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增长方式出现了"井喷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导致了更多问题的暴露。从2008年,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次出现了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现象。近日,华夏银行客户经理私自售卖的理财产品亏损达到亿,恶化了大众对理财产品的热议。文章通过分析银行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站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视角去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问题。并且从银行、监管部门、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建议以促进银行理财产品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及收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可靠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方法?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以23家商业银行发行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为样本,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年后银行通过高收益产品抢客户,收益率在5%-8%的产品扎堆出现,最高预期收益超过7%的高达30款短暂的冬天过后,银行理财产品再度卷土重来,记者走访多家商业银行发现,节后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大幅提升,预期收益水平也比年前有了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务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业务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银行细分客户市场,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各家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无论从数量或金额方面均不断创出新高。但是,次贷危机的蔓延,使挂钩境外标的资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接连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情况。一些投资者由对"收益"的质疑上升到对产品的质疑,进而变成对银行设计能力的质疑。因此,本文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文倩 《财富时代》2022,(12):65-68
<正>本文通过在成都市进行问卷调研获得一手研究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成都市居民银行理财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婚姻、学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稳定性、风险类型以及银行品牌与信誉对居民理财产品需求呈现显著正相关,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成都市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国家,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很多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收益来源,各国商业银行围绕理财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理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目前,理财产品的发展具有投资方向多样化、支付条款复杂化、止损条款大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运行方式可以分为净值型产品和非净值型产品.净值型产品是按照产品投资清算价值申购和赎回的理财产品,非净值型产品是按照产品份额申购,按照约定收益率兑付的理财产品.目前,我国理财产品市场仍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由于预期收益型产品存在刚性兑付,会在银行内部积累信用风险,随着理财规模逐渐扩大,为降低风险,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过渡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施炎飞  戴志敏 《经济论坛》2006,(16):102-103
一、引言利率类理财产品是指产品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投资此类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类产品为浮动收益率产品。它相对于固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如果投资方向与预先预测方向一致,则可能获得高收益,反之,收益率相对就要降低,甚至为零。目前国内对于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是从介绍产品本身角度出发(徐以霞等,2004;石雨,2005),而没有深入研究由于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产品创新,利率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产品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投资的眼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每一个都是稳赚不赔的,它也需要投资者合理投资,以便抵抗通货膨胀。其中在银行投资理财产品选择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组合搭配原则和收益性原则,依照具体原则选择合适的银行投资理财产品,并且还要对其所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点进行详细了解,做好预期收益评估。那么具体哪些银行理财产品的的抗通胀能力比较强呢,下面我们来做简要的分析,以便为投资者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红宇 《经济月刊》2014,(12):82-83
每逢岁末年初,几乎都会上演一场理财热潮。回顾2013年年末,各家银行纷纷开启理财产品高收益模式,通过发放高息产品吸收存款,5%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起步价”,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更是比比皆是。那么2014年年末的银行理财收益是否会延续这一“惯性”呢?投资人又该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13.
正每逢岁末年初,几乎都会上演一场理财热潮。回顾2013年年末,各家银行纷纷开启理财产品高收益模式,通过发放高息产品吸收存款,5%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起步价",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更是比比皆是。那么2014年年末的银行理财收益是否会延续这一"惯性"呢?投资人又该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王宝文 《资本市场》2008,(6):100-101
市场的震荡和宏观经济数据的高温,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焦点。然而,一向被认为收益稳当的银行理财却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风险,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巫彬 《商周刊》2013,(2):53-53
哪里的利润高资本就会追逐到哪里,这是投资最基本的法则,但是。高利润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衡量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特别要关注产品投向。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可谓饱受非议.先是中国银行行长肖钢在《中国日报》发文警示,部分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庞氏骗局”,继而,两家银行相继爆出和理财产品有关的丑闻。  相似文献   

17.
宣传误导之惑 某些银行理财经理在给投资者推荐产品或服务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将风险或附加条款避而不谈。例如最近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风险和收益总是呈正比的,如果一味宣传所谓“预期收益率”而不提示风险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变相侵害。  相似文献   

18.
陈荣峰 《经济师》2009,(9):50-51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居民储蓄的不断增长,外汇理财产品慢慢走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银行也推出了不同的外汇理财产品。文章通过考虑各种外汇产品相关性情形下,利用资产组合理论对外汇理财产品组合进行定量分析,说明如何更加合理地外汇组合采规避风险,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将复杂金融产品看成是关于其标的资产的或有要求权进行定价和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收益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复杂金融产品进行评估,并在方法和过程上采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实现。选择2006年度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具有典型结构且能够利用公开信息进行评估的理财产品作为实证分析事例,评估结果表明国内市场理财产品基本符合风险收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20.
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十年,五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利用其人才,资金和网点优势迅速占领了理财市场的制高点,竞争方式也逐渐从价格战,品种争夺战过渡到靠服务和品质抢市场的局面.最近两年,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小型银行开始跑步进场,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与小型银行发行理财规模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投资渠道狭小,特别是2015年初以来,"资产荒"来袭,大量资金追逐少量的优质资产,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难以维持.特别是相对大银行,小银行在人才储备和投资能力上都相对较弱,因此,委外投资(即委托外部投资)便逐渐成为其投资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