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几年,房价的上升速度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于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房价的下降就进一步勾起了“80后”蠢蠢欲动的购房之心,那对于这一群体来说,到底是要租房还是购房?如果要购房,怎样才不至于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呢?对于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副行长许瀚祺。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2):11-14
1998年我国取消了住房福利政策,导致广州的居民开始要自行购房,购房热一时席卷广州市。随着房屋建筑成本的增加以及居民购房需求不断增多,广州市过高的房价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尤其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他们的购房产生一定的阻力。本文分析了广州市房价现状以及房价过高的根源,剖析了青年人广州购房的行为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其引导青年人正确购房。  相似文献   

3.
政策动向     
《房地产导刊》2007,(3):12-12
对90平方米政策执行不力的城市将受罚;开发商“不良行为”最长可曝光3年;青岛明确提出政府控制房价;西安5年内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广州事业单位未享购房优惠可领补贴;广州将出新法管理经适房。  相似文献   

4.
<正>一、房地产新形势下租赁需求趋势性增长随着长效机制落地,主要城市房价趋于稳定,加上房价仍在高位,疫情影响叠加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市场对“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弱化,住房消费模式出现新变化、新趋势。比如,新市民为主的刚需(首次购房)购房支付能力下降,导致新房市场改善型购房需求占主导。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重点50个城市改善性购房占比由2020年的26%提高到2022年的30%;而30岁以下购房群体通常是刚需人群,其购房占比由2020年的37%下行到2022年34%。  相似文献   

5.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6.
从严格意义上讲,武汉的房地产市场还未形成层次分明的多样化格局,其特征多为同一区的楼盘在价格、品质、功能等方面差异不大,甚至无差异,尚处于理性产品为主导而非理性产品稀缺的阶段,并且房价多在非主观的合理区间内,购房群体的价值取向多数处在满足功能需求的物理层面,  相似文献   

7.
房价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确定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探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于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测算2006—201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各户型住宅的购房支付能力。研究表明,南宁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呈梯级状分布,普通购房者面临购房困难、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要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一、房产投资的特点 购置房产不外居住、出租和增值三种目的。 居住购房是基本消费,是房产实际需求。购房人将房产作为耐用消费品,看重的是房产的居住功能。居住购房主要取决于收入、房价、房租和房价预期。房价看涨,迟买价更高,需求会提前释放;房价看跌,迟买价更低,需求会后推。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房管局、市财政局目前联合发布《关于个人购房补贴资金发放实施办法的通知》,从2008年9月4日到2009年12月31日间,凡符合条件的购房者,都能享受到从总房价的0.5%至1.5%不等的经济补贴。据了解,2008年9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在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等区域内第一次购买商品住房或第一次购买二手住房,且购房面积在180平方米(含180平方米)以下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凡2008年9月4日至2008年10月31日所购住房,  相似文献   

10.
《企业导报》2004,(8):26-29
9月,2004武汉秋季房地产交易会隆重登场。对于购房置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淘房购房的盛会。不用踏遍武汉三镇,优秀楼盘齐聚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让你在理性中比较,尽兴中选择。不论是购房自住,还是投资置业,在考虑地理位置、楼盘设计、周边环境等购房本身的因素之前,老百姓的兜早到底有多少“银子”来承受房价之重,才是购房决定性的因素。武汉房价到底是涨是跌,自然而然成了关注的焦点。近日,我们对老百姓、业界记和房地产商分别进行了采访,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视野来预测下今后的武汉房价走势。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05,(1):112-112
年前本刊编辑部进行了市场最新动态的交流讨论的结果让人不免有些吃惊市中心公寓房价的再度蹿升,购房人群对于价格敏感程度的极度弱化让人感觉市场向好预期大大的被强化了。随之而来的一个结果,部分上海投资客开始关注了周边二级城市的楼盘,而且从销售反馈中,周边城市的别墅销售中上海购房开始占据了主要的群体。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市场的两个“剪刀差”,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剪刀差;二是房价和购房能力、购房心理预期的剪刀差。  相似文献   

13.
住房保障是政府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一种居住福利。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包括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两大块。住房实物保障主要有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住房货币补贴主要有货币购房补贴、住房租金补贴等。住房保障的核心是解决"住有所居"问题。从我国住房保障发展的实践来看,住房货币补贴只能起补充性作用;而在住房  相似文献   

14.
沈美 《企业导报》2004,(7):32-33
对于大多数买房人来说,买房砍价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是一个谜。近日,笔走访了不少楼盘的销售现场,就同一楼盘不同购房购买的真实价格这一问题进行采访。有趣的是,许多购房对自己的购房价格三缄其口,而不同的购房对同一房产也能得到不同的报价。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价格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但是,不是所有的购房都能吃到房价折扣这块“蛋糕”,许多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冤大头”。那么,房价的正常打折范围有多大?买房人如何砍价最有效?如何能买到最划笪的商品房?  相似文献   

15.
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落实中央"住有所居"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城镇住房快速市场化,房价的持续增长使得广大城镇贫困群体无法满足实际购房需求。广大城镇贫困群体面对居住权的严重受损,社会资源配置不公以及社会参与程度的降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4月房价数据未能使人们释惑:对于政府调控成效,对于房价未来走势,分析人士各执一端。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房价不败”的市场预期未能发生根本改变,公众的购房需求仍然强烈。  相似文献   

17.
龙年伊始,安徽芜湖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三线城市一下子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作为全国首家推出购房契税补助和购房补贴新政的地方政府,尽管芜湖市政府一直以"监控房价"、"人才引进"、"改善民生"等标签形容此次楼市新政,但是芜湖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仍未逃脱"短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老唐 《房地产导刊》2011,(10):23-23
近几年,各地城市化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出现了投机购房过热现象,房价涨幅远超居民收入增幅。“房价高、住房难”广为诟病。购房过热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住房被放大的资本属性与人们心理预期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9.
资讯·数字     
《房地产导刊》2014,(2):18-18
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房价仍然最高 英国贷款机构全国建房互助会3Et发布的房屋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仍然是房价最高的地区。该机构说,经济好转,低利率和政府推出购房支持计划等因素,推动英国房价走高。  相似文献   

20.
胥芹 《中外企业家》2013,(9):106-108
文章以城镇化发展为前提,从房屋需求视角建立了房价预测指标体系,运用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研究以深圳市为例的多因素房价预测模型,通过各因素对住宅、办公楼及商业用房房价的量化影响分析得到几个重要结论:(1)深圳市商业用房存在较大的投机性;(2)深圳居民目前的租房需求远远大于购房需求,政府可适当增加政策性建房满足需求,或增加投机购房成本,平衡深圳市过高的房价;(3)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房价变化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商品房房价对城镇化过程中人才需求和人才比例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