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经济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承载力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010年的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文章中计算了基于城市经济承载力的北京市最优人口数量.最后,对如何提升城市经济承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点城市数据验证了基于“胡焕庸线”测算的生态承载力,构建并测算了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确定了合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进而对三大城市群可承载的人口经济规模阈值、生态效率目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生态承载力呈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及发展潜力也大致呈此趋势。(2)京津冀城市群多数城市人口经济规模已超过当前生态效率水平下可承载的规模阈值,尚未达到阈值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3)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均大致呈中心城市高、其余城市低的分布格局。未来应针对各城市群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基于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状况,确定其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3.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影响。本文以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区域视角探讨了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量化方法。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区域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量化研究,构造了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量化模型。确定了反映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10项主要统计指标,并以广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与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缺乏城市承载力研究而使城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出发,阐述了城市承载力概念的演变,评述了城市承载力相关研究的问题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裁力结构模型,分析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灰色关联度定权的方法测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逐层测算综合评价值;指出天津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呈逐年递增趋势;进而针对天津城市土地“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此,并对“十二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预测,为保障天津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健康的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的基本思路:测算不同时间尺度上相应城市的单项资源和发展条件的供给能力;确定不同时间尺度上相应城市的人均单项资源和发展条件的需求标准;根据相应的供给能力和人均需求标准,计算各单项资源和发展条件的现实与潜在的可承载人口数量;综合确定相应城市的现实与潜在的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经济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引力模型测算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运用地缘经济学欧氏距离法测算城市之间的竞争合作程度,根据这两个测算结果确定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构建一个操作性强的城市经济区划的定量分析框架,并应用于大兴安岭地区案例之中.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之一,但承载压力和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其综合承载力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切入点,从经济、资源、科教、医疗卫生、交通和环境承载力6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城市群内13个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土地综合承载力概念入手,从水土资源承载、社会承载、生态承载和经济承载四方面构建了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4个层次22项指标),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及聚类分析法等对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纵向比较以2004-2010年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情况为主,横向比较则将杭州与其他23个城市共同比较。结果表明,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逐年提高,经济承载和社会承载贡献最大,水土资源承载和生态承载成为主要障碍因素;在24个比较城市中,杭州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与支柱产业的地位。城市房地产业水平,关系到地区人民生活、城乡建设乃至经济发展。基于“房住不炒”精神与“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目的,为了探究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测算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并采用熵值法、相对发展模型与耦合协调模型对全国主要城市进行了静态研究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两大系统在总体上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整体来看,主要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可接受的耦合协调区间。同时,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EBM-ML指数测算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再通过区位熵和熵值法对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最后再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现阶段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单门槛效应,不同门槛范围内的产业集聚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乘数效有所不同,最后提出了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一清  王子龙 《价值工程》2011,30(27):298-299
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分析城市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南京市1993年~2007年统计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出南京市科技贡献率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作为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是一切资源利用的基础。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规划的技术指标和布局依据,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以鄂州市为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法研究并计算了鄂州市适度人口总量,以期为鄂州市适度人口研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经济效率的测算面临外部性、指标模糊性以及排序三个难题,本文引入区间 DEA 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解决以上三个难点并测算京津冀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率。文章依据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构建区间 DEA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排序法,该排序法通过模拟各决策单元的有效生产次数占总生产次数的比重,据此计算各决策 单元的有效生产效率指...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提高城市综合承栽力的方法和途径,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复杂经济系统的评价使用单一评价方法存在着不少缺陷。组合评价模型,可以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使用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与排序,同时采用模糊Borda法进行组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用以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与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两种单一型评价模式相对比,得到可行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投资信息缺失下资本存量K估计的两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永续盘存法测算资本存量依赖于投资信息的可得性,一旦投资信息缺失,永续盘存法便不可以直接用来测算资本存量,即使勉强使用该方法测算资本存量,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便可能大幅度降低。本文尝试提出了两种全新的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即等资本-产量比法和哈罗德-多马模型法,弥补了永续盘存法的不足和扩展了其适用范围。本文并以海洋经济为例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测算其资本存量K,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对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集中表现在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提升方面。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可以根据乘数原理和奥肯法则构建北京奥运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影响的测算模型,估计其对北京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的贡献。举办奥运会所进行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可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进而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施工企业实际业务承载能力与业务承揽量不匹配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全文以某市4家电力施工企业为例,从项目部人员、作业班组人员、机具设备的配备三方面出发构建企业业务承载力计算模型,结合企业综合管理系数、扣减系数等因素,计算电力施工企业业务承载力。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电力施工企业业务承载力计算模型实现了电力企业业务承载力的定量化分析,可为电力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与业务承载力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与“城市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城市病"的内涵和内在联系,针对河北省城市发展特点,选取了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交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个指标,建立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2003—2008年的相关数据,以省会城市石家庄为例,对河北省城市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现象是制约城市承载力的短板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于河北省提高综合承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