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3年我国天然橡胶累计产量83.6万吨,同比增长6.5%,累计新增资源330.6万吨;合成橡胶产量超过40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橡胶需求增长稳中偏弱,橡胶市场价格延续上年跌势,继续震荡下行。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橡胶产品出口的难度加大,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仍在逐步增加,供给过剩情况严重,下游轮胎行业总体疲软,橡胶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供大于求矛盾较为突出,预计国内橡胶市场总体偏弱,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  相似文献   

2.
2007年。国内橡胶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各类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600万吨。同比增长10%左右,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250万吨;市场价格将适度回落。但受需求支撑及天然橡皎资源稀缺性影响,价格不会出现暴跌局面,总体价位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在17000元/吨左右,全车走势将以平稳为基调。  相似文献   

3.
2011年,我国各类橡胶新增资源量836.2万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天然橡胶新增资源284万吨,同比增长12%;合成橡胶新增资源552.2万吨,同比增长8.1%。随着汽车产销量增长大幅下滑,轮胎行业发展也出现明显减速,橡胶消费需求增长减缓。2011年,国内橡胶市场价格高位回落,预计2012年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震荡上行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橡胶消费将由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转向平稳较快增长,增幅将保持在10%左右,各类橡胶消费约600万吨;天然橡胶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小幅增长,产量将达到60万吨以上,进口量170万吨左右,比2007年稳中有升;合成橡胶将延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产量预计可达到240万吨,进口量约140万吨。橡胶市场价格则将在保持总体高位运行的基本态势下,出现阶段性、局部性震荡。  相似文献   

5.
2009年,受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需求回升、原油价格强势反弹以及大量资金投机操作等多种利多因素的刺激,国内天然橡胶市场摆脱了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上演了一轮逐月高涨的牛市行情。2010年,在世界经济逐渐复苏、通胀预期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国内天然市场橡胶市场价格仍有上行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内橡胶市场来说,2010年可谓是“天胶天价”,在供应偏紧以及市场炒作的助力下,下半年的胶价几欲冲过40000元/吨,让下游轮胎行业苦不堪言。2011年,在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向好发展、国内轮胎企业不出现大面积亏损并减产、全球汽车市场延续复苏和增长势头等预期下,天然橡胶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或将维持在300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7.
2012年我国纯碱市场十分低迷,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一路下滑,纯碱企业几乎都陷入亏损境地。全年共生产纯碱2404万吨,同比增长4.4%;出口纯碱171.5万吨,同比增长13.3%,加大出口成为缓解纯碱行业高库存压力的一项可行之举。面对下游需求疲软以及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纯碱市场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预测2013年纯碱产量仍将增加,下游玻璃、合成洗涤剂、化工产品等耗碱需求量会有所提升,但供大于销的现象仍存,加之上年的库存产品,纯碱市场的供求矛盾仍将突出。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供应持续紧张、需求旺盛增长。推动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屡次破关.下半年.受割胶旺季现货供应恢复性增长、消费需求增势有可能减弱、国内复合橡胶降低进口或本等利空因素作用.国内天然橡胶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减小.将在当前较高价位上逐渐回归平稳运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我国橡胶市场的调整年,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需不足、内需不振,橡胶需求增势显著放缓;二是市场价格走势盛极而衰,由涨转跌。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橡胶消费低迷的状况预计将主导胶价中长期走势,胶价向下压力较为沉重。据此来看,短期内橡胶市场颓市难改,仍有继续回落的空间。但在颓市之中,也存在潜在的有利因素。综合判断,预计2009年国内橡胶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总体价格水平低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0.
芳烃市场一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内外芳烃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倒V”型走势,市场价格出现以下特点:芳烃价格走势与原油、石脑油价格走势相关性加强;苯、甲苯、二甲苯价差拉大;芳烃内外盘价格趋于一致。支撑2004年芳烃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和石脑油价格不断上涨;芳烃生产装置故障频繁导致供应缺口增大;下游需求强劲,资源供不应求以及芳烃替代品增多。展望2005年,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世界原油和原料油价格高位震荡、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石脑油作价与国际市场接轨都将成为支撑国内芳烃价格高企的因素。同时,石脑油原料不足以及装置工艺设备老化等因素也将影响国内芳烃产能的正常发挥。预计2005年芳烃价格的波动幅度此上年将略有缩小,市场行情将在较高价格平台进行箱体震荡。  相似文献   

