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富榜样榜     
《三联竞争力》2009,(7):6-6
看了贵刊的《财富榜样榜》我深受感动。比如说陈光标,我由衷地称赞他是好样的,他不光捐献了资金,最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现在的企业家树立了个榜样。他很现实也很实在,没有功利心,说话做事都很耿直。我钦佩这样的人,他是个君子。作为四川人我感谢他为我们灾区所做的事,谢谢。  相似文献   

2.
坚持     
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见到了一位进出口公司的老总。这个人50多岁,身材高大,给人的感觉沉稳干练,早就听说他很能干,是老三届那一拨人,下乡刚回城时当的是一个搬运工,整天和木箱麻袋打交道,因为工作出色后来当了干部。现在他手下工作的几乎是纯一色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博士生,而且个个对他都很欣佩。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今天这么成功,就寻找机会问他,他笑着点点头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怡闻 《浙商》2008,(9):58-59
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郭台铭给人的印象也是霸气十足,但他说:“其实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我只不过是一个很理性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编读     
《浙商》2011,(3):16-17
中国民企总评榜很不错 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毅 《浙商》杂志1月上半月刊的中国民企总评榜不错,很有些继往开来的意味,文中很多人物和事件很有意思。在衰人榜里面,黄光裕的2010值得大书特书,他的经历给我们做企业的人很多前车之鉴。风光之时不忘警惕,落魄之时还要保持一分坚定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问题 第一次见到陈总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40出头的男人身上具有一种广东人特有坚忍不拔、不愿服输的性格,这不仅仅是了解到他丰盛公司的发家史,更是从他不流利但意图很坚决明晰的普通话音中传递给我的。  相似文献   

6.
对何永启的采访几乎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的。他话不多,很严肃,似有距离感。然而他的缄默、他的严肃,给人更多的印象却是质朴和刚毅。何永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十三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精神文明村的创建者,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冯仑 《中国商人》2023,(11):34-35
<正>我跟永好(刘永好)认识二十多年了,他给过我很多帮助,我也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一些特别优秀的品质。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生活,他的言行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且给我很大启发。永好做事有一个特点,叫“未算胜先算败”。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起合作过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两人考虑问题的方法很不同。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看事情总是先往乐观的方面看,这样容易冒进,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事,那种乐观的情绪和预期都是有条件的,一些假定前提存在的时候,这些东西才能出现,实际上它又充满了不确定。所以,  相似文献   

8.
关键  方汉辉 《华商》2014,(14):32-33
如果你走进公司,你会有一种走进军容整肃的军营感觉。 初见1970年出生的梁文华看上去很厚重,高高的个头给人一种不动如山、动如雷震的感觉,有人说他是深圳地产中介的“巴顿将军”。  相似文献   

9.
能说者有理     
董冰很能说,我佩服他。但是,虽然他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我还是认为他没道理。  相似文献   

10.
林升梁 《广告大观》2004,(9):113-115
李奥&#183;贝纳(Leo Burnett,1891—1971)尽管有皱纹,体重过重,几乎不能体现“广告人”的形象,但是他的创意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通过热情、激情和经验,形成了极富影响的“芝加哥学派”,为美国广告“开辟了任何人都不能想象的那么多可能性”。他创造了许多很有影响的品牌形象:如,绿色巨人乔利、炸面包人皮尔斯伯里、金枪鱼查理和老虎托尼(凯洛格食品公司)等。他为万宝路推出的  相似文献   

11.
朱龙生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当我们问及主政泰州之难时,他答日“缺觉”。在苏中地区,1996年才主市的泰州经济处于靠后的位置,为此朱龙生在全力以赴地抓大企业,抓大项目,抓沿江产业布局,但他也强调“长江岸线资源该预留的预留,要给后人留下发展空问”。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个著名的“广告策划案”来自舜。当年舜娶了娥皇、女英两个老婆,大享齐人之福。该人还摆明自己很孝。他父亲串通他弟弟屡屡偷袭暗杀他,他都一一逃窜(过程显示他早有预料),可还是孝得一塌糊涂。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广告案例。后来地球人都说他孝,尧就把天下给了他。我认为舜先生的广告策划能力惊人,展示了广告最重要的一点:能忍旁人之不能忍,匪夷所思,才能让大家铭记。  相似文献   

13.
制度的力量     
郭凡生 《商界》2008,(12):7-7
企业制度就是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制定的规则。所有的企业都拥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激励制度,解决财富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但是激励制度是激励人去做好事的,在我们的企业中,很明显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人、一些小人,怎么激励都没有用。对于这些人怎么办?就是将老板所有的财产都给他,也不可能改变他们的秉性。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一向都很现实,也有很强的模仿欲,在他接受新鲜事物时,往往看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实惠和明显的效益,而一旦周围的人用上什么好东西,他们就会纷纷效仿……”在一间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何寒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5.
大刀  舟雨  小林 《商界名家》2004,(12):26-31
6年前,有个英国的小伙子,在上海偷偷摸摸炮制出一个“中国百富榜”,并把它卖给《福布斯》杂志以英文形式刊登,没想一举成名,成了“在中国最出名的外国人”。当时的他一脸苦瓜状,大声抱怨“中国富豪的信息不对称”,让人很是同情他“为中国富人数钱”的不易,并给他排行榜的不准确性给予了极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楼梯     
一个年轻人很幸运被获准到沃尔玛总部工作。去总部的第一天,他去得很早。到总部大厅的时候,来上班的人还不是很多。年轻人见电梯开着,但没有一个人乘电梯,他们都是沿楼梯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楼去的,他很奇怪。  相似文献   

17.
共生其人     
“共生”当然不是他的真名,化名而已。取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思。为了这个信念,他先是扛着长6米的巨型折扇宣传他的“上游道德论”,继而又冒着酷暑清理成都浣花溪边的垃圾。1996年9目,他开始划独木用打捞成都府南河上的废弃物。和一般做“好事”的人不同,共生一点也不隐讳他极力希室引起新间媒介注意的心理。他甚至用旁观者的口气给电视台打新闻热线电话,请他们来访“那个打扫府南河的人”。道理很简单,“我一个人能捞多少?只有通过他们的宣传,才能唤起更多的人的觉悟”。他私下基至希望,他的行动能够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为资…  相似文献   

18.
沈宇豪印象     
季献忠 《电子商务》2005,(12):43-44
<正>尽管我们都亲切地称他Roger, 但我还是很喜欢他的中文名字“沈宇 豪”,透着一股豪气。有时候你不得不 相信名字的暗示作用,Roger Shen 先生给人的感觉也如他的名字一样。 他待人接物的方式总是给人亲切、自 然但又有分寸的感觉,不管他当时是 销售经理、区域经理还是大中华总 经理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高山 《理财周刊》2005,(9):50-51
到联网无所不在的今天,很多事情都得跟着变换思路。机会和财富有时候离你很近,但关键在于你能否把握。安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所创办的印刷技术公司只有9个员工,却奇迹般地依靠互联网获得了千万美元的年收入。不知道他的精明、胆略和眼光能否给读一点启示。有时候只要有一点创意,一切都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
广告圈内的人,恐怕无人不知,在香港有一位金牌剪辑师,他叫Nelson Ng吴锋霖。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也曾经和一些导演、制片闲聊过他。有人用"老奸巨滑"来形容他,他既会剪辑出让人惊喜的作品,同时又是一个很会贩卖好东西给客户的人,有创意的好作品往往并不好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