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形势下,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大力推进同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本文通过梳理目前中国自贸区建设的推进情况,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对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积极推动在谈自由贸易协定落地,合理规划自贸区推进路线及结合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策略来加快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并正式启动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根据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孟慧 《价格月刊》2014,(6):44-4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自贸区网络逐步形成,自贸区在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初显成效。其中,通关便利化将带动国际物流效率的提升。在自贸区制度框架中,对接国际新规则、创新制度设计是核心突破点。2015年是《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自贸区建设的大发展之年。随着自贸区建设的铺开,中国物流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进出口航运物流业发展出现新趋势。自贸区在船舶登记、航运市场开放等领域突破了诸多限制,提升了中国航运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贸区越来越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工具。世界自由区组织提出了“未来自贸区”倡议,并提供了繁荣指数衡量、评估和改善各个自贸区的绩效。繁荣指数框架由一大基础支柱(卓越经营和经济贡献)、三大核心支柱(最佳实践、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一种衡量工具(成熟度曲线)构成。中国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参考繁荣指数,按照各要素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和评估建设情况,查找发展中的短板,寻找各要素的完善方案,更快地把中国自贸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未来自贸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放眼亚洲、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但在市场准入、规则谈判等方面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且网络所覆盖的经济体在经济实力和影响方面与欧美所构建的自贸网络也存在差距。中国应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建设,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自贸区,将金砖国家作为自贸区建设的中长期重点,争取适时加入TPP和建立中欧自贸区,并逐步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之后,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是如何进行后续建设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整体效果这一现实难题。而在诸多制约自贸区发展的因素中,包含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管道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剖析中国—东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中央支持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的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作为海南发展的排头兵,三亚在自贸区建设中当仁不让。但是,由于三亚经济的客观基础,要建设自贸区,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商业网络。本文即是在三亚建设自贸区的背景下对三亚市各个区商业网点的发展规划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对于三亚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本文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紧密联系的产物。因此,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为自贸区开辟了新的通道,成为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有关数字技术与自贸区的融合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另外,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国家的政策激励下,全国各地都在为数字自贸区的发展而努力。本文通过对上海、福建、广东和天津自贸区数字化驱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数字驱动中国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机理,同时,结合四大自贸区通过四大职能体系的基本现状分析,针对数字驱动中国自贸区发展中的问题,对如何加速实现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