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刊经营”成为《人民日报》2005年广告经营的一大特点,全年共推出20余期特刊,每期带动2.5个以上广告版面。“特刊”策略在《人民日报》的成功实施,印证了主流报纸的特刊优势,这也是媒体经营创新模式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马勇 《中国报业》2023,(9):82-83
受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影响,传统媒体广告份额下降、用户群体流失,遭受发展困局。党报作为文化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要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重点推进版面内容和版面形式的创新,提升对于读者的吸引力。本文主要围绕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报纸版面的改革和创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荣华 《广告大观》2006,(3S):132-133
调查显示:一份40个版面的《新民晚报》里所有的广告,只有不到1/10的广告被消费者阅读过,在这1/10被阅读的广告中,只有12篇的广告能让消费者产生1-3天的记忆,大部分广告只是在报纸媒体上走个过场——花钱“秀”一下而已。  相似文献   

4.
黄晓 《广告大观》2006,(10S):120-122
企业投放广告是媒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可以这样说,广告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媒体的生存。成都一位很有名气的报刊负责人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买上几份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浏览,最吸引他的倒不是报纸的版面办得如何的好,报纸内容如何的丰富,而是报纸版面上那些纷繁多彩的广告内容,如果这张报纸没有一个广告他是不会再看下去的。他说:如果一张报纸的广告很多的话,就证明这张报纸办得好;如果这张报纸一个广告都没有,再好也是失败的。我们暂且不论他的话有无道理,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他的话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广告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占海 《中国广告》2005,(10):166-167
按广告媒体特性,人们通常将民航广告划为户外广告范畴。民航广告资源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航空媒体,二是机场媒体。航空媒体又称机上媒体,由各航空集团广告传媒公司负责经营。媒体形式主要包括航机杂志(如《中国民航》、《中国之翼》、《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机上报纸(如《中国民航报》),机身广告、机上闭路电视节目(如国航的《空中博览》)、登机牌等。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7,(3):81-81
近年来.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纸不但面临各类新媒体的挑战.同时还要与境外媒体争夺广告资源。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在《广州日报》广告处在巫穗生处长的带领下.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广告经营策略.《广州日报》继续保持了在业界的领军地位。《广州日报》2006全年广告收入再创新高.达1803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李明 《中国报业》2008,(3):52-53
当今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化,各种新思路、新办法、新点子层出不穷,已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态势。作为地市级报纸,《连云港日报》近年来尝试全新的营销理念和管理办法,实现从报纸经营到经营报纸的战略转变,把报纸当作产品经营,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立足市场需求,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创新版面表现形式和广告经营机制。拓展报纸的发展空间,扩大报社的影响力,提高报纸在社会各界的声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稀。  相似文献   

8.
医药广告正在媒体上打造自己的“乐园”。从传统的宣传单到电台、电视、报纸直至网络,我们在其黄金时间与版面都能听到、看到形形色色的医药广告从”有效率”和“治愈率”为出发点,加上“国家级”、“国际认证”、“独家”、“妙手回春”、“神奇功效”等煽情字眼,然后配以“权威专家”等各路神仙的现场说法,医药广告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杨培青 《中国广告》2004,(4):138-138
开宗明义,《广告媒介大全》不是将全国的各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位罗列在一起,拼凑成书,如果这样,读者倒不如去查查《中国广告企业名录》、《中国新闻年鉴》之类的书。《广告媒介大全》所讲的媒介,是指在广告实践中已经得到开发和使用的、能够承载广告的物体和人体。比喻大众传媒中的报纸、运载媒体中的公共汽车、印刷媒介中的传单、人体媒介中的脑袋、胸背等等,将这些媒介集大成,在我国还是  相似文献   

10.
夏晓晖 《广告大观》2004,(7):140-140
假日是报纸媒体的“劲敌”.假日牌怎么打,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许多媒体在节假日的时候都大幅度减版。但在今年的“五一”期间.《羊城晚报》不但没有减版,相反增出了“第二届广州汽车嘉年华”特刊、“名车名盘对对碰”特刊.版面的增多.不但使读者多了爱看的内容,也为报社增加了丰厚的广告收入.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1.
林祎凡 《中国报业》2023,(13):42-43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这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其发行量减少、广告额缩水。在融媒体大环境中,如何做好报纸新闻编辑相关工作,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更多受众,成为当前报纸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网通集团的一系列新品牌形象推广广告开始在电视、报纸、杂志、户外等媒体上频频亮相,这一系列广告通过《双耳篇》、《双脚篇》、《双手篇》、《双眼篇》等形式进一步体现出了网通作为中国的电信企业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由于这组广告在创意表现形式上的独到,表达涵义的精确到位。不仅受到了网通集团的认可,广告一经播出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5,(1):16-16
2004年12月20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几份主要的财经类报纸上都“及时”地出现了联想的整版广告。刚刚成为全球PC第三大制造商的联想在这则广告中显得毫无创意。偌大的空白的版面上,没有任何图案、形象。只有两行字:强强联合打造全球PC领导企业。  相似文献   

14.
路透集团(Reuters Group PLC)签约从2008年1月7日起为《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id Tribune)财经版面提供新闻内容,由此开创出一种新的媒体收入共享模式。双方将打破多年来的媒体内容供应协议惯例,《国际先驱论坛报》无需向路透支付内容使用费,而是与路透共享路透新闻为其印刷版和网络版带来的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15.
王君超 《中国报业》2014,(15):88-91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开天窗”,是由于新闻检查的原因而被迫抽去稿件。在版面上留下成片空白。在近现代的中国,“开天窗”一直被视为进步报人对抗新闻检查的手段。考察世界报纸发展史可以发现,“开天窗”也曾作为吸引读者参与和广告创意的手段。在网络时代,报纸电子版“开天窗”,则是对有关部门查处违禁内容的配合行为。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开天窗”既是一种世界性的版面语言,同时也蕴含着媒体与权利博弈的政治意涵。因其符合视觉传播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因此具有正常版面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媒体要当好社会的建设者。最根本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积极因子,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发现者、传播者、营造者和把关者。在这一过程中,《三峡商报》努力做到“两个坚持”,用好“四个法宝”,使报纸的市场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2年,《三峡商报》跻身全国市州报创新20强,广告和发行位居全省市州报纸前列。  相似文献   

17.
本次调查是上海大学广告学系和《中国广告》杂志社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媒介广告主评价报告”的2005年度报告。目的是了解当前全国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 在广告主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从而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媒体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为媒体了解自身在广告客户心目中的地位提供依据,也为广大广告主对中国媒介广告竞争力有一个宏观的评价和比较,进一步推进广告投放时的准度、精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8.
媒体是广告信息不可或缺的承载物,是广告信息流动的中间环节。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应该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新闻、评论、广告。事实上,现代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基本上都包含这些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媒体还是广告发布的主要载体,广告是多数新闻媒体的收人来源,说广告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尚不为过。可见,  相似文献   

19.
本期“报业新论”,我们择发5篇来稿。 陈国权撰写的《再论厚报的不合时宜》是在其于本刊2006年第1期发表的《厚报不合时宜变薄已成趋势》基础上对厚报不合时宜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他认为,在当前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各种新兴媒体争抢报纸读者与广告资源的严峻形势下,报纸如何恰当地变薄将是今后报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海华 《中国报业》2009,(10):58-6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报纸传统副刊“没落”的叹息声便不绝于耳,传统副刊日渐边缘化,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版面,扮演着“候广告”的角色——有广告,副刊版面撤;没广告,副刊版面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