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集体大量负债是目前不少乡镇普遍存在的问题 ,严重阻碍着乡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是摆在乡、村干部面前的棘手难题。但江苏省射阳县盐东镇至1999年底却拥有村级积累达1602万元 ,其中货币积累1067万元 ,人均占有集体积累282元 ,已连续5年实现当年积累村村无赤字。那么 ,盐东镇是如何做到村村有积累、年年增积累的呢?调查发现 ,该镇近几年来注重念好“生、聚、管”三字经 ,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生财—聚财—管财”的良性发展轨道 ,其做法值得各地借鉴。一、创新生财机制 ,拓宽积累增长渠道盐东镇注重…  相似文献   

2.
积累意识淡薄,积累机制弱化和对原有积累管理不善是造成农村集体积累税减的主要根源。为此,强化农村集体积累应从长远着眼,近处着手,突出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积累的强烈意识。这是强化农村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的村级积累机制,在目前外部资金不能注入的条件下,应把基点放在自身极累机制发育上。用多形式、多层次的积累来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积累与家庭积累相结合,劳动积累与资金积累相结合,壮大经济实力,运用一定的资金兴办经济实体,从盈利中增加积累。积累的途径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理顺财产关系,通过各种承包增加集体积累。扩大积累来源,应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将集体提留范围向工副业项目扩大,拓宽公共积累的源流。村办工副业承包后,全部资产和发包后新增的积累均属全村整体所有,企业的税后利润一部分作为企业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增加福利,使企业积累逐年增加;另一部分资金用于建农壮农,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带有公益性质的服务项目,使村集体具备为农户提供服务的力量。土地发包后,一定要收取提留,即使工副业比较发达的村,也不宜取消土地提留,而是应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射阳县特庸乡九里村仇善山担任村会计6年来 ,为集体聚财 ,为乡亲生财 ,被村民称为“财神爷”。1994年他接任村总账会计时 ,村集体经济比较脆弱 ,集体积累仅有的2.6万元全部被一些农户陈欠上交挤占了 ,村里必要的开支 ,以贷款或高利贷支付 ,累计借债9万多元 ,一年下来负担利息就要2万元。仇善山上任后 ,心里想的是如何壮大集体经济 ,如何改变村里的穷面貌。村里学校有几间教室空着 ,出售没人要 ,他提出把有人要的村部卖掉 ,村委会搬到教室办公 ,过几年紧日子。这个建议提出后 ,村委会很快实施了 ,就这一项增加集体积累1万元…  相似文献   

5.
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姚瑞昌,吴立祥,喻超江苏省射阳县耦耕乡边港村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1992年以来,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现有集体积累102.2万元,人均占有积累508元,分别是1982年7.74万元、40元的13倍和14倍。边港...  相似文献   

