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WTO背景下对外贸中间商地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璇  刘琦 《市场周刊》2004,(5):125-126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国有专业外贸公司面临巨大压力。面对目前专业公司内部不同层面上人员对专业外贸企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以及一些人对外贸中间商地位和作用的模糊认识,借助于古典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外贸中间商地位的不可替代性,使专业外贸公司能够对自身的地位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试析专业外贸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邢殿臣,张子方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渠道只有通过外贸公司才能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彻底打破了...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方面透露,经过紧锣密鼓的修订,新《外贸法》将于近期面世。此次《外贸法》大修也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极大关注,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自然人也可从事外贸经营活动”、“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外贸经营权放开”两条,表明我国外贸经营权门槛几乎完全撤除。这对于专业的外贸公司和民营企业甚至自然人都有不同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林日月 《国际市场》2004,(12):72-73
加入WTO以后,我国外贸进出口完成了由专业外贸公司垄断到外贸经营登记核准制的转换,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了。如何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也就成为新一轮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公司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娟 《国际市场》2005,(9):12-14
外贸经营权审批门槛降低,老外贸甩手单干,外贸进军中原,国有外贸不能独步武林,如此等等,迫使传统外贸公司思变,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家庭型"外贸公司国外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外贸法的实施,经营外贸业务"家庭型"外贸公司越来越多,这种公司一般只有两到三个员工,有的是一个人或夫妻店,公司就设在写字楼间或家中,一台电脑、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就是公司的基本设施.这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客户的开发和维护比较困难,以下笔者以个人经验对"家庭型 "外贸公司客户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入世与我国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入世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有人认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将不复存在,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功能的永恒性、业务的多元性、优势的助力性、自身的竞争性决定了其永远存在的必要,只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应彻底转变贸易观念,构建新型贸工关系,大力推行代理制度,实施品牌战略,稳定外贸人才队伍,以应对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戴晓云  刘晓晓  石润志 《商》2013,(18):245-245
承接和完成真实的整笔外贸业务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外贸单证服务外包服务中心是把外贸的一个环节即制单作为业务,利用所学知识专业承接外贸公司和工厂的制单外包业务,收取服务费,为外贸公司和工厂降低了学生通过制单训练由点及面对外贸的整个业务流程有更深的了解,做到“工学交替”;公司化运作,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进入实习期,毕业以后就拥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提供思路,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  相似文献   

9.
杨频 《江苏商论》2005,(10):88-90
根据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扩大到依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如何在外贸主体的多样化后,努力维持专业外贸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人才优势,特别是留住骨于的外销人才,成为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专业外贸公司的人才流动状况后,就员工的保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外贸出口经营主体已经呈现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国有和民营生产企业、外资企业等多元格局。但在外贸出口中也产生了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出口持续下降,缺乏以产业和产品为龙头的大型跨国性生产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贸出口的活力尚未显现,外贸代理不规范等制约因素。深化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股份制、综合化、实业化改革,逐步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集团,尽快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竞争格局,规范出口市场秩序,积极完善外贸出口代理制等是挖潜安徽省外贸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桂华英 《新商务》2004,(9):42-43
在外贸经营权彻底放开的开放环境下专业外贸公司如何生存发展?是“必死无疑”还是“凤凰涅磐”?以外贸流通为主业的专业外贸公司究竟路在何方?笔认为,外贸流通行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放环境下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还会得到更快的发展。专业外贸公司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巩固本身的“专业外贸”优势,充分运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开展“虚拟经营”,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2.
传统外贸电子商务是指外贸工厂、外贸公司或专业网商利用传统的外贸B2B、B2C平台或通过大众化的SEO/SEM手段拓展外贸业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第2期发表了《再论“外贸民营化”》一文,该文作者认为外贸民营化是外贸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则在进一步界定民营内涵的基础上,反驳了外贸民营化的观点,重申国有专业外贸公司改革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根据各公司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创业;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实行登记制,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外贸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有外贸公司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有外贸公司只有在企业的制度、业务、战略和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培育并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一、外贸流通企业的现状 流通企业的存在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商与顾客双方的信息充分和不对称状况。而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中重要一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在当今世界贸易格局中,流通型外贸公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三分之一的世界贸易。外贸流通企业具有熟悉国际市场行情,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并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的优势,生产企业委托其代理出口,可以降低生产企业直接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丘文敏 《大经贸》2006,(10):20-26
广交会在50年的时间里,承载和实现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发展梦想,随着中国外贸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登陆广交会这个中国独一无二的超级舞台。在这里。它们快乐的长大了,也给广交会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正> 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是外贸体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技术、高层次外向型企业集团今后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我国进出口经营权集中控制在少数专业外贸公司手中,这种体制有体现集中统一的有利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为工贸脱节,影响和制约了出口生产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个半封闭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出口生产难以迅速拓展。从近几年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的情况分  相似文献   

18.
推广代理制:先挖渠后放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广代理制:先挖渠后放水朱立南背景代理制是外贸公司与客户的一种关系。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推行代理制主要是针对出口讲的,是为了理顺出口中外贸公司与国内生产企业的关系,改变以收购制(买断)为主的传统的出口经营方式。现在我国实行代理制的通常做法是:外贸公...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外贸企业摆脱困境攻略详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变成了备案登记制,对以前一直“徘徊”于外贸大门之外的众多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对专门以进出口业务为生的传统国有外贸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赖以生存的两条命脉——垄断经营和银行保证收购资金,已彻底不复存在,从此将不得不面对由外资及内资形成的全民外贸的重重包围,真正要在市场环境中平等参与竞争。特许制度和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下的国有外贸公司正在面临生存困境,并非是危言耸听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专业外贸公司原有的垄断优势已经丧失,加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等复杂外部环境,专业外贸公司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分析了外贸宏观环境、江苏专业外贸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江苏专业外贸公司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