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为帅 《魅力中国》2010,(30):9-9,11
通过网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于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健身价值的作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分析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鑫 《魅力中国》2013,(32):279-280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网球运动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网球运动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网球文化是随着网球运动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的。独特的网球文化使得网球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走在时代最前沿,具有超前生活理念的高校走学生们自然不会落后,就在他们在网球场上挥拍奋战时,网球文化也正在悄悄地走进高校、改变着高校,改变着大学生的性格,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球课的作用与意义;网球运动的健身、健。、促进社会交往诸功能;营造高校网球文化的作用,阐述了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网球是起源于英、法的贵族运动,二战后进入平民化。网球文化进入高校后,能够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境界,具有导向、融合作用。提高高校网球文化的发展路径有:深刻挖掘网球校园文化内涵,加强网球课程的建设,做好课外网球活动的推广,强化网球协会和俱乐部建设,促进校内外网球比赛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14,(3):75-78
坐落于天津市团泊新城的天津国际网球中心是东亚运动会的主场馆之一,也是整个团泊健康产业园体育板块中与市民互动性最强的运动场所。该中心在区位条件、建筑布局、建筑造型、景观设计、以及幕墙设计与安装几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纯净”与“复杂”的融合。作为国内建筑规模最大的网球中心,定位于“国际赛事、商务休闲、全民体育”相结合的天津国际网球中心,必将在未来为网球专业训练和群众网球运动提供更加专业和完善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李景源 《魅力中国》2011,(10):154-154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但并不是要我们去一味迁就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而是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初始。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郑州市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规律,提出网球运动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加快高校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对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规律,提出网球运动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加快我省高校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对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建听 《魅力中国》2011,(6):204-204
强身健体,为学生的终生健康负责。技工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体育技术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崔昊 《魅力中国》2014,(13):222-222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新目标应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教学创新工作首先要革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具体方法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和满足感、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伟强 《魅力中国》2010,(17):235-235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理论课有其他学科专业课不具备的良好条件,所以利用好这个平台,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素质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强理论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和习惯。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体育理论课的任务,还要贯穿于日常教学和体育实践课中,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2.
曾沪湘 《魅力中国》2010,(32):365-365,361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体育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责无旁贷。作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终身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宣传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和健康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3.
董军 《辽宁经济》2009,(7):62-6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学生重视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革体育院系网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新形势下体育院系培养目标的需要,使网球专修学生适应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从事网球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该文在对体育院系网球专修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网球专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新途径,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董双婷 《魅力中国》2013,(11):275-27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溢彬 《魅力中国》2014,(21):36-37
网球是仅次于足球在世界上的第二大球类运动,与高尔夫、台球、保龄球齐名为四大高雅运动,其发展将对整个世界的体育及社会产业产生重大影响。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的召开,这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继郑洁晏子夺得大满贯双打冠军之后,李娜在法网和澳网相继夺得冠军,网球在中国的受欢迎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网球运动是体育产业之一,也是当红运动项目,承北京2008奥运之势蓬勃发展,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发展空间。能否抓住机遇,有效利用资源获得更大收益,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洪青 《魅力中国》2011,(8):329-329
近年来,网球运动已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有着悠久网球历史的南通市,网球人口也迅速增加,其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以南通市网球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对参与者的基本特征、网球运动情况及消费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南通市网球运动现状,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推动南通市网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汉训 《魅力中国》2009,(23):153-15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强调竞技忽视健康教育;运动素材代替体育教材;运动技能代替终身体育;考核标准代替健康程度.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主导性任务,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规范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