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程程 《魅力中国》2014,(7):311-311
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区别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然而,就是因为这一特性,使得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地方,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务是为了保障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的条款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作用。但是,《公司法》第七十二条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本着有利于《公司法》实施的原则试速本文。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并没有涉及到设立监事或者监事会的问题,那么,到底是否需要设立监事会呢? 众所周知,《公司法》第52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监事制度的规定是强制性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根据公司规模大小设立监事会或监事;《公司法》第2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3.
王孟荣 《特区经济》2005,(12):260-261
《公司法》上解散原因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解散规定的原因过于原贝U,缺乏系统性。公司解散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依解散是否出于公司法人的自愿,总体上要将导致公司解散的各种原因分为自愿解散的原因与强制解散的原因两大类。公司自愿解散,通常以基于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至于股东会据以解散公司的具体事由,各国立法一般不作界定,以体现私法自治的原则。我国《公司法》对自愿解散原因的规定,与各国的做法基本一致,但是,我国对强制解散原因的规定却过于简单。强制解散分为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现行《公司法》在192条、第206条、第225条涉及到行政强制解散的原因。我国《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相似文献   

4.
任慧芳 《北方经济》2012,(23):79-80
一、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中对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及其原则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股东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财产、经营、收益等方面的综合性权利,具有重要商业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2条、138条之规定,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5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规定存在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璇 《发展》2010,(4):94-96
自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确立以来,我国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案件越来越多,2005年新《公司法》第20条将公司法人格制度上升到制定法层面,有利于补充和完善公司独立人格,然而其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适用条件的模糊性,与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64条的关系.是否仅限于破产阶段适用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越权原则的变迁及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权原则曾是早期公司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由于其在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害,现在已为多数国家限制适用或废止。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及《公司法》与《合同法》在该问题上存在冲突。越权原则在国外的变迁体现了现代商事社会理念,可供我国民商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1993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对企业债券的定义、发行条件等进行了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五章中第一百五十九条至第一百七十一条,对公司债券的发行也作了详细规定。从两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来看,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9.
经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常委会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施行。《公司法》一直是指导企业并购重组、规范转让行为的母法,也是产权交易市场法规的主要依据。新《公司法》的实施,对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认真学习宣传《公司法》进一步推进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戈世平认真学习宣传《公司法》进一步推进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一、认真学习宣传《公司法》,提高实施《公司法》重要性的认识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常委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它是在总...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的起草制定,和国有企业改制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但它又远远早于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工作。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参与《民法通则》、《公司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起草与颁行的著名法学家江平指出,《公司法》的起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的立法起草,主持的机构却各不相同。而主持机构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立法目的和其规范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关律师     
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应依照《公司法》进行规范《中国招标》社关律师:您好!我们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颁布后,我们发现公司章程中的一些内容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这是否需要修改章程,我们公司是否需要规范?安徽读者张明宋群张明、宋群同志:你们好!我近来也收到了许多类似的信,不少读者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依照《公司法》进行规范,国务院将在近期发布有关规范化文件。根据《公司法》第229条的规定,凡《公司法》施实前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13.
郝文倩 《魅力中国》2014,(7):361-361
2006年我国《公司法》修订,该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成文法化做了有益的探索,首次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名纳入。但是公司法的这种规定,并不能达到立法者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脱离了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自身应有的法律属性。本文共有两个部分:第一章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概述文章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定义以及在其它一些国家的立法状况出发进行叙述。第二章是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法律实践中进行的反思同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徐琦 《辽宁经济》2006,(3):63-63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针对1993年《公司法》的局限性进行丁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增强我国公司法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公司乃至民族经济的竞争力,鼓励投资兴业、发展经济、构建公司法律新秩序意义重大。新的《公司法》充分体现出了现代公司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公司法》、新《证券法》已于1月1日开始实施。专家普遍认为,非上市股权转让场所应定位在产权交易市场。一是将非上市股权转让场所定位在产权交易市场有法可依《公司法》第139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交易方式进行。”新《证券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转让。”怎样理解新《公司法》、新《证券法》中关于企业国有股权转让的场所和方式,可以从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3…  相似文献   

16.
施征 《上海国资》2006,(8):36-37
虽然《公司法》在第50条明确规定“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但一具体到央企。  相似文献   

17.
袁艳 《中国招标》2012,(42):27-2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呈现出大型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趋势,大量分支机构、并购的子公司应运而生,所涉及的经营业务和产品也涵盖了更多专业领域。如果在一个集团公司之内,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或者各子公司之间有符合采购要求的货物提供,是否可以直接采购呢?有关法律或规定中有无限制性条款呢?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商榷。一、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法律关系《公司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可以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  相似文献   

18.
秦俊如  吴佳伟 《魅力中国》2014,(25):282-282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同时其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公司法》没有对社会责任的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相关内容过于原则加之没有规定违反社会责任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给司法适用带来困难。此外,《公司法》也缺乏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不能形成很好的引导作用。针对该条文存在的问题,应通过进一步细化相关条款、建立健全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构建和完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第 6 7条的修改以及《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发布施行 ,标志着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确立 ,它不仅适应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而且弥补了国有企业原有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吴广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28-12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股东资格继承已成为公司法律纠纷中的常见问题,其引发的探讨也络绎不绝.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继承问题,在理论上一直颇有争议,在实践中也有不同的做法.修订后的《公司法》第76条在遵循继承法的基本旨意基础上承认了股权继承,当然是包括股权的财产性内容和股东资格内容在内的整体继承.同时,考虑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点,又允许公司通过公司章程另作规定,予以限制或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