11.
一、2011年四季度市场回顾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四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整体放缓,新兴经济体部分国家通胀压力缩小。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就业市场有回暖迹象,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在企稳;通胀压力缓和,制造业活动回暖。欧元区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制造业、服务业活动等持续萎缩。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国际钾肥市场相对平稳,钾肥产能为4790万吨K2O,产量4140万吨K2O,需求3350万吨K2O,供需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呈现趋降走势。2012年国内钾肥产量530万吨K2O,同比增长7.8%。虽然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一系列利好条件促使钾肥需求稳步上升,但受国际钾肥价格影响,2012年中国钾肥市场整体低迷。展望2013年,国内钾肥生产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需求因种植业形势向好而增加,进口预计与2012年持平,2012年底400美元/吨大合同价格的签订为2013年市场价格奠定了稳定的基础,预计国内钾肥价格稳定在2700-2900元/吨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三季度,国内天然橡胶产区开割逐渐恢复正常,产量呈恢复性增长,加之进口加快、国内消费需求有所减弱,供需关系由偏紧趋向于宽松,市场价格高位回落。预计四季度,随着国内天然橡胶停割期临近,产量逐渐下降,市场价格跌势趋于减缓,并可能在17000元/吨附近获得支撑,恢复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将略好于2012年,但回升幅度非常有限,预计GDP同比增长8.0%。三大类成品油需求量将达到2.65亿吨,同比增速为5.6%,其中汽油需求同比增速回落至5.8%,柴油需求增速回升至5.1%,煤油需求增长8.4%。2013年替代燃料量将达到1120万吨,同比增长13%,但占成品油需求量的比例仍将在5%以内,对成品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2013年国内主营炼厂一次加工能力将出现近5年来的最大增量,按发改委统计口径(含主营炼厂和部分地炼)的炼油能力将突破5亿吨/年,国内成品油产量预计达到2.68亿吨,高于需求量约300万吨,市场供需保持宽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合成橡胶:新装置投产为多用合成橡胶提供机会 丁二烯进口量继续回升市场价格坚挺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周文荣认为:2008年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合成橡胶丁业装置的第一个投产高峰年,为下游用户多用合成橡胶提供机会,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大市场压力;国内丁二烯进口量将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汽车工业虽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全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仍保持稳定。2005年,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70万辆,分别达到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3.54%。其中乘用车产销393.07万辆和397.11万辆,同比增长19.73%和21.4%;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市场2005年回顾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2005年,中国石油市场呈现许多突出特点:与上年相比,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石油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下降;石油需求增速下降,供应偏紧;价格在高位波动中上涨;石油市场孕育着各种变革.展望2006年,国内石油实际消费增速将相对稳定,为5%左右,全年石油消费量为3.4亿吨左右,石油表观消费量与实际消费量基本持平;原油产量和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1.86亿吨和1.4亿吨左右;原油加工量将达到约3亿吨左右;全年的石油净进口总量将达到1.55亿吨左右.石油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成品油市场仍会保持相对强势.  相似文献   

18.
19.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向好,高油价并没有使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中国经济也继续保持良好增长,上半年GDP增幅达到了10.9%。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石油产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际橡胶产量持续增长,已达2170.3万吨。同比增长4.07%;由于天然橡胶供应增加,消费减缓,总消费量2157.3万吨,同比增长2.17%,比上年回落O.45个百分点;供需余额13万吨,供不应求的局面发生重大转变。呈现供需偏紧平衡。此外,由于天然橡胶价格高涨,合成橡胶替代作用显现,是使供求矛盾趋向缓和的有利因素。国际市场天然橡胶出口波动增长,贸易总量不断扩大。持续攀升的天然橡胶价格在下半年从高位开始回落,合成橡胶价格则保持升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