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赣南采茶戏市场不景气和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分析了赣南采茶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赣南采茶戏市场推广、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建立创作激励机制等策略,为解决赣南采茶戏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实现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昌采茶戏是南昌地区特有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其表演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内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主,自其诞生以来深受南昌人民的喜爱.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审美时代里,南昌采茶戏走过辉煌,迎来了发展困境,当下的生存现状让人深深担忧 文章试图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即立足剧团、演员、观众等场域行动者,从布迪厄理论分析当前采茶戏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分析整理,试图摸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南昌采茶戏的全新传承方案.  相似文献   

3.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俊昆  魏丽英 《特区经济》2007,224(9):181-183
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聂芳  张海涛 《老区建设》2008,(10):54-56
江西的山区众多,适合茶叶生产,长期以来,茶农和茶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也孕育了“采茶戏”这一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而来的戏曲种类。采茶戏是茶与戏的交织、融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赣南是江西茶叶主产区,也是世界客家的大本营。数百年来,客家先民扎根赣南,垦荒种茶,通过智慧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客家人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所喜爱的赣南采茶戏文化。  相似文献   

5.
温卫玲 《魅力中国》2010,(5):172-172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地方曲目,它所蕴含的开拓艰苦朴素、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是不会过时的。如今,赣南采茶戏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师教育应犬力弘扬采茶戏精神。  相似文献   

6.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富有地域风情和乡土特色。时代在变,文艺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南昌采茶戏要不断的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传统曲艺的优势,是市场大潮中和艺术鉴赏中很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情省力》2007,(4):45-46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这是不确切的。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肖宁 《魅力中国》2014,(20):127-127
抚州采茶戏是临川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她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方言紧密联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和一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产业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产业选择,并深入研究了在市场化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一般条件和时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城郊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上海郊区经济迅速发展,并将成为上海经济再上新台阶的主动力。但是,崇明、金山、青浦、嘉定、松江这几个远郊地区的发展,不但比上海近郊就是与周边“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也明显落后,本文在分析了加快上海远郊地区发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大城市郊区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加快上海远郊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基础设施是区域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基础设施系统的核心开口枢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西部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皆在为民族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对该地区经济开放度(Economic Openness)作出正确的估价,并在此基础上决策未来发展,对指导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并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理论,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的现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极化成为颇具规模的核心城市时,并没有极大地带动起外围腹地的发展并逐步缩小与腹地地区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梯度、行政区划、产业链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更好地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建议,对京津冀经济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民族地区经济要在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下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的阶段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辩证处理好文化经济化的思想观念、主导力量、运作方式、运作模式、适用阶段等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全面分析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长三角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并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3,(192):1-21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与技术的需求,必须在科学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本报告提出了地区分类的基本思路,分析了不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的科技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生态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4年-2017年黄河流域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的双重视角考察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均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生态保护对流域下游地区、人均GDP较低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地区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较低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保护效应逐渐减弱。因此,生态保护的分类施策与动态优化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作为欠发达地区,资金人才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应有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区别的自己的发展路径,江西省中小企业主要发展路径应是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多数中小企业主要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大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地区优势并取得比较优势,吸取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的教训,走新兴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E-CBD的建设与中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BD即电子化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对发展地区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化和资源合理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的E-CBD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本文主要论述了西部地区建设E-CB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西部地区建设E-CBD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