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一刑事和解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纳入了特别程序当中,并在第277至第279条做了具体规定。笔者综合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刑事和解是指:加害人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由调停人、其他组织或办案机关从中斡旋调解,双方得以平等、自愿地进行协商,加害人通过真诚悔罪、赔礼道歉、经济赔偿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从而达成和解协议,司法机关根据和解情节对加害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一种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2.
车志双 《活力》2011,(18):35-35
刑事和解制度指的是刑事案件的加害人与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就违法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并实际履行.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加害人予以谅解.司法机关据此对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给予从宽处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陈亮 《东方企业文化》2013,(21):148-149
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促使加害人与被害人直接商谈,协商解决刑事纠纷或冲突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其目的旨在通过和解,修复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使加害人能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样,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的双重机会。同时对恢复原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寻求被害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是当代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支点.应运而生的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则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重保护功能,不但有助于加害人的娇正与回归社会,而且也有助于平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最大限度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从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提出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对我国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引入和解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和适用.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制度因其以恢复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的损失,促使犯罪人回归社会为目的,给传统刑事诉讼理论注入了活力。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刑事和解应当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发展。刑事和解的法律化和制度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为法律化之后刑事和解制度的顺利运作提供保障,是目前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刑事和解作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一种新理念,又被称为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化解矛盾,达到良好社会效果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刑事和解的社会、法律价值,运行模式,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与同行们商榷。一、刑事和解的价值2008年中央《司法改革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从宽处理的法律制度,对刑事自诉及其他轻微刑事案件,探索建立刑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迄今为止,西方的许多国家都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领域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却不存在刑事和解制度,因此我国应当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借鉴与吸收,充分挖掘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有利因素,结合我国刑事法律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形事政策过程中,检察机关开始探索运用刑事和解的方法来处理案件,以化解犯罪嫌疑人(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实现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所谓刑事和解是指采用调解方式对刑事案件进行结案,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体现的是恢复性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作为近年来对刑事纠纷解决的趋势,在我国引入刑事和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注重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平衡,被害人和犯罪人权益的平衡,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刘忠权  裴警东 《活力》2010,(18):51-52
当前.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过程中,检察机关开始探索运用刑事和饵的方法来处理案件。以化解犯罪嫌疑人(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实现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所谓刑事和解是指采用调解方式对刑事案件进行结案,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体现的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实践表明,刑事和解机制对于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妥善处理社会纠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当前司法工作者值得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2.
刑事辩护制度是一种先进的法律制度,它发源于古罗马而后发展完善于现代国家,其产生和发展印证着一个国家法治的发展历程.律师辩护制度是刑事辩护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一般认为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学者认为是“保证被追诉人充分有效地参与诉讼并对裁判施加影响,以保证被追诉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最开始是各地公检法机关进行制度探索的结果,在实践探索中有了一些模样,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法学家们则纷纷开始研究开来,为此制度搭建支撑的骨架,因而借用西方恢复性司法理论进行借鉴,但究其合理性的探讨就一直没有间断,直到新刑诉法颁布,从立法角度对于刑事和解制度予以认可,肯定了其合法性。本文就公安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占永杰 《企业导报》2012,(2):260-261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法领域引进刑事和解制度,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措施。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人们对刑事和解的争议,以及中国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生存土壤,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进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邢维忠 《活力》2011,(8):42-42
传统法律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应当由国家依据职权,通过对犯罪人的定罪判刑来实现刑罚的正义,并不受被告人、被害人意志的影响或左右。然而,随着诉讼理论的发展,“恢复性司法”理念逐渐得到了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认可,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兴起。本文仅结合检察业务审查逮捕工作实际,就刑事和解在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必要性、适用原则和条件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刑事和解的考查,提供刑事和解的法理依据,并且对于这项制度予以充分肯定,希望立法机关能够尽快地构建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朱涵  王艺桐 《企业导报》2010,(3):229-229
通过对刑事和解的考查,提供刑事和解的法理依据,并且对于这项制度予以充分肯定,希望立法机关能够尽快地构建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制度的兴起,有其理论和社会背景,更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和适用现状,并对刑事和解制度不断完善和展望,其必将成为构建司法和谐的一项不可或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张晓燕  尹志泉 《企业导报》2012,(11):143-144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较大的实践意义,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纠纷解决模式。因而,本文将就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探讨,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存在价值问题,以期为深入研究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提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刑罚的轻缓化是刑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刑罚的轻缓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同时刑事和解制度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后的一项后续措施,有其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