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你和我是平等的"郝劲松剃着一个阿甘式的头,后脑勺剃光了,头发茬子硬硬地拱出来。2006年3月21日上午10:0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他坐在原告的位子上开口说话:"审判长,通知我的开庭时间是10点,被告迟到,我是否能得  相似文献   

2.
解振华 《中国报道》2008,(4):102-102
朱幼棣同志约我为他的新作写序,我没有多思索就答应了。因为我们认识已经多年,对他也是比较了解的。当年他是新华社采访中央新闻和环境保护的记者。他勤于思考,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曾经写出不少有影响的报道。我们常常就一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交换意见。后来他调到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后,关心的领域扩大,研究问题深入,视野也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是唯物辩证法的极大热衷者。索罗斯有一位十分亲近的助理,是位中国人,名叫粱恒。我曾问粱恒:索罗斯平时爱看什么书?粱匿告诉我,索罗斯更多地在关心时事,对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无论经济、政治、人文、科技他都很关心,而且经常请朋友到家里一起讨论,但他没有发现索罗斯爱看什么书。但是粱恒告诉我,索罗斯的床头永远放着一套马克思的著作,他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十分着迷。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应是一颗珍贵而闪亮的星星。可一些孩子却像天际辽远的星星,常常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或许只要一丝关注的目光,他们就会绽放最璀璨的光芒。让每颗星星都闪光,是我的责任;让每个生命都健康成长,是我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戴芸 《理论观察》2014,(1):101-102
社区新闻是新闻类剐中一个新兴的小小细胞,它以前常常被囊扩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之中,但随着新闻报道平民化,能够真实反映千家万户喜怒哀乐的带有很强故事性和贴近性的社区新闻的地位日益突显。社区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本土化的特点,是新媒体冲击下,纸媒自救突围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新闻报道也要应时而变,从标题、内容、角度、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全方面包装,为读者献上一份喜闻乐见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6.
揭示新闻的人性美,特别是揭示并分析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美,从伦理的高度看待灾难性新闻,在报道中使人的个体本性中的善的本能通过新闻美的启示,充分自然地转变成具体行动,让美和善变个体为集体,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变不自觉为自觉,从美的价值高度激发出推进社会向真向善向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在第4期上看到贵刊记者在全国两会上采访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新闻,听说中央正在研宄进一步支持老区的政策,很受鼓舞。我们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建设的关心支持,盼望中央支持老区建设的政策早一天出台,并能够付诸实践。衷心感谢贵刊记者海艳、曹,衷心感谢《中国老区建设》对老区的关心。  相似文献   

8.
春节就要来了,如今中国人过春节的心情是否还像过去一样兴奋呢?中国的农历新年是否已被纳入一个长期的商业盛会,带给商人巨大的利益,却带给消费者更少的欢乐?或许对一个外国人来说,问这些问题会有些无礼,但每年我让我的学生写点圣诞节和春节对比的时候,那些传统的观念常常被国外的思想围攻。  相似文献   

9.
梁音 《中国西部》2008,(6):107-108
5.12汶川大地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地震灾难的惨烈令人难以忘却。我,作为一个来自遭遇过强烈地震灾害之地唐山的人,这一次又置身成都,我的感触可能有些不同。我切切地理解他们的恐惧、痛苦、悲伤还有感恩,我也被那些救援和举国、乃至世界的爱心所感动,但悲伤和感动之后常常让我回忆起家乡的那次地震,以致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0.
吴海珊 《中国报道》2014,(12):92-92
10月29日,我在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提问美国总统新闻发言人,当她说到“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体中国”的时候,美国总统的新闻发言人制止了她,说“我不觉得”,全场笑了。我做国际财经记者四年,清楚地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悬殊。我从来没有想过,中国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厅会被称为“最伟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微言精粹     
《老区建设》2012,(21):62-62
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是充满爱心的国家,一个不关心弱势群体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而一个不关心贫困人群的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马丁·路德·金长期的饥饿使我知道,食物对于人是多么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因为吃,我曾经丧失过自尊,因为吃,我曾经被人像狗一样地凌辱,因为吃,我才发奋走上了创作之路。——莫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14,(9):19-22
4月30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主持发布会。发布会实录如下: 姚坚: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我们请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国际司司长张少刚,围绕APEC贸易部长会议的主题向大家重点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王受文部长助理向大家简要介绍贸易部长会议的总体安排等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胡馨匀 《魅力中国》2013,(16):251-251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民生新闻在形式上,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相似文献   

14.
高强 《东北之窗》2012,(18):52-53
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发现,也需要多去思考。 当记者转眼间快7年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说实在话,平时工作其实很被动,基本都是靠文字记者带,主动性不够。有时候就会问自己,新闻在哪里?如何去找新闻?通过《152天,一个人的供暖泵站》这篇报道,我深刻感悟,其实,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发现,也需要多去思考。  相似文献   

15.
吕途 《走向世界》2011,(4):94-95
很喜欢弘一法师的《送别》,常常一个人默诵“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并且被它凄美的意境感动得鼻涕眼泪一大把。把鼻涕眼泪擦干净之后,我必须严肃地指出,在长亭外、古道边,不仅芳草碧连天,还有一树苦李。  相似文献   

16.
温州商人向来以“精明能干”的形象“红遍大江南北”,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常常成为话题的中心。就在“温州炒房团”的新闻还为人津津乐道之时,“温州炒煤团”的出现,再次把温州人推向舆论的浪尖。  相似文献   

17.
赵爽 《理论观察》2011,(5):172-173
在高科技网络时代,信息高度透明,任何一个重大的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新闻事件,瞬间传遍全球。某个媒体想独占新闻资源。做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了。与此同时,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不断提高。不同媒体报道同一事实的“同源新闻”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新闻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在同一个城市里由于新闻供应渠道相同.常常会出现多家媒体传播同一事件或事实的现象.不仅重大新闻互相“撞车”,连一条小小的社会新闻也互相炒“冷饭”,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真可谓“一家持酒樽,全村闻酒香”,传媒日渐失去了个性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袁晶 《魅力中国》2010,(26):1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新闻事业从小步到大步,一步步向前迈进。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闻内容从大政方针、世界局势,到经济生活、文化娱乐,再到百姓关心的一些生活细节,丰富多彩;新闻的传播形式从电视广播,到报纸杂志,再到互联网,多种多样;新闻报道也能做到客观公正,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跟踪、深入发掘,对于一些地方违法违规现象,也能大胆揭露。而最让我体会深刻便是一个词——新闻采编权,或许它的出现仅仅只是新闻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节点,但是最为新闻采编系统的核心价值,足以见证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心网络发展的人,在新世纪开始后仍然无法乐观。   首先是 AOL Time Warner受并购的影响,在第四季度每股的亏损高达 10.9美元。在线零售商 Etoys在一月份裁员 700人,而且在 Nasdaq的股票连续 30天低于一美元,如果在以后的 90天内无法将股价连续 30天拉到一美元以上,就会被强制下市。它到 3月 31日将烧完所有的钞票,届时,一个曾经创造网络经营模式奇迹的网站就会从此告别世界。   以科技新闻和电脑相关服务为主的网络媒体 Cnet,由于 2000年亏损达 5.18亿美元,宣布裁员 200人 (约 10% )以节省开支。同时,曾被视为网络经…  相似文献   

20.
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萍 《重庆与世界》2011,(17):78-81,85
从集体无意识这一特殊视角出发,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集体无意识与人的观念、心理世界、行为方式的文明化发展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机制。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机制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