广告传播策略,从而提高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中要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结合。随着消费心理需求的强化,更加凸显出文化营销要素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先行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应运用好"文化营销策略"为营销国际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品牌意识的强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对商品本身的需求转化为对"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整体需求,在国际贸易中要充分认识到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价值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占据的核心地位。这是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转变与趋势,在国际贸易中必须注重文化营销理念的作用,积极探索有利于体现商品价值的文化营销策略,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奏响时代号角。  相似文献   

18.
第四篇"真、善、美"的食品商品文化 民以食为天, 食以果腹. 家家自制的食品, 企业生产的各类食品, 叫做零部件--制品、产品或食品. 自制的食品拿到市场上去, 并有了买主才成为商品. 食品商品文化起源于造物文化, 食品商品文化是造物文化与商品经济紧密结合的产物. 食品商品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真、善、美, 落地在"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上. 食品商业营销是食品作为商品流通的基本行为, 是通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活动来实现食品商品流通的.  相似文献   

19.
在《功夫熊猫》中,"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地理、历史、民族心理文化等方面分别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结合。据此,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中西民族心理文化交际:(1)民族心理文化含义;(2)中西民族心理文化差异;(3)《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中西民族心理文化交际。希望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民族心理文化交际的讨论,让更多的人知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翻译,对跨文化交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晶 《消费导刊》2013,(4):127-127
作为商品宣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告在跨国宣传对促进商品的销售,扩大市场的份额尤为重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广告用语的翻译必须尊重和把握不同民族文化差异,体现其文化特色。从事广告翻译的工作者就需要了解跨文化间语言的相似和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缩短文化间的差异,达到最佳的语言传递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