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攀虹  高争 《新西部(上)》2014,(4):140-140,139
文化的多样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对策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忠良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9):150-153,190
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育人”的过程就是教育大学生如何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过程。这四个环节内容丰富,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大学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如何认识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以及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对于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育人”理念的更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晓雪 《魅力中国》2014,(2):183-183
大学生成才与高校校园环境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内蕴“主体--主体”关系,高雅的物质环境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基础,高尚的精神环境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灵魂,和谐的人际环境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纽带。高品位的校园环境通过与大学生的精神沟通与文明传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富有个性、朝气蓬勃、追求独立和梦想的特殊群体,但面对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时候她们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因此,要加强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具有女性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改善女大学生的成才环境;构建家庭和社会对女大学生成才的支持体系;要引导女大学生及时疏泄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叶忠华 《老区建设》2011,(10):41-4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她们在心理特点上表现为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以及强烈的自卑意识。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寅 《黑河学刊》2009,(1):121-122
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着焦虑、挫败感、嫉妒心理、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采取“建立多渠道扶贫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心理健康自助组织、加强贫困生自强自立克服自卑意识的教育”等对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其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于洋 《黑河学刊》2010,(9):104-105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处于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常常面临一些困惑。由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从而养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陈雪 《魅力中国》2014,(20):368-368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滋生了“拇指文化”,而“拇指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又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拇指文化”在已经达到“风靡”的状态。同时,“拇指文化”的盛行也为引导大学生政治心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政治。理引导工作,我们需要把握机遇、克服挑战,创新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长、成才、成功是大学生人生中紧密相关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方面。要以成长、成才、成功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养成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合理规划人生,形成健康成长、立志成才和走向成功的科学态度和信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何宏成 《新西部(上)》2007,(7X):182-182,185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顺利过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愈来愈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成才意识不断增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因素既有外界的,也有内在的,而内在动因在大学生成才进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云洁 《魅力中国》2013,(32):175-175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l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应激能力;指导大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改善大学生当前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教育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勇于实践从“知识蓝领”转变成“科技人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障碍,她们的情感也由此更受困扰。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关注女生的情感特点和变化,及时做出分析、归因,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有助于她们的发展和成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碰到许多情感或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如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适,学习焦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是失败的学习结果.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外语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时外语考试确有相当的影响,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心理误区和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第一,帮助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靡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心理随和能力;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要好高骛远,要现实的对待发生的问题。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碰到许多情感或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如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适,学习焦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是失败的学习结果.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外语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时外语考试确有相当的影响,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朱克 《黑河学刊》2014,(1):150-152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90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传统心理学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集中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足等积极情感缺失的研究非常少。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念来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快乐、幸福的心态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张静 《魅力中国》2011,(10):229-229
焦虑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伤害。本文详细论述焦虑的状况,从一个案例为标本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力求心理学的角度介入,帮助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陕西》2011,(8):47-47
近日,永寿县结合乡镇党委换届,通过公开竞选方式,使2008届大学生“村官”、御驾宫乡寨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周伟艳走上了店头镇副镇长岗位。该县从2008年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中有许多贫困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冲突和心理问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不应仅局限于经济上。本文探讨以社团为载体对贫困生开展各种教育引导与实践活动,通过“四扶一倾”工程营造和谐成才的良好氛围,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精神脱贫、心理脱贫、能力脱贫,是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