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广丰,一个至今都没有形成挖掘机产业集群的内陆具,“无中生有”打造出了一个“挖掘机之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轨迹,被誉为“广丰现象”。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中国部分传统产业集群陷入“低端锁定”困境,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益、加速高端化转型、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进而实现产业集群升级。基于浙江省金华市实践开展的研究表明,数字化驱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效应尚不够显著,需从产业主体、集群协同、创新动能、关联产业、政策保障等方面着力,持续增进集群外部经济,进而带动传统产业集群全方位升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预示着中国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的一种主要推进形式,其发展尤为重要。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主动或被动的逐渐融入全球产业网络当中,要提高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不仅需要依靠内生动力,更需要依靠全球价值链带来的丰富的外部信息与技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如何突破"低端锁定",提高自身附加值正是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4,(11):19-23
福建社科院副院长林其屏教授:产业集群发展应跨越体制性障碍。福建师范大学郭铁民教授: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有利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福建省乡镇企业局局长胡渡南: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厦门大学林民书教授: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内在制度的建立。《开放潮》学术指导周裕惠研究员:发展产业集群需谨防“误区”。  相似文献   

5.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缉慈教授特别指出:“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只有发挥集群产业优势,才能形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200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之一——瑞安汽摩配产业,因而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试对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建设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佛山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佛山市是广东省内形成产业集群较早、发展较快、特色比较显著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大小不等的特色产业集群32个。一是产业集群以内源型经济为主,形成了内源型模式,民营经挤在集群内高速生长,从而加快了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二是专业镇集群突破了一、二、三次产业划分的框架,集群内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协调发展,从而驱动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崛起;三是产业集群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延长了产业链;四是配套组合、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形式;五是建立了以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有机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体制的创新推进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集群经济逐步向高端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8.
“3年时间,我们将打造千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专家和学者忽然发现一种奇特现象,这就是许多经济发展迅速、突出的地区,往往呈现出块状特点: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带,德国图特林根的医学设备产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群;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40%以上的出口都是通过专业化产业区域实现。当代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规模化分布,而且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上,就像一块块“经济马赛克”,光亮耀眼,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配合专业市场并最终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招牌模式让浙江经济风靡一时,也让国内其他省市清楚地认识到,产业集群真正是一条和谐崛起的希望之路。所以,各省市在发展中都有意识地将精力投注到产业集群的培育上,而且都至少拥有了1至2个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如河北白沟的箱包皮革产业集群、辽宁佟二堡的皮革产业集群、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毛加工产业集群、河南漯河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11.
郝庆升 《中国经贸》2014,(5):140-140
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会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光电信息技术是高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吸引着科学研究人员和实业界人员为之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刘宝庵教授的新著《吉林省光电信息产业优势与集群化发展研究》,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对吉林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理论和观点,特别是光电子产业集群机理、光电子产业优势政策、光电子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等,值得学术界、实业界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经济》2007,(4):22-24
产业集群在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迈克.波特(Michael Port)教授指出“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从美国的“硅谷”、加州葡萄业区,意大利普拉特的纺织业区,到德国鲁尔钢铁和机械制造区;从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到广东东莞的制造业基地,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如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在国际国内起到了加快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加强  刘璐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43-46
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是一个内功与外力共同作用结果,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驱动力是生产者驱动,治理模式已由关系型向领导型治理模式转变,但存在着切入点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较弱、科研与经济没有有效结合等方面的升级压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获取全球价值链上更高附加值环节的目标,必须从功能性升级、产品升级逐步转换到工艺流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刘红燕 《开放导报》2008,(4):104-108
对大多数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来说,其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沿着全球价值链攀升。但这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时甚至会遭到全球产业网络中其它企业的反升级。本文应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从实证的角度对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将其归纳为嵌入方式和治理结构两个因子,并依此从企业和政府角度给出了产业集群实现升级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年10月中旬,《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研究大纲》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标志着永城生态市建设正式启动。这在河南108个县市中首开先河,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起点。近年来,永城市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黑白绿”三色循环经济,“黑色经济”以煤炭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依托,“白色经济”以面粉的生产和深加工为依托,“绿色经济”以芒砀山旅游区综合开发为依托,初步实现了“黑色经济强财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流科技园区大都处于产业主导状态,为了充分放大科技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以“创新极”支撑“增长极”,必须促使科技园区从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转变。为此,应该特别重视:以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借助产业集群汇聚科技园区的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对科技园区的外溢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对科技园区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卓祖航 《开放潮》2004,(12):7-7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毫无疑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紧紧扭住这个“牛鼻子”不放。《开放潮》2004年第11期刊发了一组有关福建产业集群的文章,对福建产业集群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比较,揭示了福建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思路,读后令人畅快,也颇有感触。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首个低碳节能工业园区——湖北襄樊节能产业园(中国节能谷)10月28日奠基,“园区从建设到生产的全过程都将遵循低碳的特色,以期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形成节能产业集群。为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大规模产业化提供优势平台。”襄樊节能产业园董事长王少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新能源、清洁能源、清洁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和竞争领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延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以加工制造切入价值链决定了其分工地位只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工资和原料价格上涨,本土企业很有可能被排除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外。基于此,改变加工制造一元切入价值链为制造和消费市场两元切入全球价值链模式,实现加工制造型经济向以知识财产为主的价值创造型经济转变是提升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国际分工地位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在地图上的不同色块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经济马赛克”,密布珠三角的“经济马赛克”是广东产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广东省几个大产业集群根据自身特点正在寻找升级“瓶颈”。东莞大朗正谋求产业布局之变:延长毛织产业链条,推进纺织资源加工转化,力助集群形成从毛织原辅材料、服装生产、纺织机械的一体化专业市场,从而威为全球毛织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