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九五”时期,中国提出要“有计划地发展境外投资”,到了“十五”时期,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遣无疑为中国现阶段及今后的对外开放工作确立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九五”时期,我国提出要“有计划地发展境外投资”,“十五”,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无疑为我国现阶段及今后的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际比较和建立模型,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结合“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是“七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和要求。“六五”时期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猛,这是否超出了财力物力的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如何?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本文试从综合平衡角度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今后的投资安排和宏观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高位减缓趋势,投资效率低,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增加,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时期,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经济新常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常态.“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面临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限,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下降,“其他投资”增长有较大潜力.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决定了我国宏观经济很可能将呈现“L”型发展特征.为此,投资调控的政策重点应放宽投资准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创新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 治理整顿是“八五”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特别是“八五”前期国内建筑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虽然稳中有升,但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所形成的实际工作量仍将低于“七五”时期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受投资结构调整,施工任务在地  相似文献   

7.
“十五”时期是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认真总结分析“九五”固定资产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来的宏观数据显示:中部地区投资效益最好,西部地区投资效益次之,而东部地区投资效益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调整东部、建设中部、一切西部”时期。东中西部地区工推进协调发经跳跃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选择,更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投资效益更好,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建设投资,加快中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就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我国“六五”时期经济的稳步增长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企业要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强调企业要“走出去”。从我国资源现状看,实行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更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充分发挥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双重优势,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实行对外投资战略,实现资源型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提出:“十五”时期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将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李敏波  王一鸣 《经济学》2007,7(1):93-110
本文在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中国转轨时期的制度性因素,建立包括私有部门、国企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投资行为模型,论证了国有企业多重目标而导致其过度投资和资本积累,同时解释了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国退民进”等演化现象,论证了政府倾向于干预经济,施行“逆风向行事”规则,然而因其对项目真实利润的不可准确估测性会导致投资的过度波动,从而表明政府投资可能是经济中投资波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投资是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生产角度看,投资可使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直接创造增加值,使其成为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第二,从使用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又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使社会有效需求相应增加。正因为这双重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对当年而且对以后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九五”期间,党中央提出: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合理化布局,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投资结构的优先调整,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投向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结构和速度。因此,分析“九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实现“十五”时期规划和目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原州区“九五”时期的投资情况和呈现的特点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后发优势”,我国经济发展也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对外资的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直接投资的特点和我国经济的现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的投资总量、结构和政府投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总量测算与调控 (一)形势判断 1、对“十五”投资总量形势的估计进入“十五”时期后,我国投资总量一直保持着较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资本形成率将达到45%以上,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十分引人注目。我们认为,近期特殊的高投资率是因一系列有利于储蓄和投资而不利于消费的长短期因素不寻常的叠加造成的。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引起的外需迅猛增加,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引起的储蓄和投资需求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中国经济波动中的“黄灯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中国经济波动中表现的投资过热,主要源自于长时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次博弈中形成的“学习效应”,地方政府“非理性”投资扩张的背后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行为。因此,看待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既要看到有关数字的表象,也要了解发生经济过热的机理与背景,更要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8.
福建外商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七五”时期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五年间全省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3052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7.21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62亿美元,分别比“六五”时期增长349.5%、329.2%、371.0%。“七五”时期福建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扩张的同时,还呈现出投资领域由服务型趋向生产型,投资主体由港资趋向台资,投资行为由短期趋向长期,投资布局由沿海趋向山区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菁晶 《时代经贸》2013,(22):249-249,25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借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尤其是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资金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特定历史时期,有相当一部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对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魏杰 《当代经济》2011,(21):4-6
我国自2000年到现在基本上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两种增长方式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但同时也会带来通胀与结构失衡的压力,尤其是它们对经济并不是一种“内生性”的常态拉动,而是“外生性”的非常态拉动,所以稍有不慎或受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因此,在这两种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