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能做到最终使P2P技术成为网络的基础,这就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主对主(Peer to Peer,简称P2P)的兴起源自一个名为Napster的软件,它主要用来交换Mp3的  相似文献   

2.
杨兴林  孙祎 《电子商务》2011,(12):56-57
<正>P2P应用现状P2P简介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技术是目前国际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目前微软、Sun、IBM等很多著名的企业和公司都投入到对P2P技术的研究之中。P2P对等网络技术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以Napster为典型代表,是一种集中式对等网络,Napster  相似文献   

3.
《商》2015,(48)
随着金融与网络技术的协同发展,P2P(Peer to Peer)信贷平台作为一种弥补小额资本借贷市场空缺的手段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当前国内法律对P2P界定不清、监管真空以及技术问题,P2P网络信贷平台面临着多种特殊风险,极大地限制了P2P网络信贷的发展。本论文针对P2P网络信贷平台运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管控设想,促进P2P信贷平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5,(35)
P2P(Peer to Peer),即为"个人对个人"提供贷款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对于缓解小微企业借贷难,提高长尾人群金融服务体验有着积极作用。随着P2P网贷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引发了众多关注与思考。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我国P2P平台的主要类型,再据此分析P2P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P2P网贷未来将会趋于集中化、信息化、去担保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贷款方式应运而生,它就是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是一种通过网络借贷平台,使借款人与贷款人点对点进行无抵押贷款的新贷款方式。第一个商业网络借贷平台始于2005年,因此,P2P网络借贷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特征及国内外发展情况,对其中非线性科学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据此做出P2P网络借贷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电脑》2002,(4):54-54
P2P(Peer to Peer)即点对点连接或对等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络技术,它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提升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对等模式。国内的P2P市场从2000年底开始逐步启动,经过近两年的时间,P2P技术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众多的行业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以深圳市众智数码公司为首的国内P2P从业者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从一开始就规范了P2P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重复开发、商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加强行业自律,统一行业标准,加快P2P技术在…  相似文献   

7.
在新兴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各地剧增的背景下,平台的信用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利用粗集理论(Rough Set)寻找最能反映P2P平台信用风险情况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再用神经网络随机对30家平台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最后为投资者的决策与平台自身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5,(36):190-191
P2P(Peer to Peer)原本是指互联网对等实体间的信息交互方式。2005年出现了将这种信息交互方式搬到借贷服务企业上。目前国内的P2P网贷在原有平台中介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产生了线下模式、抵押模式、风险备用金等模式,另外政策的适度监管,P2P网贷的加速发展,再遇上市场的机遇,由此互联网金融又迎来一波创新潮,如票据理财、供应链金融、股票配资等等。本文将通过对五大运营模式总结,从该项业务出现的大致时间顺序上进行分析点评,并给出风控和前景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8,(1)
P2P(Peer to Peer)网络贷款平台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融资形式,近几年来中国P2P网络借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成为最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民间小额借贷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便捷往往伴随着由于监管制度不到位引发的各种风险:更高的借款人违约率、个人信息被披露、被利用、网络平台被用于洗钱等法律风险。因此,为了互联网金融能够就蓬勃发展,应从P2P网贷平台的性质、现状以及政策导向等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背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出利用混合P2P(Mixed Peer to Peer)架构结合MA(Mobil e Agent)技术解决移动计算环境下数据可靠收敛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AMP(Mobile Agent and Mixed Peer Model)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系统结构和核心技术,重点阐述了MAMP模型的同步策 略——HVU( Highest Votes to Update)算法,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基础下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及监管的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各种P2P(Peer to Peer)理财产品和借贷平台走进人们的生活,针对学生群体的贷款平台也逐渐成为各大网络贷款公司开拓大学生客户群的主推服务。基于阐述学生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提出防范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P2P变革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ARPANET以来,互联网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WEB的发明,因为WEB的图形界面和易用性,使互联网迅速地得到运用。P2P(peer to peer,对等网络)是自WEB之后的又一重大发明,它使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使现在的主/从网络架构向对等式转移;使Internet上的资源共享又被提高了一个层次,使网络就是计算机更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P2P网络借贷模式下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较为复杂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文献分析等挖掘信用风险海选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信用风险指标进行筛选,减少冗余指标,建立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针对其指标体系,构建了信用风险免疫力提升理论模型,进而提高小微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除了监管,让公益变得更加透明有效的方式,还有互联网金融。或许你已经听过不少借助联网金融来运营的公益项目,譬如帮助非洲小企业主获得低息小贷的P2P融资平台Zidisha,越来越多的公益模式开始主动以互联网金融为纽带来连接受众,公众在献爱心时注重"收益率"成为迫切的需求。传统公益项目的问题主要集中信息的不透明化,好心  相似文献   

15.
P2P模式研究     
李颖 《现代商贸工业》2014,(14):103-10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P2P企业在国外和我国均发展迅速,P2P信贷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模式,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本文通过对中外典型P2P平台的调查归纳,对P2P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并通过中外P2P平台的对比,针对我国P2P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P2P陷阱     
《商界》2014,(7):20-21
2014年是P2P网络贷款不平凡的一年,从平台的快速增长到平台的轰然倒塌,“黑嘴”、“黑客”、“跑路”、“踩雷”、“挤兑”、“维权”可能是这一年P2P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一边是国家定向降准,定向增加长期资金投放,降低实体融资成本,释放流动性,一边是P2P纷纷跑路,P2P就像站在油锅里的行业,火热并进,潜力巨大,但风险更大。网贷是水土不服,行将灭亡,还是黎明前的黑暗?  相似文献   

17.
辛宪 《商场现代化》2009,(21):19-22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全球化发展,P2P企业开始在国外和我国出现,P2P信贷模式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P2P模式是新兴事物,目前理论界对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是十分缺乏的。本文通过对中外典型P2P企业的调查归纳,对P2P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化的微观探索。  相似文献   

18.
P2P技术和应用是日前Internet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P2P让人们通过互联网自接交互,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高效、有接共享和交互,随着P2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2P技术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7):169-170
P2P信贷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个人直接借贷模式。自P2P信贷进入我国以来掀起了"P2P浪潮"。截止2014年底全国P2P信贷公司已达1500家,融资规模2500亿元。P2P信贷平台数量几何式增长并不能代表P2P信贷业的成熟,P2P作为新兴的信贷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较多问题。P2P信贷作为一种信贷业务,加之P2P信贷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其风险管理能力远低于传统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而目前大多数P2P网络平台尚未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从出借人、借款人、网贷平台三各方面分析了我国P2P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tel为了摆脱AMD在性能上的追赶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持续提高P4的工作频率,并加大了P4CPU二级缓存的容量。还把前端总线从400MHz 提高到533MHz。为了迎合前端总线为533MHz的P4 CPU,Intel推出了I845G与1845E两款芯片组,盈通于近日推出了基于1845G的主板P4B-G。由于前端总线提高到了533MHz,使其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盈通P4B—G主极采用了Intel最新845G+Intel 82801 DB(ICH4)芯片组。支持最新的FSB 533MHz的Northwood Pentium 4处理器。1845G集成了显示卡,Intel称其性能相当于GeForce2 MX200,P4B—G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