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上海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许多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世纪,特别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迅猛发展。21世纪的农业科技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其发展的基本趋势:(1)农业科技将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出现革命性变化;(2)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3)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将使农业成为生物技术最有应用价值和最有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生物体的改造技术和对生物体利用的技术被统称为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不仅用于生物方面,并且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农业领域中通过对生物技术的运用,如杂交水稻技术、生物固氮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等,提高农业产量,节约农药成本,减少农业污染。本文将大致谈论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诸要素构成中,现代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措施及其载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目前,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种质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疫病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将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做出革命性的贡献。农业知识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知识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大农业知识技术创新的力度,积极推…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郑州市设施农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玻璃温室开始,各阶段的发展特点是:1985年以前以塑料薄膜覆盖的大、中、小棚为主:1990年,郑州历史上首座节能日光温室在惠济区毛庄村建设使用,揭开了全市日光温室发展的序幕,当年全市建设节能日光温室10座,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经济是对农业技术要素合理组合和组织利用进行考察、分析、评价、论证和选优的总称。 农业技术 是指农林牧渔业整个再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技能、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管理技术以及各种资源的组合和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有形技术,例如机械设备和设施,动植物优良品种,化肥、农  相似文献   

6.
简讯     
北京:着力打造“籽种之都”对于北京打造“籽种之都”,发展籽种产业战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表示,北京将着力实施籽种产业发展科技行动,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科技和智力资源优势,开展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搭建、筹建农业前沿技术实验室、建设籽种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联盟、建设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等系列工作,把发展生物育种技术作为籽种产业技术升级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技术在整个农业种植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之中的重大优势,生物技术是一种生物改造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抗病能力以及提升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建设国际性城乡的需要,建立农业科技园是探索农业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向科技化、市场化的一条新路,也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大决策。以国际市场为先导,以科技为后盾,使科技园成为融科研、开发、培训、贸易、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技术窗口和模式。一、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消化与推广运用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今后应将科研、开发、市场推广建成一条龙,使应用技术研究向开发性方向发展,为市场服务。二、建立农业生物高科技开发区。这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已有一些科技、经营和人才的集约密集型的城市,建立了生物技术工厂、大型无土栽培和日光温室种植蔬菜生产基地。今后应将继续加强在生物技术、生化制品、人畜保健、防疫药剂和生物农药等方面的开发,并促其科  相似文献   

9.
一、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21世纪的农业会是什么样?各国科学家虽然说法不一,但有一个基本点是共同的,这就是21世纪的农业将是一种高科技农业,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迅猛发展,现代农业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科学家们认为21世纪将出现如下农业科学技术新领域: 1.新物种塑造。主要运用生物技术。核技术、光电技术和农业常规育种技术结合,综合不同的优良性状、按人类需要有选择地定向塑造新的物种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
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现在已是21世纪,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农业和农业科技将会上演哪些精彩剧目? 当生物技术出现以后,人们越来越依靠分子育种,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上大做文章,新的品种将层出不穷,品种在  相似文献   

11.
1.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3.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 高新技术一词国外最早出现于70年代,它主要是指那些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新兴技术,例如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农业领域前景最大的高新技术要数农业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近10多年来,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支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与生态农业是巴西农业发展的两大支柱。生物技术在巴西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有力地促进了巴西农业的发展。巴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了国家生物技术计划,农业生物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1983年巴西将抗生素卡那霉素的密码基因植入烟草,取得了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到1995年,已有707种转基因植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卢兴桂,男,1936年生,湖南临澧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和《中国水稻科学》编委,曾任863计划生物领域第三、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技术研究与中试开发"项目责任专家,"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协助袁隆平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刊名《生态农业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的大农业学术期刊,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牧、副、渔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创新的研究学术论文、研究技术报告(包括理论与应用研究、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与实用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城镇绿地生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研究简报及综述、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示范区典型模式与典型经验等,适于国内外从事生态学、生态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刊名《生态农业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的大农业学术期刊,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牧、副、渔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创新的研究学术论文、研究技术报告(包括理论与应用研究、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与实用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显示出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效益衰减等问题的巨大作用,为农业带来新一轮的革命。 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生物技术研究人员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业种植中运用生物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既能保证农作物质量和国民需求,还能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本文就将以生物技术在我国运用的现状为基础,研究生物技术运用及相关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生物技术发展到转基因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不仅带来技术的进步,也使伦理问题逐步凸显。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态伦理、安全伦理和社会伦理,从系统哲学视角分析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用系统哲学的方法论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政府管理:一个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目前国内外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政府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经济福利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态度分析、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和公共投资、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全面创新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