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金森  徐宁宁 《价值工程》2011,30(33):209-210
文章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支撑的基础上,主要是想通过抓住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这一审美教育的"良好基地",利用阅读教学拥有丰富资源的特点和阅读教学自身的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特色,通过阅读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存在着严重的美育缺失,过多的理性分析代替了感性领悟和功利思想遏制了学生的审美思想,阻碍了美育的渗透。所以在文章中,笔者通过阅读品味感受美,理解分析表现美,欣赏解析鉴赏美,内化升华创造美的教学方式,实现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深化美育,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赵巍 《活力》2006,(2):106-106
人性美,又称社会美,是与自然美、艺术美相并列的美的形态,包括人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语言美。它是单个的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所显示出来的真、善、美,它和假、恶、丑是绝缘的,是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有益于人民的。凡忠诚老实、正直无私、谦逊和善、光明磊落、舍己为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尊敬师长、廉洁奉公、乐于助人、勤劳节俭、爱情专一等等,都是人性美的范畴。但是。按照人的“天性”。人们却往往比较“爱”外在之美,而对于人性美的接受和形成,则常常需要从“外面”灌输、熏陶、影响、浸染,才能逐渐地沉淀、内化为自己的美的人格、气质、语言、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往往受到自然性的干扰,还受到人性恶的侵害,所以,人性美的形成并非轻而易举的。高中阶段,是人性美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语文教学,由于其课文大多数都是渗透着人性美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且语文活动常常都与人性美的欣赏、接受程度密不可分,而且,它们的作用特点都是形象感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性美的重要渠道。因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升华人性美,应该成为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维敏 《活力》2010,(20):58-5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也逐步深入,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继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发掘语文课本中美的因素。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意境美,通过板书展示其结构美.教师的语言应揭示艺术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蒋顺龙 《活力》2004,(7):97-97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语文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语文教学与美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政治和语文课堂总是老师唱主角,滔滔不绝的讲,不留"盲点";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记,用不着也没有必要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成了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而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看来,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人,培养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万传荣  邵淑华 《活力》2008,(12):47-47
小学语文课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在语文课本中,收有数篇古诗.除几篇哲理诗外,大部分是写景诗和咏物诗。这些清新自然.脍炙人口的古诗艺术性高.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7.
"学会学习"这一素养被列为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已经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了解"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能够更加有效地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人才。"学会学习"素养的产生与发展是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广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高效知识、实现终身发展的共同诉求。大力研究"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和知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张淑艳 《活力》2005,(4):152-153
语文教材中,无论哪一种文体都不同程度渗透着美育内容。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美育功能。如:录像、录音、幻灯等能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帮助技校学生提高学习语文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有利于每个学生对其他课程知识学习掌握.对于当今技校学生来说,由于基础差,在学习语文等基础文化课时属于被动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厌学情绪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他们技工教育阶段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本文力求从"对教材教学内容取舍的改革"、"活用语文教材"、"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互动的主体"和"逐步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语文课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就如提高技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用美术教学是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环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这其中,如何培养学生去创造美,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颇为困扰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开发学生设计思维进行剖析,希望通过几种有效的尝试,可以改变实用美术教学中的些许不足,打开学生思维的翅膀,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伟 《秘书》2013,(5):17-18
第二课堂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延伸。随着秘书职业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秘书业界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知识技能更新加快,行业动态信息层出不穷,但是专业教材的开发和改版速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始终无法弥补内容陈旧、更新较慢的"先天不足"。45分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承载足够的专业知识,有限的书本知识也无法让学生获得更多最新的信息。秘书职业内涵的不断拓展与秘书学科层次的不断提高,从客观上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从数学思维之美、形式之美、简洁之美等多个角度,阐释了高等数学中的美学思想,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高等数学,使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美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数学学习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高等数学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曾志斌 《活力》2010,(12):170-170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唯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衡量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评判学生在语文学习是否居于主体地位,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数学看成一门枯燥的科学,事实上.数学本身蕴含着那独特的美。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元素的鉴别、分析、提取能力,这样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不仅有智育功能.而且起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关、创造美的美育功能。我们必须遗过各种途径来挖掘数学美.来认识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花卉的的色彩美、香味美、姿态美,这三者其实都是指花开的自然属性之美--纯自然的美,亦即美学家所称作的第一层次的花卉情感性、性格化,从而在获得花卉自然属性美的同时,还可欣赏到人"外射"到花卉身上的主观情感--自然意态之美,或说"人化的自然"。有的美学家将其看作第二层的自然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花卉的风韵美。  相似文献   

16.
徐庆萍 《活力》2012,(12):121-121
中职语文新教材改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把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这一美育原则贯彻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7.
李罗 《活力》2010,(10):92-92
设计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艺术在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影响越发显现。艺术设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领悟美的真谛.从而提高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及综合素质。为此。笔者在初中美术课堂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希望能有所创新.带给美术设计课一些新的火花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知识经济体制下,知识是主要推动力,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注重意境与感官的结合,诗词所创造出来的就是美的形象,而要将那些美的意境真正转化成学生脑中鲜明生动的景象,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就此,审美化教学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审美化教学应用于小学古诗词中的必要性、特点以及相关对策等方面,详细阐述审美化教学在小学古诗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 最接近生活, 内容最丰富多彩, 最有情趣的学科, 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 教师是知识的 "信息源", "真理" 的传播者, 学生则是 "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 没有充分独立思考、 学习的机会 ,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 生吞活剥、 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 课后, 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 测试训练中, 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 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能博闻强记, 但思维的创造力、 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  相似文献   

20.
培养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意时,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时,才能较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