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于2010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合肥市举行,主题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中国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邹玉川致辞。学会老领导代表、专家代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结合滁州市南谯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了碳排放评估。结果表明,南谯区碳排放总体成负排放,通过对1991-2005年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和总碳排放分析,全区碳排放呈不断减少趋势,从1991年的-1644510.1 t发展到2005年的-1614135.9 t。将现行土地利用规划(1996-2010年)碳排放与2005年碳排放对比,耕地比规划减排90.07 t、林地比规划少吸收3391.80 t、草地比规划少吸收13.46t、建设用地比规划多排18280.54 t,总排放距规划预期有很大距离。对2010、2015、2020年碳排放做出预测,全区总碳排放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为了减少碳排放,主要从节能和合理管理耕地两方面着手,并将低碳经济提到规划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繁荣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兹定于2011年9月28日至3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第十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论坛(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论坛)、改革开放中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三十周年暨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创办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足、村镇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就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思考,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可作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连群 《山西农经》2021,(1):177-178
随着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之一。土地利用规划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两规合一”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介绍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内容,分析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探讨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期为切实推动土地利用规划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在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所面临的形势和总结了1997—2010年轮次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和实施制度创新的设想,指出规划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目标有限性理念和刚性与弹性规划结合等理念,注重绿色规划;规划分区应在建立新的土地分类基础上,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方向的一致性划分土地利用区,以适用规划管理的要求;注重规划编制修改制度的规范化,提出了规划实施制度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进展和动态变化,分析其研究特点和不足之处,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通过文献查询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主题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自1990年以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论文数量、研究机构以及核心作者的数量大幅增加,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进入21世纪后研究的主题集中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本质探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结构优化以及新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融合等方向上,研究的范围也从中尺度向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方向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研究结论得出土地利用规划学总体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研究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技术先进性与研究成果不匹配、核心作者群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今后需要更加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研究技术与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体系,加强实证类的主题研究,加强核心作者的培养等,更好的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总结2015年国内外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6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领域,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等是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热点,此外,国内学者还关注土地资源基础理论、土地资源分类与调查、土地资源评价等,国外学者对此关注较少;(2)土地利用规划领域,国内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分别偏重社会经济宏观驱动因素与具体微观驱动因素,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注重编制技术优化、规划实施评估及规划协同,国外学者则注重规划理论、规划原则及政策属性的探讨。研究结论:创新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细化土地资源本底要素研究;构建自然资源资产分类与调查方法体系;开展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优化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加强农用地数量质量研究,深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研究;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促进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作用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学30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关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各成体系,以各级行政区为单位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很好的整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僵化的控制指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脱节,难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是整合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融为一体;重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等控制性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比较,探索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方向及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编制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与不同时期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承担着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的责任,又承担着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将向地位强化、体系科学化、编制方法现代化、编制实施过程公开化和规划管理法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总结2018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2019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18年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资产、土地生态状况评估、土地利用视角下的碳排放、土地利用及其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配置与保护、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与应用等方面。研究结论:2018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研究在基础理论层面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深入分析了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科学内涵,构建土地利用研究的框架体系;在实践层面探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的核算方法,深化乡村振兴、多规合一视角下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构想。2019年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理论研究、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村规划编制研究、深化节约集约用地和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手段.从我国已经开展的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入手,分析前两轮规划尤其是这一轮规划(1997-2010年)取得的成绩,总结了规划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些建议,以期对这一轮规划修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6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价值评估与保护、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与生态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生态、国土空间分类、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管控策略以及规划协同与创新等方面。研究结论: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而衍生的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探索了面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提出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构想和建议。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是2017年及未来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总结2017 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8 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7 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生态问题与生态恢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影响、土地利用规划观念与技术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及其评价、土地利用管控以及规划理论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研究结论:2017 年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在基础理论层面进一步基于时空锥理论研究了规划机理,提出了科学认知 “多规合一”的理念,初步探索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一张蓝图”、“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与规划的核心任务,探索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现存问题与未来编制工作重点。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推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空间规划体系创新、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将是2018 年及未来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东北农业大学董德显、雷国平等专业教师多年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全面总结,是一部系统性、理论性很强又有新意有探索的专著。它反映了国内外土地科学与实践最新进展。全书六十多万字以全新的知识结构,从土地利用规划史、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的关键所在,是决定土地利用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步骤;开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有利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编制和实施;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所采取的主要技术和手段,对我国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还未形成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研究视角上,多注重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理性发展”等方面应加强;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现代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空间模拟等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中的应用研究,加强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传统的规划研究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形成客观、准确、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土地整治的大幕。与2010年实施到期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比,本轮《规划》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划》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的增长性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分别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应积极大力开展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历程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功与过 ,并认为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意义重大。文章最后提出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几点建议 ,其中尤其强调了规划修编应解决并有所突破的重点是明确规划定位、理顺规划体系、确立规划重点和严格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