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承宝 《走向世界》2010,(22):82-83
7月1日上午,中国孔子基金会在三箭孔子文化大厦办公大楼一楼的孔子文化会馆内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他们是由欧洲27个国家的35名外交官组成的欧洲外交官代表团。这次,他们是来专访中国孔子基金会,并参加“欧洲外交官研讨班儒家文化专题讲座”的。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16,(6):76-77
济宁市的曲阜是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是儒家文化的摇篮。这座古城,孕育了2000多年来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典籍经书之中,还保留在中华民族的品格特性之中。在古城曲阜,不仅与儒家文化有关的文物古迹光辉灿烂,那充满儒雅风采的民风民俗同样令中外游人着迷。特别是随着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的规划建设,拜谒孔子,感悟传统,曲阜将带给越来越多游客难忘的儒家经典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释了孔子儒家文化中"公"的内涵:不否认私利的合理性;"公"与"义"的结合;"张公室,抑私门";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教育权。探讨了孔子儒家文化实现公平、公正的路径:仁政爱民,允执其中,刚正不阿,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4.
郝世英 《魅力中国》2013,(17):120-120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家庭道德伦理思想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而维系这种亲和关系靠得是家族威望、家长权威下的孝悌观。这种思想极具代表性地体现在中国的四合院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儒家特色的民居习俗文化,探讨传统民居中蕴涵的儒家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特征以及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探讨在儒家文化的传承影响下,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的策略:转变观念,提高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健全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完善制度;丰富活动,重视德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杨丹 《魅力中国》2014,(13):110-110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另一个就是针对公众的普及教育。孔子本人作为儒家思想的开源伟人,更是一个影响世莽的教育祖师。所以儒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各个时期,对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当代中国环艺设计教育中。更是少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新时期的儒家文化,也在环艺专业教育和环艺公众普及教育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松强 《魅力中国》2010,(34):294-295
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做人。我们研究和借鉴孔子的教学经验,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的研究,探讨孔子教育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改进我们当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家说: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就能管理好企业。前者是说用孔子等儒家传统道德集中统一全体企业人员的意志。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当我们打开国门,虔诚地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时,竟然发现孔子早已走向世界,名声显赫,已跨身于改变人类历史的百位名人之中,甚至有的学者说,是儒家文化造就了亚洲“四小龙”。人的因素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经营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对物力、财力、信息的管理必须通过对人的管理去实现。当前企业普遍经营管理不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者素质差。管理者素质是多方…  相似文献   

9.
座落在中国山东省中南部的曲阜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情感有着紧密联系的美丽小城,一直被誉为东方文化的高峰和东方圣城。公元前551年,一位横亘千古的文化巨人孔子诞生在曲阜,此后,一批儒学的代表人物、也被封建帝王封为圣人的颜子、子思、孟子诞生在曲阜,在此后的二千多年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成为了东方文化的高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意识形态,融汇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品格特性,他的思想传到国外,构成了以亚洲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成为了世界文明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
侯守海 《魅力中国》2013,(11):234-234
中国儒家文化以其积极入世的态度,兼收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是人文关怀,儒家人文思想的要点是教人如何做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偏重科技素质培养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腐蚀价值观,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这要求我们这类院校要引导学生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提高人文素质,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成就人。孔子仁学是言说人之为人的道理,仁是其核心概念。仁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爱人有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两种形式。“先富后教”是孔子对民众实行教化的的基本原则。孔子仁学回答了许多超越具体时代的人的道德问题.它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所以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迟盼盼 《魅力中国》2011,(5):216-216
作为中国传统文华主干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合理的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其中孔子关于教育的思想观念,对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路军 《重庆与世界》2011,28(1):114-116
从梳理"思无邪"的"误读"史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孔子的诗教观以及孔子肇其端的儒家文化。首先概述了"思无邪"被解释成"思想纯正无邪"的传统;其次分析了"思无邪"的"无边"、"无数"的本义追寻;最后论述了孔子以礼为标准、尊德性的诗教观,得出了孔子的诗教观正是在这种"误读"的过程中阐释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是孔孟之乡,特殊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无形地锻铸了山东人特殊的性格典型。尤其是孔孟关于道德人格的思想,对山东人群体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道德人格的典范是"君子"。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对称。孔子赋予"君子"和"小人"以新的涵义,使之成为一种道德范畴,前者指道德高尚的人,后者指道德卑下的人。这种主张在道德面前每个人都具有平等人格的思想,是孔子思想中民主性因素的表现,在当时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进步。孔子认为,"君子"的基本特征是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德是"君子"的精神生命。但孔子的"君子",具有一种复杂的矛盾性格。一方面,"君子"要具备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大无畏的气概。如孔子  相似文献   

15.
孔子认为,要想成为身居高位的管理者,一定要先学习做人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只执著于技术技能型工作的学习。如果管理者做法得当,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投奔而来,哪里用得着管理者自己去种庄稼  相似文献   

16.
祭孔:儒家文化的时代印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节 《走向世界》2009,(25):28-31
9月的济宁又迎来一场节日的盛宴.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将如期举行,孔孟之乡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财思想同样博大精深,对我们现代理财者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孔子对财务管理问题做了多方面的议论,他首先把富民作为治国的一项基本纲领提出来,奠定了儒家富民之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过去研究《论语》,主要侧重于探索孔子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思想,事实上《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包含着孔子丰富的讲话艺术。研究孔子的讲话艺术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干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书丽 《魅力中国》2014,(25):93-93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则代表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己,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求得赞赏。孔子的为己之学,从哲学意义来讲,是以自己的内在性情为归依,从道德意义上讲,作为道德主题的“己”成为认知主体的前提,蕴涵了深刻的道德追求,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期望,也在日常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完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格,一直是儒家之学追求的人生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成为众多思想家在生活实践中奉行的价值原则,儒家的为己之学也就被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4,(45):14-19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以山东曲阜为首,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让孔子和儒家文化再一次高调走进大众视野。 已经2500多岁的"孔子",今天仍然保持着年轻的活力。他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至理名言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