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楼市未来可能会怎样走?这也许要从短期和长期来分析。 从短期看,房价高位固守而成交萎缩的局面究竟会持续多久,未来几个月甚至明年楼市走势将如何,笔者认为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态度与政策。因为目前我国楼市说到底.市场决定于预期,而预期又决定于政策。从上海情况看.买卖双方都在观望,主要观望政府态度和政策。这样.未来(指几个月到一年)楼市走向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苏秦 《上海房地》2012,(1):42-44
2011年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三年多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由215%的历史最高水平降至21%.中小金融机构由18%降至17.5%。这一政策变化,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和热议。在中央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楼市将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历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楼市的影响,并结合当前货币政策变化和楼市面临的特殊环境提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09,(9):114-115
政策调控预期难抑楼市发展步伐 在经历2008年的低迷行情,2009年初市场成交量开始回暖.到三、四月後的价量陕速上涨.直至目前的价升量跌,在一年多时间,中国楼市就经历了一个“V”型大反转;当前价升量跌的走势、政策变局的预期正令楼市走向变得模糊……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在2010年4月中旬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组合拳,重拳打击楼市投机炒作风.特别是关于二套房贷利率要上调10%和提高首付比例以及购第三套房原则上不贷款的政策,大大提高了炒房的成本和风险,使投机性需求迅速退潮.从而使上海楼市形势急剧逆转:一是新增供应集中放量。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一年.中国低迷的股市和楼市,再次验证了人们之前总的预测:没有规律可言.没有方向可预.是个完完全全的政策市.政策导向决定一切。国内两个最主要最大的投资市场,楼市屡屡遭遇封杀,难以为继;而股市一路下滑,毫无生气。对于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最好,股市最差?为什么中国的房价比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房价仍然高的离奇?  相似文献   

6.
一、通胀预期下的楼市走向变化特征 通胀预期下的楼市走向发展态势变化特征.基本包括发展态势、楼市价格、楼市政策、消费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东南置业》2007,(5):16-16
多年以来,中国的楼市与股市一样,是彻头彻尾的政策市,一旦房地产政策有风吹草动,楼市必然会有所反应。以致有的开发商戏称,中国楼市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总会计师》2012,(8):17-17
针对楼市回暖.近期有业内人士称.如果房价上涨之势依旧延续,不排除管理层会出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而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则有可能接棒限购政策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胡志刚 《上海房地》2012,(12):10-12
调控限购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房价疯涨被止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购这剂“药方”的效力在渐退,副作用渐现。与此同时,楼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楼市不可控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弊端日益凸显。为此.笔者就限购政策的替换路径试作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楼市调控已进入7月,关于是否征收房产税的热烈讨论如退去的潮水不了了之,“公租房”便不失时机地抓住楼市舆论的“空档”.以“新人”的姿态站在政策的舞台上,任凭专家、媒体等来对其评头论足。  相似文献   

11.
刘旦 《上海房地》2009,(2):29-31
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持续调控,从最早的“国八条”、“国六条”.到2007年对土地的调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随着这些“组合拳”累积效应的显现,中国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终于开始冰消瓦解。进入2008年.中国各地的楼市低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楼市降价潮四处蔓延的同时.更多的购房者却在坚定持币待购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东南置业》2010,(12):30-31
受到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厦门楼市相比去年交易量整体走低,成交面积和套数均大幅减少,而房价仍在政策和市场博弈中僵持。  相似文献   

13.
从“4.17”新政到“9.29”新政,不到半年的时间,为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中央楼市调控政策两度加码,令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4.
春节在即,楼市照例迎来返乡人群的购房节点。虽然最近政策频出的态势让楼市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房价连续上涨和通胀的预期,还是让许多购房者按捺不住结束观望选择出手。同时,许多开发商通常也会在节点推出多种促销手段,这让老百姓有些犯迷糊,该如何把握春节这个购房季?  相似文献   

15.
黄琳 《东南置业》2010,(5):52-52
楼市新政两月,当调控政策令楼市四面楚歌的时候,国家统计局给出的5月份房价统计数据再次遭到围观。  相似文献   

16.
陈燕 《东南置业》2014,(1):55-56
又是一年春好时。回顾2013年,它是地市复苏、楼市活跃的一年,也是楼市调控政策思路开始转变的一年。福州楼市在全国楼市基本面向好的大背景下,自住性需求不断释放,改善性需求持续增加,市场不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南置业》2008,(11):46-51
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楼市救市的政策出台得着实有些频繁。 11月5日,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措施”,其中涉及房地产的有三条,这是截至记者发稿之日关于楼市的最新政策,政策对保障房建设、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以及房产个贷的放松给予关注。中央4万亿元投资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让不少人乐观预言楼市的复苏。  相似文献   

18.
媒介视点     
中国广播网的报道认为,对比7月南京出台“救市”的购房政策,此番重出“限涨令”可谓是先扬后抑。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担心楼市再次出现大幅上涨,防患于未然。而南京楼市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频 《上海房地》2011,(5):60-60
“新国十条”实施以来,楼市调控成效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层面的关注点是,政策的成效决定今后楼市调控的深度和广度;消费者的关注点是,房价降幅引导楼市成交量,从而选择入市的时机;房地产商的关注点是,以楼市变化作为调整经营策略的依据,抓住时机,加快“出货”,渡过难关。由此可见,楼市调控成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形成未来楼市预期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历了2011年房价一通猛降之后,通州楼市正逐渐重新获得购房者青睐,北京楼市也露出些许回暖迹象。 但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调控政策不变、买方市场仍是主流的情况下,即便出现短暂“小阳春”,也难以改变楼市调整的大局,北京房价下行的态势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