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红 《魅力中国》2014,(22):278-278
近两年,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的火爆掀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狂欢”,“狂欢”的背后,笔者从美学的角度对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加以分析,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详细探讨了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审美特征。论文将以艺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情感性”、“主体性”、“审美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李思婳 《理论观察》2009,(3):182-183
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媒体上兴起和蔓延,并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之一。在我国央视和地方台的某些电视节目,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星光大道》等都属于此类节目。比较受观众喜爱。但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物选择与叙事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李颖 《魅力中国》2010,(32):62-6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完善新闻法的同时提高节目制作水平以及改进营销手段,促进中国真人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电视荧屏的宠儿.本文运用莱西的元素论,从人物、环境、象征物、叙事、风格等五个方面骀解读、割析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5.
曹金  王雪芃  CFP 《走向世界》2015,(10):90-91
真人秀,这种在当下正大红大紫的综艺类节目,疾如风一般,席卷了人们闲暇时间的眼球。无论哪个正在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总能引发收视狂潮并迅速成为那一时间段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若是没有跟上潮流,简直连聊天的谈资都没有。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并不晚,但对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尚未有准确规范的定义。要说广为熟知的开端,应属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这个在当时饱受争议的节目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选秀与追星的狂潮。争议不仅未能阻拦流行趋势的发展,反而让此类节目博得了更多关注。自此,真人秀作为一种能够带来广  相似文献   

6.
张志 《魅力中国》2014,(27):263-263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起步较晚、发展快,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首先阐述时下电视访谈节日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奥运向前冲"是时下众多真人秀节目中的一个,作为一档"涉体"类电视节目,它人性化的项目设置和参与奥运、全民健身的理念给我国当前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了视角与范本,同时也给社会体育工作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俊英 《魅力中国》2011,(20):168-168
1985年,电视法制节目在我国开始作为独立的电视节目类型出现,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电视法制节目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电视台的收视热点。但是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我国电视法制节目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而堪称"真人秀"鼻祖<幸存者>节目的成功运营更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幸存者>节目的成功与困境,重点以文化产业的视角分析了CBS对<幸存者>节目的商业运作模式,并论及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杜娟 《魅力中国》2013,(19):30-30
电视节目和新闻得以播出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进行选题,采访拍摄,最后还要后期编辑进行剪辑等一系列的处理.后期编辑的水平高低和后期节目制作的好坏。是影响一个节目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电视节目和新闻节日的后期制作中,都是将声音画面文字等多个因素融合在一起,是整个电视节日或者新闻的制作的最后部分。直接决定了这个电视节日或者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英 《重庆与世界》2014,(12):16-19
2014年一开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硝烟四起.《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直面竞争.一直在娱乐方面广受诟病的央视,终于在2014年,凭借《中国好歌曲》的强势串红,扬眉吐气了一番.然而,作为国内第一档聚焦歌曲、聚焦创造者而非歌唱者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它好在哪里?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它,对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对音乐真人秀的节目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婧 《魅力中国》2013,(32):322-322
为了适应女性观众的需求,女性节目的出现得到了广大女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以美容时尚为主的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以台湾女性时尚节目《女人我最大》为首很快掀起了一阵美容时尚的跟风,接着出现了内地的女性时尚节目《美丽俏佳人》。本文将以这两档节目为例,结合节日兴起的背景.研究女性时尚电视节日的节目形态、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女性时尚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嫡  肖中华 《魅力中国》2014,(1):316-316,3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兴起,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一共有200多个,伴随着谈话节目数量的迅速发展,节目质量的进展则显得比较疲软。本文分析了本土电视谈话栏目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彩莲 《魅力中国》2011,(21):155-155
电视社教节目与新闻节目长短相接,曾经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种类,电视社教节目一直得到各级各类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仔细观察、研究和分析,电视社教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努力改进。  相似文献   

15.
单苓 《发展》2012,(8):101-101
基层是电视专题节目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党中央要求电视节目工作者结合基层发展变化,联系群众切身感受,充分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现基层群众的节日生活,推动电视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沉下去“接地气”,加深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使电视专题节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于电视专题片的界定,目前电视界和学术界众说不一。但可以肯定,专题片不是纯新闻,  相似文献   

16.
贺松 《魅力中国》2010,(20):203-203
综艺娱乐节目是目前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它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如今电视娱乐节目就其形态而言,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脱口秀类、益智类、搏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地方台办好综艺节目一定要结合地方文化的实际,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才能获得良好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7.
陈攀 《魅力中国》2010,(23):9-9
娱乐节目的诞生给电视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在中国,本属舶来品的电视娱乐节目获得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畸形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娱乐节目任重而道远。本文从对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分析入手,其中包括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考察,访谈类节目的分析阐述其原因,同时对创新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提出要求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叶禹彤 《魅力中国》2013,(23):324-325
近年来,随着各大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的不断出现。对于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的现象,它的现实状况、现实意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性别反串的根源与现代应用。阐述了它在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发展过程。以及节目主持人在面对电视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现象的角色定位。最后正确引导受众如何正确对待选秀节日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以此来迭到真正的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其实现它应该呈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鑫 《魅力中国》2014,(21):266-266
随着时政新闻节目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相继产生。电视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口味,随着新闻媒体的高度竞争,它有利于高层次的观众对新闻深度的进一步了解。在近几年来,新闻电视评论节目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的过程,但在今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却存在这很多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缓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身处的窘境,本文针对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珍妮娅 《魅力中国》2014,(14):308-308
通过研究对国外引进的电视娱乐节目对中国本土电视娱乐节日的影响。发现现在中国荧幕上近一半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引进的国外的版权,而这种引进国外版权的节目,其中有些迅速在中国走红,从而对本土的电视娱乐节目形成较大的冲击。结果表明引进国外的电视娱乐节目到本土,更重要的是要将引进的节目本土化,才能更加符合本土观众的口味而提高收视。同时本土的电视娱乐节目也要注重对本土节日的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在多样的电视娱乐节目市场中稳中求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