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宋亚 《魅力中国》2010,(16):146-146
人与人之间交往,必然存在着一种情感色彩。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接触的宏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观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构成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德性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逐渐发现和积聚下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德性首先是一种实践性的生成过程.德性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它是人们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心指向与价值追求在实践活动中的表征.德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作为实践活动中的人而言,德性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蓄一种巨大的潜能,如果你能发现并利用好它,你就会明白。你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神奇的潜能,犹如一个形影不离的使者,时时鞭策着你。激励着你。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恰好就是这个使者,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使其可以自由邀游于学习的天空。这是对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大连高中探索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功能描述。正像校长张丽娜所说,我们一直在“坚守一份纯净于内心,付出万般心血育桃李”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电子游戏娱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我国兴起,它是一种高科技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活动,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科技对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和进步。参加电子游戏娱乐,不仅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质量,开发人的智力技能,舒解人们生活上、工作上的压力,发挥人的潜能都有很少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苗海波 《魅力中国》2014,(12):60-60
心里动作就是一种无声的,在话剧表演人员内心中的一种动作。心里动作是与台词、表情同时进行的,心里动作的作用与台词一样,主要是传达和流露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心里动作不是表现出来的,但是可以让人们能感受到的一种思想活动。因此,话剧人物的心里动作是话剧演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毕顶坤 《魅力中国》2010,(5):108-109
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一定往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上的一种反映。既是人类让会历史发展的相应产物,又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文明结晶,它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这多指的是一种广义文化,而群众文化则指一种狭义的民众精神娱乐的活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高圳 《魅力中国》2010,(35):294-294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在创作规律上与文学和音乐是具有很大共性的,即都离不开作者内心情感的积淀和表达欲望的涌动。绘画是最直观的艺术形式,也是最能体现人的内在精神的语言形式之一,关于其创作规律,我们应该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慧 《魅力中国》2011,(17):348-348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在我国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是以男女为伴的双人舞,同时以人自身的形体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舞蹈,并与体育、音乐、舞蹈三者相结合为一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体育舞蹈进入云南省大运会中的作用已被省教育部门所重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体育舞蹈进入云南省大运会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多方面论述,为宣传推广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康猛 《魅力中国》2013,(11):308-308
文化是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产物,又是人类进步的文明结晶,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这多指的是一种广义文化。而群众文化是指一种狭义的民众精神娱乐的活动表现形式,但它却是一种民众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起到精神支持的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方向是揭示了群众文化的深刻内涵,应充分体现在宏扬时代的主旋律之上,爱国主义是我们所处波澜壮阔时代高亢的最强音,是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需要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更新而进行各种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文明的发展告诉我们:个人或群体对精神需要的水平,往往是衡量个人或群体文明的重要尺度。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和驱动力。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根据,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唐晔 《沪港经济》2010,(1):54-55
“忠诚”这个词,现在很少听得到了。其实,每个企业家内心都对这个词语心存敬重。这是对企业、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一种承诺或者责任,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延续的一种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2.
郭金龙 《魅力中国》2014,(3):275-276
《易经》自产生以来就表现出人与之然之间一种朴素关系,经过后人的传承与发展《易经》中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不断的得到新的阐释与发展,《易经》中追求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实是人与自然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人对自然不断的认识产生的一种追求,在现实的生活中古人依赖自然。对自然产生敬畏,因此人们渴望对自然全知。然而这一渴望是无法实现的。《易经》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力图在现象中寻求一种可靠的因果关系以此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汪雪 《黑河学刊》2007,3(4):12-13
从代价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研究是一种"痛定思痛,"是人们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变革及其后果的一种反思,是对人的价值活动的得失利弊的权衡和比较。和谐发展本身并不能回避或消灭矛盾,而是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力图兼顾各种利益和价值需要,求得各种对立价值和利益之间的某种均衡与适度,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精神内涵丰富,思想博大。它首先表现为一种行动和作风,然后被理论地总结、概括、升华为系统的思想和精神。任何物质生产活动同时也是精神生产活动,都有其哲学即世界观根源,柴达木开发建设及其精神成果亦然。科学务实是柴达木人在长期开发建设实践中所坚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吴茵倩 《魅力中国》2011,(9):161-161
行为科学认为,激励能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从而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完美发展,最终推进我们的管理工作,促使幼儿园长期、有效地可持续发展。激励至少包含三个因素:一是人,即激励主体与客体;二是时空,即激励过程与相应环境;三是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伦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中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精神,是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内在规定和精神构件。它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积极的人本价值,促成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完善与发展。一、经济伦理的价值经济伦理的价值是基于经济与伦理的内在联系。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现象,当然存在着差异和区别,但同时又有着内在联系。二者相互关联,相互蕴含,构成一种互动关系。经济活动内含着一种伦理要求和伦理规定,根源于资源  相似文献   

17.
赵玉洁  李海青 《山东经济》2006,22(4):13-17,22
货币拜物教作为产生于商品时代本身的一种思维倾向和价值原则,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之中。在经济上,它根源于分工的自发性、商品交换的强制性与交往关系的物化。从价值上分析,作为交换关系的一种独立表达。货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衡量尺度,其质的规定性就在于它的量;随着自身物质性与功能性的逐渐分化,货币呈示为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在商品经济的狂潮中,货币必然会从手段转化为目的。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普遍扩张,货币的普遍通约化造成了对人的个性的抹杀,使人成为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单面人,造成了人格的畸形。  相似文献   

18.
中和思想是儒家处世治国的核心思想,是中华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倡导“天地人合一”,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它追求和谐与统一、在处世治国上,主张和为贵。这种精神在现代的中国得到不断弘扬广大。对祖国的统一,世界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进入一体化,世界面临各种困难,如何走出困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仍然离不开以和谐统一为主的中和精神。希望中和精神对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平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可见,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因此,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获得了具有哲学意蕴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了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作为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在心理学领域也是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为音乐,同时它也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本文作者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简要阐述音乐和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认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