6.
1.集体经济呈盲目发展态势,指导其健康发展的外部调控机制远未形成。村社集体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有两种倾向性表现:一是看不到本地的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兴办集体经营项目不知从何着手,于是便抄起了“捷径”:强行划定一定比例的土地收归集体统一经营,或在规定生产品种、经营范围的条件下实行分户作业,市场条件好时由集体统购统销,在经营环节获取利润作为集体积累,一遇市场环境恶化,便由农户自产自销,“自负盈亏”,更多的地方只能靠增加提留款的项目和额度来“壮大集体经济”。由于近年来不注重按规定提取适当的公积金,加上集体自身没有造血功能,往往是提多少用多少,甚至入不敷出,不仅“空架子”社的面貌改变不了,同时也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二是集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集体“三资”作为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劳动积累的成果,如何按照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针对集体经济家底不满的问题,我县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主要标志:一是,搞清了集体经济家底。全市村级积累1990年达到了8800万元,比1989年的4750万元,增长了83.2%,比1983年的8480万元,增长了3.7%,其中固定资产达到6500万元,比1983年的3750万元,增长73.3%。在326个村中,集体积累超过悲百万元的村有5个;超过50万元的村有35个,超过30万元的有70个,产不低债的空壳村下降到15个。有集体积累的村达到了311个村,占总村数的94.6%,平均每个村有积累28.3万元,二是,追查了财产下放不明的问题,在清产核资中,全市普遍开展了忆查追和公物还家活动。共追回财产下施不入帐和入帐没收款等项问题,涉及金额达240万元。三是,增强了管好用好集体积累的责任感。通过清产核资,广大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集体家底真不少,下决心得管好”。各村普遍建立了保管使用制度,补偿消耗的折旧制度,定期清点检查制度和购置固定财产审批制度。四是,开始氯转了年末岁尾重视粮食、生猪收购和贷款回收,提留款和往来欠款回收的倾向。通过清产核资,使广大基层干部看到,农户欠款、往来欠款多,挤占了集体积累,流动资金匮乏,导致大量抬款的恶性循环。要发挥积累职能作用,必须狠抓欠款回收。目前,各乡镇都制订了欠款回收方案,开展欠款回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村社集体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所谓村、社集体经济,从广义上讲,应包括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这两个层次的收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村、社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从集体统一经营这个层次看,村、社两级集体经济却十分薄弱,发展缓慢,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力和物力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集体统一经营层次进行研究,探索重庆市村社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些问题,从而寻求解决的办法,推动村、社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无论是集体经济收入所占农村经济收入的比重还是集体积累都是比较低的.据1991年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动态     
工资改革促经济发展山东省荣成市积极探索调动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在全市的26个乡镇实行了农村干部工资以自己领办的实体为主,以集体提留为辅,按比例支付的工资制度。目前,全市有818个村实行了干部工资改革,占全市农村总数的90%,其中,干部工资全部从集体项目创收中提取的有288个村。改革中,工资好像是个"紧箍咒",把干部逼上了发展集体经济的轨道。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各村都争相上实体,发展经济,使集体经济呈多元化发展势头。集体积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度递增,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各种不稳定因素大为减少。据统计,仅1997年全市农村干部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新增集体积累再分配问题。一、问题的形成及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业经营体制的逐步解体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广大农民有的继续在集体统一经营的企业里从事集体劳动,有的则进入家庭经营从事个体劳动。因而由此形成的集体积累(即集体财产),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公共积累。就其所有制性质来讲,已包含着多种成份。一部分是联产承包以前保留下来的集体财产和以后用全体村民共有资金…  相似文献   

12.
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制的重点。要强化和发挥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和资产积累三大职能,在目前应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增强集体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后,农民在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上有了自主权。加之前几年在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发挥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忽视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一方面农民除依托集体土地外,已基本失去了对集体经济的向心力;另一方面产品分配除了完成国家的,剩余是自己的,“三兼顾”政策没有得到认真贯彻,集体积累失去可靠来源。这样,逐渐形成了农民对集体经济的概念淡薄,缺乏集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两个层次在经济上互相渗透,共同发展,村级集体的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都发生很大变化,加之各项承包的更迭,致使集体经济的财产权属不清,积累数据不实,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给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为了摸清全区村级集体现有家底,加强对集体积累和财产的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  相似文献   

14.
遵义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曾经有过辉煌。“人民公社”时期,大办社队企业,农村集体资产不断增长。到1978年,全区农村集体积累达4071.45万元,每个大队平均0.88万元,另有集体农机资产原值6714万元,每个大队平均1.46万元。到80年代初,实行包干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庞大的集体资产,这是广大农民群众休养生息的物质基础和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有效运营管理,不仅关乎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更直接关系农村和谐稳定大局。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对加强和创新农村集体资  相似文献   

16.
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四川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其价值旨归是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构成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建构“产权—组织—产业—利益”的分析框架,提出导引机制、驱动机制、聚合机制以及稳定机制的融合发展机理。基于该逻辑机理,选取成绵地区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案例,总结梳理“资产重组+联企经营”“土地盘活+联社经营”“股份联合+集体自营”三种创新模式,进而提炼出“产权重构—组织重造—产业重塑—利益重组”的融合实践路径。最后,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多元化推进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北京市房山区围绕农村集体经济“权、财、人”的监管和规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防“村官”腐败、维护农民权益,构筑了一道道监管“防火墙”,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射洪县各级党政把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双层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服务功能。显著效果首先是加强了集体资金管理,使多数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滚动增值。维护了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基金会建立后,通过清理整顿村社财务,将集体积累资金纳入基金会管理,使村社积累逐步增加。到目前,村社新老积累达到4657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财务管理,历来都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带领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管好用活集体资金,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民致富达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四意义。但是,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地方管理混乱。由于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给一些社会蛀虫大开了方便2门,他们或把集体财产摆为己有,或大肆挥霍浪费集体积累资金。一、贪污受贿,小“村长”成了大贪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农业生产连队连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加强集体资金管理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从实践情况看来,实行“指标到户、折股分红”有以下几个好处: 1.是真正管好、用好集体积累资金的需要。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积累,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性质,实行“指标到户、折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