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维维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138-139
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进而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MBS和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来分析次债危机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我国的MBS起步没有多久,规模也有限,但是,MBS以后在我国的推行前景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我国进一步推行MBS要正确处理好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使MBS在我国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2.
陈曦 《消费导刊》2009,(11):238-238
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全面爆发并波及全球股市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美国次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思考切入点分析次债危机被逐层放大的环节,试图通过寻找资产证券化与次债危机根源的联系,探讨证券化运作下的风险传递过程,揭示证券化模式本身隐含的不完善之处及其对金融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资产价格与成交量间存在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的相关关系。本文对线性相关关系,运用VAR模型,建立上证指数和成交量间稳定的线性模型,研究了上证指数与成交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对上证指数对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对数变化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给出定量分析结果。对于二者之间的非线性、非对称关系,先根据核密度估计模拟出VAR模型中对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对数变化率的残差分布函数,再利用Copula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依强度以及相依结构,定量描述了上海股市量增价升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由美国次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性,首先应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变点检测方法检测出中国股票市场被传染的具体时刻,并以此时刻将危机划分为危机前、后期最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脉冲效应函数证明传染的存在性以及传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每一次金融危机,几乎都是以一家老牌金融机构的倒闭为代价而终结。2008年3月17日,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近一年之时,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因为传闻流动性危机,股票大跌84%,破产危机一触即发。最终,财政部与FED紧急介入,撮合JP摩根以2美元每股的价格将之收购。这个在存在的85年里创造了连续83年盈利的贝尔斯登,不幸地成为了这次危机的牺牲品。只是不知道她的一夕陨落,能否为这次次债危机带来终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背景有相似之处,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对中国有警示作用,启示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该严格地控制房贷风险,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对资产价格乃至整个经济链条的冲击,审慎地开展金融衍生品种交易。  相似文献   

7.
欧洲债务危机是指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它是发生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部份欧盟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发生带给世界经济重大影响。本文就欧债危机对中国投资欧盟的战略影响开展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美国次债危机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大有重创世界经济之势。我们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产生的机理,来阐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债危机愈演愈烈,很可能成为引发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源头,认识和重视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未来两年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油对一国实体经济和国防安全影响重大,关乎国计民生。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是新时代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设定VAR模型,运用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SC合约在价格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和国际原油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存在很强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1.
原油是重要的工业生产资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关系经济发展。本文研究了当前欧债危机下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原因,认为国际原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金融资本做空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地缘政治缓和、希腊大选事件加剧欧债危机等因素共同促成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并得出本轮油价下跌是短期行为,且价格下限是非OPEC开发非常规石油资源边际成本的结论。最后预期2012年下半年油价会反弹,但上涨峰值受OPEC的价格目标约束。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持续已有五年的时间。回顾欧元区货币一体化和欧债危机爆发的历程,总结得到以下七点反思与启示:货币一体化是导致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美国次债危机的冲击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投机和评级机构在欧债危机中推波助澜;高福利制度增加了财政负担;重视欧元区内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缩小欧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改革欧元区国家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Diks和Panchenko(2006)改进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的联动性,并基于此探讨了两次危机期间中国股市在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次贷危机期间,中国股市作为风险接收者,起着风险承担的作用。欧债危机期间,中国股市风险承担作用明显减弱,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溢出。在两次危机的全球股市风险传染网络中,美国股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对比两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间风险传染程度更高。滚动窗口法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级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或次债危机,并由此引发了美国金融链的断裂。我国实行按揭贷款制度,同样存在一定风险,本文从我国银行风险分析,探讨了防范按揭贷款制度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另外次债危机以后中国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如果按陈先生刚才讲的,流动性的危机会逐步发展到偿付危机,那么,会不会最后造成整个金融体系崩溃呢?现在谁也不敢下最终的结论。关于美国次债危机要持续多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或称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次债危机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原油期货上市已两年有余,关于其国际定价影响力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上海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以及布伦特原油期货之间的价格关系,以及这三种期货产品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力。研究表明,在国际定价权中,WTI原油期货价格占据主导地位,显著影响上海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海原油期货尚不具备定价主导权,但其影响力已经接近于布伦特原油期货,我国已经由原油定价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逐渐转变。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又称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2007年上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造成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因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而宣布破产或濒临破产,危机还殃及许多全球知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20.
临近岁末,如果要盘点今年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大事件,美国次债危机必定榜上有名。连中国的老百姓都关心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多大的影响,可见此事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