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影 《商业研究》2000,(4):106-107
为防止商家利用格式条款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有关 格式条款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弱者──消费者的特别保护。对格式条款的 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第三方当事人的权利问题,由于在谅解书及其他相关文件中对第三方当事人的权利规定较少而且很不明确,在专家组及上诉机构审理的案件中出现了对之进行扩大解释的现象。本文以相关的荷尔蒙案为线索,对之进行分析,归纳出对第三方当事人权利问题的解释原则。希望在我国积极准备入世之际,能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BOT项目是PPP项目的一种模式,包括建设、运营、移交三个阶段。2021年1月2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对社会资本方PPP项目合同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规定,并先后发布了三种模式下的处理应用案例。但应用案例均未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及我国相关税收法规中也未对BOT项目核算中的增值税征收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不同核算规则及征收规则下增值税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项目公司应交税费及利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BOT项目涉税操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的承担,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碰到非常多,特别是当夫妻离婚时,夫或妻一方是否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承担责任,尤其重要。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责任承担规则是由婚姻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它从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转换到一方单独承担责任。单纯从文义解释角度看,现行的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承担规则从保护交易安全出发,注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非负债一方配偶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受到了损害。但从目的解释和司法实务操作中,应从民法学原理日常家事代理权以及立法本意出发,需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  相似文献   

5.
关海亮 《中国拍卖》2013,(10):32-34
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定 截止到目前,也仅仅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对此问题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一是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规定的强制拍卖;一是2009年9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租赁房屋的拍卖。  相似文献   

6.
陈婷 《理财周刊》2005,(4):26-27
如果损失在4万元之内,无论有责无责,都可由保险公司“买单”,如果是非机动车一方故意行为,机动车司机和保险公司都可以不赔。这是《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对于“机动车撞人怎么赔”的具体说法,这部“上海版本”的强制三责险地方性规定,可看作是对新交法第76条在上海地区具体实施的解释意见,其中的有关细则可为全国性和其他各个地方法案作出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行政法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不完善,有关行政法主体的确定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行政法解释的概念确定出发,研究了我国现行行政法解释体制对行政法解释主体规定的不足,提出应建立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主体,司法解释具有优先效力的行政法解释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履行买卖合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美国买卖法的许多规定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有些则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就《公约》与美国买卖法,特别是《统一商法典》关于买卖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和享有相应的各项权利,以及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采取的适当救济方法的不同规定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税法,并没有对第三方支付的课税问题作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第三方支付产业日益壮大的今天,其作为市场活动的一种,和其他的交易活动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应该本着税收的公平原则对其征税。该文从地方三支付的特征出发,着重从其本身的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两方面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课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2年10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为了正确审理商标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就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一…  相似文献   

11.
冯志恒 《中国市场》2011,(40):139-140,144
本文针对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分析了"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等问题,对《解释》中所规定的指使逃逸构成共犯的规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内民事诉讼中的第三方制度已为人熟知,但作为一种新生制度形态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的第三方制度,还不被大家所了解。何谓争端解决中的第三方?WTO关于该制度有何规定?其在WTO争端解决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中国入世以来利用第三方制度的情况如何?对这些问题须予明确。  相似文献   

13.
马胜利 《消费导刊》2014,(7):197-197
工程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释:WTO补贴案件中的辅助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法上,由于采用目的解释方法往往会背离法律规定的字面含义与立法者的本来意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为法官所采用。但在国际法上,目的解释方法却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用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5.
粱栩凌  宋平 《商场现代化》2006,(6Z):227-228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一直存在着施工企业资质不足、施工管理秩序混乱、司法审理缺乏针对性法律文件、部分疑难案件难以定论等缺陷,这其中无效合同的管理及审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为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该类案件提供了具体明确的司法依据,客观上缓解了因法律规定不明导致部分疑难案件难以定论的现象。然而,《解释》中的个别条款(如第二条)却独具歧意,与以往《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以及法院和仲裁机构以前的处理原则出现较大区别。本文着重就《解释》第二条涉及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正> 五、付款 第十六条 无延误地付款 URC522对代收行收妥款项的处理方式作有如下二点规定: 1.收妥的金额必须按照托收指示书中的条件无延误地拨交发出托收指示书的一方。如有委托人/寄单行应付代收行的手续费、开支或费用,或代收行可自行扣除上述款项后将余额付与发出托收指示的一方。至于“无延误”应如何解释,URC522未作规定。考虑到每笔托收业务各异,URC522也未能对代收行延误拨交款项所应承担的利息损失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合同法律平等性理论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中有这样的法律规定 ,对于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的解释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在某种意义上 ,这打破了自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以来合同之所以能亘古永存的生存基准点 ,即双方法律地位在商事关系中的平等状态由于格式条款的特殊性而可能丧失 ,法律也可能要同时放弃自身的公正。所谓“可能” ,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在格式条款发生和设置过程中 ,由于制定方不与对方协商 ,引诱对方在合同主要内容上不知情、不通晓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如民航旅客由于急于赶行程 ,购买了航空公司为招揽乘客而打折但同时又单方面规定打…  相似文献   

18.
赵威 《消费导刊》2014,(3):189-191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9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在司法支持“知假买假”问题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对统一司法尺度,打击不良商家、净化市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都将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同时,这一解释在司法支持“知假买假”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华商》2014,(8):21-21
个人骗取涉“保”资金,应当严惩,但现实中,一些相关资金和资源的经管人也存在着弄虚作假和监守自盗,这种行为的危害,远甚至于个人的不轨之举。 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届八次会议,拟对现行刑法等7个法律的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其中,刑法解释草案拟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赵霞 《商》2013,(8Z):157-157
随着2010年《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及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颁布与实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不断完善。欲在我国构建更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其理论来源,以及我国具体的法律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运用此项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