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哪种语言都有大量的歧义现象存在,英语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一个字或一种语言形一式只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一思,但当一个字或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被说者和读者做不同解释时,它们可以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这种现象叫歧义。本文简洁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旨在说明歧义的避免和排除.歧义分为词汇性歧义(LexicalAmbiguity)和语法性歧义(Gram-maticalAmbiguity,又叫结构性歧义)。词汇性歧义产生原因是由词汇引起的,同音或同形异义词、多义词等造成歧义。因为在一定语境下,词汇性歧义即可自动消除,本文不将其列入探讨范围。语…  相似文献   

2.
任何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语音、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会产生歧义句。在英语及汉语中的语言歧义现象,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英语及汉语中的语言歧义进行对比分析,在规避失误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其积极作用,以推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及分类,介绍了合作原则与广告语篇的歧义现象,探讨了如何避免英语歧义和积极利用英语歧义进行广告宣传的方法。指出,对于无意歧义,语言使用者应该尽量避免,以保证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而歧义现象却是广告常见的使用技巧,它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样也可以使广告更加简短、幽默、内涵丰富。因此,广告商在广告制作中运用"歧义",目的是以期更加高效地吸引潜在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单亚萍 《黑河学刊》2008,(6):109-11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信息,英语习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所在。要着重通过实例展现英语习语的非分解性,进而说明在教学中进行英语习语导入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英语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跨文化交流中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较高语言水平和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教学既要重视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运用语篇分析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能使跨文化交际变得和谐且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英语动物词汇的产生和使用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词汇的语言意义,还要了解其文化意义,才能如实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要学好外语,英语学习者只有充分而深刻地了解该语言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宗教等背景知识,置身于有关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反映这种文化的语言。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就不能忽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英语人称代词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称代词的理解与翻译徐守勤英语人称代词的数量虽然不多,用法却异常活跃,稍不留意便会发生理解错误,从而导致误译。本文从英语人称代词的歧义、指代意义、拟人化用法及习惯用法等方面讨论对英语人称代同的理解和翻译问题。(一)人称代词的歧义:WE:1、可用作...  相似文献   

9.
引言语言是现实的镜子,它既反映了文化,也反应了社会。“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古来有之,也非中国所独有,而且根深蒂固直至今日也不见大的改观。语言作为社会的人类思想的载体,不仅反应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它的变化也反应出了近年来人们对于消除性别歧视的重视和转变。全文将围绕(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现代英语中避免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0.
李问香 《魅力中国》2013,(23):258-258
在听、说、读、写四项英语技能中,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可能是困难最大的一项。因为听、读属于接受性技能。这些语言知识可以静止地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理解就可以产生。而作为产出性的说、写技能则不然,它要枣学习者不但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还要求能够将这些知识变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学生要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首先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而且必须懂得写作的具体步骤。了解写作的性质,掌握写作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学生还必须解决用英语思维的问题。不懂得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人,无论语言功底有多深,是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  相似文献   

11.
魏军 《发展》2009,(8):143-143
本文讨论了英语阅读中的几个变量及它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若干变量,这些变量无疑都会对阅读理解的效果产生影响。在阅读过程中,语言材料和读者是交互作用的。文字含义既不存在于语篇之中,也不存在于读者之内,而是产生于两者相互作用之中。本文旨在探讨英语阅读中的诸变量及它们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在交际中,通过它,避免语言过于直陈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同时,在政治事务中,也为某些行为起了一定的掩饰作用.只有对委婉语,特别是英语中较为广泛的用法进行细心的研究,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它,并恰如其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英语中的否定句式纷繁复杂,容易产生歧义。文章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否定句法歧义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和共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化解英汉否定句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不愉快。委婉语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英语委婉语有其五种社交功能:禁忌避讳功能和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积极功能和褒扬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成明珠 《魅力中国》2010,(30):125-125
英语阅读理解涉及到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运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阅读理解能力可表现一个人英语学习的功底。作为教师,引导学生重视这一环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就是抓住了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对世界影响的扩大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日常对话交流以及各种语言运用场合不可避免的歧义现象为主题,主要以语义学角度加以探讨,首先对导致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阐述歧义给语言交流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尽量避免歧义产生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段建萍 《发展》2008,(2):113-113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本族语的人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第一语言有很大不同。因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而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中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等,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干扰或抗拒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就很突出。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中学生来说,本族语(汉语)对外语(英语)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产生自汉英不同的语言体系,也产生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排除本族语的干扰,从本族语的惯式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理解和表述客观事物,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深刻地理解英语幽默,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在实际中更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赵靖岩 《魅力中国》2013,(31):283-28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创造性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而且还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往往速不到传播原文化的目的,只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才有对原文的确切表达。无疑,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