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竹泉村发展研学旅行具有资源和区域条件的优势,但在课程设计、研学导师、信息技术等方面有待优化,因而培育高素质研学导师、采用“联动研学”模式,增强品牌价值等策略可以促进竹泉村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春艳 《当代旅游》2022,(10):91-93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方向。本文对乐山市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包括政府的文件政策发布、媒体的宣传、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旅行社配套相应的研学旅行产品及讲解人员等。同时根据发展现状对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乐山市研学旅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进一步丰富乐山旅游业态。  相似文献   

3.
龙珠 《西部旅游》2022,(12):100-102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效地促进了许多新兴业态的发展,研学旅行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的,目前已经成为了各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手段之一。研学旅行这种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增长他们的见识,而且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这种教育加旅游的新模式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足。文章分析了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对于目前研学旅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同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助力研学旅行未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行业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研学旅行处于初期阶段,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进研学旅行行业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璐 《西部旅游》2023,(14):97-99
<正>自2016年起,研学旅行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博物馆教育与研学旅行逐渐融合,博物馆成为了优质的研学旅行载体,并受到人们的青睐。四川省的成都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研学资源,但其研学旅行表现出宣传推广不到位、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此,文章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活动(A)、环境(S)、体验(E)及收益(B)四个角度剖析成都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唐若璘 《西部旅游》2023,(3):105-107
<正>研学旅行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中小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的校外教育活动。云南丽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研学资源,具备开展研学旅行的良好条件,因此丽江研学旅行发展潜力巨大。文章分析了丽江发展研学旅行的意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丽江未来发展研学旅行的基本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侯建楠  王子迪 《当代旅游》2022,(14):82-83+96+113
研学旅行作为我国旅游及教育业交叉的新兴业态,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培养具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在分析研学旅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国内研学旅行教育及活动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研学旅行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沧 《西部旅游》2022,(21):60-62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部分,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创新之举。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研学旅行市场也迎来了重大变化。文章在分析“双减”政策给研学旅行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研学旅行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对研学旅行的高质量、规范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万姿君 《西部旅游》2022,(22):51-53+56
为深入了解和探讨我国研学旅行线路的发展现状,文章选取网络旅游服务平台、国内十大旅行社以及各地市政府推出的研学旅行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Gephi分析工具,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研学线路的空间分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研学旅行线路网络密度低,路径长度适中,整体聚类系数较低,各研学旅行点之间未形成良好联动关系,研学旅行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个体网络结构特征中以千岛湖作为代表性研学旅行点,全国研学旅行线路网络核心区和边缘区具有较弱的“聚焦—分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景区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和资源供给方,并在研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景区研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自行开发的研学课程质量不高、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发研学课程意识较弱、有效的景区研学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如何开发具备科学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研学课程,成为景区研学产品开发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江苏宜兴善卷洞风景区为案例地,采用PBL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明确课程目标、分组合作探究、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式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期为正在开发研学课程的风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研学旅行是一种融合教育与旅游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此,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成为教师实现研学旅行成效最大化的重要基础。但就目前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来看,教师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旅行感知体验。ADDIE模型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给学生带来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还能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许婉 《西部旅游》2022,(23):97-99
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的开展有助于中职学校紧扣自身学情发挥育人功能,有利于深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当前,中职红色主题研学教育与中职学生的既有知识基础衔接不够顺畅、对中职学情和中职生的认知特点缺乏深入考量、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潜能挖掘不深。对此,为提升红色主题研学旅行育人成效,中职学校应突出区域特色、创新活动模式、精选研学路线,在优化研学体验、避免研学活动同质化的同时,积极推动各类研学资源的跨界整合。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2019年增补专业之一,2020年开始正式对外招生。本文以广东省首批备案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并招生的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享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以期为相关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东  班睿 《西部旅游》2022,(17):79-81
博物馆是各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聚集地,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浓缩体现,在连接社会和公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充分发挥研学资源富集优势,做好研学旅行项目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对博物馆研学旅行项目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构建以任务驱动式参观、动手操作为导向的实践体系以及完整的评价体系,确保研学活动规范、高效开展,发挥博物馆研学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各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玲 《西部旅游》2023,(2):103-105
红色研学旅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重庆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文章基于昂谱(RMP)分析法,对重庆市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的旅游资源(R)、旅游市场(M)、旅游产品(P)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发现重庆现有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市场规模巨大,人才缺口巨大,产品初具规模,但特色不够明显。基于此,为了提升重庆红色研学旅行产品质量,文章提出了深挖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内容、因人而异开发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加强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等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黎玲 《西部旅游》2022,(18):94-96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和旅游跨界融合的产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研学旅行衔接校内外教育的特征和旅游体验的审美属性,使研学旅行和中小学美育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文章梳理中小学研学旅行与美育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以建设研学旅行基地与美育实践基地为融合基础,以开发研学美育融合性课程为核心,以打造校地联合跨界性师资队伍为机制保障,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与美育的融合创新路径,助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研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滞后性,导致研学人才能力不足,可通过以下方法优化专业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增设研学方向;调整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以此培养适应研学旅游市场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武夷山朱子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是重要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因此,推进武夷山朱子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武夷山朱子文化资源并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武夷山朱子文化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武夷山朱子文化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林类高校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具有弥补现有高校研学产品不足、传播农业文化、助力农业教育、提升高校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等多重积极意义。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设计了家长对农林类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需求偏好模型,调查了家长对于农林类研学旅行产品的消费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第一,家长对于农林类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消费意愿较高,且更倾向于选择学科体验类研学产品;第二,“认知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林类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消费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家长消费意愿的影响最强,即周边社群和重要人物对家长选择农林类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影响最大。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农林类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作为“第二课堂”,被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红色研学旅行更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有效途径。朱德故里景区有着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发展红色研学旅行上有着先天优势。文章深挖红色研学旅行的内涵,并对朱德故里景区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的思路、途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