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别对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国际和国内编制现状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当前中国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当前阶段中国与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关的统计数据也存在一定缺陷。本文认为建立微观层面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宏观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是构建中国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实现路径。为此,本文以银行业为例分析微观企业资产负债表向宏观部门资产负债表转换的实现路径,并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澳大利亚统计局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现状、机构范围、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分类及估值方法进行梳理,着重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资产负债表中一些特殊项目的资产和负债的估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践,对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写在了大会发布的《决定》之中,这将成为相关机构、部门未来的重要战略任务。然而,我国在与此相关领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尝试均十分缺乏,大量基本问题亟待探讨和回答。着眼于此,本文对国家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并总结了这两种报表与会计、审计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编制和运用国家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马骏 《中国外汇》2013,(1):18-20
一个政府只有维持健康的经济活动(GDP)及由此创造健康的财政收入,才能保持对债务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宗彦  何子信 《财政研究》2021,(7):114-128,封3
政府资产与负债核算涉及国民经济核算、政府财政统计、政府会计等不同学科领域,作为政府资产、负债记录载体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也具有不同的学科属性与特征.研究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不同层次构建了政府资产负债表跨学科协调框架,并分析了政府资产负债表跨学科协调的意义.研究还由表及里地剖析了不同学科视角下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逻辑及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等国际规范,系统地比较了不同核算体系下政府资产负债表在核算目标、核算主体、要素定义、计量方法与列报格式等核心概念上的差异.研究最后在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了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跨学科协调方案与策略,以期为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政府财政统计报告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与改革提供跨学科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其重点主要在于政府资产负债表。同时,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离不开政府资产负债表。基于此,本文构建并估算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以期能够为建立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产价值计量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难点。本文从环境资产及其价值计量范围、经济学特征、价值计量的属性和方法等方面梳理了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基础性范畴;归纳总结了联合国、欧盟和代表性国家现有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从环境资产核算角度分析了SNA的缺陷、SEEA的改进及其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区别。基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目标,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划分为自然资源及其耗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退化三个核算层次。现阶段基于交换价值概念采用市场估值方法编制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较优选择;但应先编制核算自然资源及其耗减的第一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同时,尝试编制核算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第二、第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附表的形式加以列报,待试编成熟之后再将其嵌入报表体系;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不同环境资产应按其特征选用市场估值方法中的不同价值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和分析自然资源核算的历史演进以及典型国家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经验,对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两种核算体系揭示和反映的重点不同,但两者都需要以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为基础进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有助于健全政府宏观会计体系,完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编制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债务负担率、KMV 等的分析,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很小,总体可控,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双功能的政府会计规范已经实施,但是尚未对“政府财务状况”的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是否反映了政府的财务状况,需要从理论上厘清政府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渊源来予以解释。政府契约理论要求政府履行不同职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依法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源,并依托履行职能的不同将其予以对应配置,政府职能履行、其相应的资源获得方式与资源配置结构之间由此构成的三环财务关系呈现出政府资金运动的限制性特征,那么政府财务状况的内涵就应能够反映政府履行不同职能所筹措和对应配置的资源的来龙去脉以及分布状态,因此,现行政府资产负债表信息体系需要基于政府财务状况的内涵进行重构以实现其理论相关性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解读中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5%历史最高位,高于国内应对金融危机前17.5%的高点,也高于1998年信贷规模管理时期13%的高点.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既是表示自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也是中央银行法定职责履行情况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正逐步成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形成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同时,各国央行也更加关注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持续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以来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变化,重点揭示了其防范和降低资产负债表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央行更好地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70年资产负债表从肯定到否定,再从否定到肯定的演进过程,资产负债表的名称、表式、项目、编制基础和编制方法经历了巨大变化,但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背后的权益、责任及其平衡关系的本质始终未变。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的现实需要是资产负债表演进的直接原因。现实需要催生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这些新型报表当前难以直接反映核算对象的权责利关系,只是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所以应遵循资产负债表发展规律和科学要求,积极探索新型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4.
表外业务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活动,它有利于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能增加银行的盈利收入。相对而言,我国表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许多问题。借鉴国外银行在表外业务方面的管理经验,可以使我国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中少走弯中。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伴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的确定、各省市积极探索试编实践以及绿色GDP研究的重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愈发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但需正视的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仍存在难点与约束,尤需在理论基础、关键概念和框架体系层面凝聚共识。本文较为系统地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性以及目标性层面梳理相关理论,尝试厘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涉及的关键概念,在借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现实,探索性研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6.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近几年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2006年以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依托天津港,已经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物流中转站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如何充分利用物流业在货物运输、仓储监管方面的优势,把握供应链的上、下游客户,拓展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范围,整合各种金融产品,提供更为安全的融资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就成为了当前银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政策性银行转型的时机、实践探索、经验借鉴几个方面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并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证券化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证券化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与信托的组织形式,具有实现证券化目标的天然优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选择了信托模式,但是源于英美法系的信托制度却与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中国法律制度存在着冲突,因此导致了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出现了理论上难以解释的问题.中国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通过信托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对国有银行改革的讨论应立足于其初始条件,国有独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相容,国有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边界———金融支持国家经济增长;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国有银行改革应遵循两种截然相异的路径:完全的股份制或国有独资,而国有控股将导致较高的道德风险;机构利益的独立性并非国有银行的专有问题,通过激励机制设计应该保持国有独资银行的利益从属于中央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改革思路下会具有“历史包袱”和“历史财富”的或然双重性质,关键在于能否从时间序列上观察银行绩效;银行改革成本只能是因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所付出的代价,这一代价的跨期承担优于即期摊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