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机整群抽样1200名女大学生,进行应对方式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的测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幻想应对方式;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产生积极作用,中等运动量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随机整群抽样1200名女大学生,进行应对方式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的测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比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幻想应对方式;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产生积极作用,中等运动量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随机整群抽样234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测量。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阳性症状痛苦水平低;参加中等运动量的课外体育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上最为明显;男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大于女大学生的因子分。  相似文献   

4.
随机整群抽样234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级量袁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测量.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自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阳性症状痛苦水平低;参加中等运动量的课外体育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上最为明显;男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大于女大学生的因子分.  相似文献   

5.
对300名大学生作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锻炼动机。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健康、能力、乐趣和社交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外貌动机明显强于男大学生,外貌动机是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在心理动力;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排序是:健康>乐趣>能力>社交>外貌,个体、性别、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呈现正相关。建议要加强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观念淡薄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工作者应对其进行积极调控,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单剑华 《黑河学刊》2008,(6):125-125
影响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心理、生理和环境影响三方面的因素。要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体育知识和体育专业技术的传授,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顺利成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情绪、增强团队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认知能力、减轻和消除疲劳等。因此,高校应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在体育健康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  相似文献   

10.
随机整群抽样320名大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问卷和课外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的测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解决问题应付方式,而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自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幻想应付方式;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应付方式产生积极作用,需要中等以上的运动量;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求助和不成熟的幻想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分析了德州学院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状况及原因,提出了培养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要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完善体育设施,开拓课外体育生活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锻炼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本文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生开展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赵艳玲 《魅力中国》2010,(3X):239-2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法等对豫北地区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总体现状比较令人满意,女大学生对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兴趣较浓,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是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的热门项目,场地不足和学习负担重是制约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形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社团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非常普遍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传播载体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消费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消费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富有个性、朝气蓬勃、追求独立和梦想的特殊群体,但面对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时候她们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因此,要加强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具有女性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改善女大学生的成才环境;构建家庭和社会对女大学生成才的支持体系;要引导女大学生及时疏泄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西安市大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已经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基础.但是大学生实际参与锻炼与从识有较大的差距,表现为锻炼频率较低并且每次锻炼时间较短.其主观因素是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客观因素是运动场地缺乏、没有时间、缺少锻炼伙伴.可以通过组织体育锻炼俱乐部、开展体育锻炼知识专题讲座等,增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汉市部分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  相似文献   

20.
张元 《魅力中国》2010,(30):154-154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要培养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反过来,运用心理规律进行体育,也会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