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2,(12):36-45
从2012进入下半年,房企巨头集体出击,跑马圈地,相比之前的土地流拍.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迅猛的拿地势头是否预示着土地市场开始回暖了呢?房企拿地热情再起,竞相拿地为哪般?究竟该如何拿地,才能在此战役中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2.
林雨 《东南置业》2009,(7):32-33
当下,开发商为何如此疯狂地拿地?日前,我跟—位开发商副总吃饭时,聊起如今地王频现的话题,他给我详细分析了开发商疯狂抢地的动机,让我大受启发。首先,开发商自身的性质决定他必须不停的圈地。开发商是搞房士也产开发的,没有土地,他怎么开发?现在对土地依赖程度最高的就是开发商,他甚至超过了农民,  相似文献   

3.
根据规定,土地使用权是从国家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起开始计算,考虑到从拿地、开工建设,到销售、交付使用的流水周期,购房者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期限相应减少也是情理之中。然而,一些楼盘动辄缩水10年、20年,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往往是由于开发商捂盘搁置、资金紧张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土地     
房企九成资金投向大城市开发商弃子三四线城市房企拿地据北京商报报道,截至3月1 6日,销售额排名前20的上市房企,把全部拿地资金中的92.5%花费在了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是该数值历史上首次突破九成。其中在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拿地比例更是高达62.5%,创下历史新高,2014年这一比例只有38.8%。与开发商在一二线城市抢地相比,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趋冷。2015年1-2月,全国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27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土地成交价款699亿元,同比下降30.2%。财政部3月1 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08,(12):39-39
我希望以高雄市,以及台湾房地产的经验,来跟福建的同业精英们做—个沟通。 由于台湾的土地是私有化的,开发商拿地的成本相对而言比较昂贵。一个开发商能够拿到一万平方米的土地已经十分不容易,如果把福州第三十强的开发企业放到台湾可能就是第一强,所以台湾不能和福建比开发量。但台湾房地产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继首宗招拍挂出让的“三旧”改造用地成交后,广州又推出白云新城4宗土地,开发商拿地热情依旧  相似文献   

7.
8、9月是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特别是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将面临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近期房地产价格的盘整和成交量的下滑,资金回收压力较大;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缺乏,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转让手中的项目、土地、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11,(7):82-83
土地市场动态 土地出让 6月泉州市区无土地出让。 土地成交 6月泉州市区无土地成 交中原观点:6月泉州市区无出让地块,零土地成交。政策的打压,银行利率的提高无疑就是最大阻碍。开发商无心拿地,购房者观望心理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9.
根据规定,土地使用权是从国家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起开始计算,考虑到从拿地、开工建设,到销售、交付使用的流水周期,购房者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期限相应减少也是情理之中。然而,一些楼盘动辄缩水10年、20年,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往往是由于开发商捂盘搁置、资金紧张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与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环境设施等"缩水"问题相比,房屋土地使用年限"缩  相似文献   

10.
杭州房价高、地价高的一个效应是,常成为“楼市泡沫”论的靶子;男一个效应是,拿地门槛高,外地开发商难通过购地进入杭州楼市。于是杭州的地主就一定是个“土地主”了。  相似文献   

11.
闫颜 《北京房地产》2008,(12):24-26
由于开发商对政府土地的出让数量和速度不明确,去年才出现了大量开发商疯抢一块地的局面。在今年北京的土地市场或将打破这种僵局,土地市场在经历了低迷之后,在下半年将理性回归,近日及至未来2009年高达8222.48公顷的土地供量也将超出人们的预想。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开发商“天价拿地”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尤其是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楼面地价的标高被一再刷新。最近,在北京某地块的竞拍中,楼面地价竟然创下了12655元/平方米的天价。对这样动辄几个亿的拿地行为,就连开发商自己也惊呼,“又是天价!简直疯掉了!”  相似文献   

13.
顺驰中国     
2003年到2004年初,当中国名声响亮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各种会议上大谈政策对地产市场的影响时,来自天津的顺驰集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中国东北、中原、西南、长三角各地的土地拍卖会上,以极强势的姿态拍得土地近10块,面积300万平方米,总款额估算下来近70亿。顺驰圈地之“孤注一掷”在地产商中是罕见的——比如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顺驰出价9.05亿拿地600亩;在石家庄,顺驰出价5.97亿拿地300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多卖房、少拿地、重转型"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的"过冬"法则。打折促销调整工期、认清形势收缩战线、开拓其他产业另谋出路,已成为开发商的战略选择。存准率下调释放的资金会不会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在沉重的债务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开发商将何去何从?面对严厉的调控措施,开发商是否推迟项目开工或停工?……这些问题很难从官方数据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8,(13)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地",如同开发商的"粮"。2008年,似乎是开发商手中"余粮"最少的年份。开发商拿不拿地,怎么拿,拿多少,其实不仅仅是开发商的事情,跟我们购房者也关系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购房计划如何制定,将来我们有多少房可以买,买在哪,什么价买……  相似文献   

16.
在豪门土地盛宴下,中小开发商的腾挪空间渐入边缘。但问题并非都归结于“拿地难”上:如何扬长避短,加强自身在管理运营、项目开发、产品设计方面的能力,进行差异化竞争,细分市场,方是“王道”。  相似文献   

17.
第一,“银根”收紧,融资困难。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非常大,以前许多开发商在不具备开发条件下,就盲目投资项目,依靠银行开发贷款拿地,然后将土地向银行抵押再贷款,并通过承建商垫付部分资金,以及项目开工后卖期房回笼现金流,维持项目开发进程。宏观调控之后,央行和银监会禁止商业银行向开发商贷款拿地;  相似文献   

18.
拿不到土地,得不到资金,卖不出房子,这是令许多开发商十分头疼的问题。开发商要么是死,要么是活,只有这两条路。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开发商可以有哪些“活法”呢?  相似文献   

19.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年初以来,各大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总投资金额约1200亿元人民币,绝大多数开发商选择在二三线城市一级土地市场通过招投标拿地,还有一些开发商通过购买项目公司股权的形式进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新的洗牌,一些实力小、规模小的当地开发商迟早要被淘汰出市场。  相似文献   

20.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调控房地产市场是必然的。如今,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拿地越来越难了,一些开发商因此离家出走,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战略大转移,有不少的开发商打出向外扩张的旗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