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从投入产出水平、区域关系的合理性、人地关系的融洽性、空间载荷程度四个方面来构建评价体系,用以评析城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甘肃省整体呈现出生态效益(1.9758)经济效益(1.9109)社会效益(1.7135)的基本特征,三者效益之间差异不大,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水平粗放、低效,多数地区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阶段;从空间相关性分析,甘肃省城镇建设用地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呈相互独立的状态,在空间上没有强极化效应,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差异明显,中部最高,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4.
郝彤 《山西农经》2022,(8):110-1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对山西省S村的调查,在总结农户脱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发展需要和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人才队伍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省为例,根据其14个地州市2000-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有关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八年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甘肃省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6.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在A、H股上市的比亚迪公司,并比较了其交叉上市以来54个公告日的两地股价波动情况,发现两地市场存在四大差异性。研究表明:两个市场投资理念的差异造成了两地投资者对同一公告的反应程度不同,A股市场的投资者投机性较强,而H股投资者的风险控制意识较强,不限注限额交易系统和T+0系统差异假说可以有效地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中国乳制品行业迅速发展。S企业是河南省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在本地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与花花牛、光明等大型乳制品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S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需采取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结合S企业的现实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S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资金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资金占高校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当前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改变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S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业财融合的新视角提出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的举措: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精细化管理,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优化资金内部监督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财务、业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强化财务对业务的管控,实现业财融合。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17个地区为区域研究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把各地旅游经济划分为5种类型,并指出了影响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资料库中的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邛崃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以达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邛崃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地理位置、地貌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结构差异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说明有必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上三角地区不同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认为不同的紧急结构具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一项全新的会计准则。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对此准则的执行现状,剖析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对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判断征地拆迁的真正预期意愿,探索其行为与预期意愿背离原因,为改善征地拆迁难提供思路。研究方法:问卷调研,Logistic分析。研究结果:当前人们征地拆迁预期态度是倾向于愿意甚至期盼,但实际操作中抵制问题还是很多,造成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因素有:(1)人们认为征地拆迁补偿等利益机会的分配不是固定或规范的,而是有巨大的博弈空间;(2)对自身各种权益意识的深化是人们产生行为偏离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当前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抵制行为并非是简单的"被迫"、"被侵害"的抗争维权行为,其与政府是在既定利益再分配制度下的博弈关系。因此当前征地拆迁制度改革的重点除了关注补偿的绝对数值外,重点应着力于建立明确、标准、规范的程序约束制度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消费总支出的地区性差异研究——以安徽省农村消费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安徽省17个市的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分析地区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分析各个地区差异之后,还将全省按两条大河分为三大区域,并比较了这三大区域之间的消费差异。结果表明,各个地区的农民在消费总支出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长江以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责任约束力视角探讨江苏省不同地区工业用地绩效差异的成因。研究方法:SBM-Undesirable模型,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苏南地区规模效率、综合效率与管理者责任约束力存在相关性,政策对管理者责任约束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后期超过苏中、苏北地区。(2)苏中地区效率与责任约束力拟合度较差。政策对管理者责任约束力前期大于苏南、苏北;对企业责任约束力起伏小,较苏北更为平稳。(3)苏北地区综合效率与管理者责任约束力存在相关性,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责任约束力拟合效果较差,其政策责任约束力总体比苏南、苏中波动大。研究结论:从“工业用地绩效”与“政策责任约束力”耦合关系看,现有政策对工业用地绩效管理效果有待提高,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议从管理者与企业两方面明晰追责问责事项,完善绩效责任约束机制,以便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新准则下的股权投资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股权投资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但是改革较仓促且时间有限,三年执行下来发现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分类,将股权投资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对非联营、合营企业投资,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对子公司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有其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对因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研究,从分区内涵、目的、依据、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上一轮规划普遍采用的用途分区的差异,并对功能分区的内涵、特点及分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进行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将泰安分为中心城镇区、重点开发建设区、风景名胜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5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并指出了功能分区相比于用途分区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来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四川省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川中、川东地区高于川西地区,此评价结果与四川省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部署相符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各城市进行障碍度诊断,发现绝大部分城市面临生态承载的障碍;为了促使四川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建议将土地高承载区的产业向中、低承载区转移,对于不同的土地承载力障碍区应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综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将GDP和人均GDP两种指标相结合,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89个县市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表现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变化同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农地类型差异与农地流转困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农地流转状况,特别是市场意义上的流转却差强人意。本文基于山东省临沂市和济宁市的调研,将农地分为三种类型:良田、山地和岭地。分析了农地流转困难的成因:不同类型的农地对农民的作用不同,其中,良田对农民的生活起到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而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的担心,导致了良田的流转极其困难。而良田流转的困难导致了其他两种类型土地的流转的困难,于是造成了所有农地流转困难的局面。因此,要加快农地流转,应该从良田的流转着手,只有解决良田流转后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才能清除土地流转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