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今年中央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利用这个机会,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农村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很大,举世公认。但到1997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农产品普遍卖难和价格下跌,农民增收缓慢。当时,我们许多同志对这种局面曾一度感到困惑。当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有两条:一是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二…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十三五"规划纲要做了全面的部署,我们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长期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五个重点任务。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时期我们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我们是不是要"十三连增"、"十四连增"?不追求这个,但  相似文献   

3.
九三分局这几年变化很大 ,有些方面 ,在黑龙江垦区已经走到了前面 ,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结构调整 ,一个是生态的建设。这两个方面 ,前一个是有实质性进展 ,后一个是认识超前。我重点讲一个问题 ,就是结构调整。一、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一点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是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决定里提出来的一个判断。新阶段的标志 ,就是农产品的供给 ,由短缺转到平衡或者平衡有余。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个变化是一个划分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很大,举世公认。但到1997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下跌,相应地出现了农民增收缓慢,当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及时地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有两条,一是农产品的供给状况从长期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约束,也开始受到市场的约束,而且市场的约束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是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反映,这反映出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经过20年的改革的发展,确实是提高了,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就不仅仅是一个满足吃饱的问题,而是开始追求质量、花色、品种、营养和新鲜。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增产就能增收的情况了变化,如果农业生产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可能带来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接着在1998年底1999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几个的事情,一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调整农业的布局,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二是要转移农业人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只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我们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在一个新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就是这两年中央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对农村形势所作的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会议背景:就在我国加入WTO一周年之际,2002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2]62号文件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后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一时间,政府、企业、农民、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农产品加工业,它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 ,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到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现在正在实施的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计划 ,特别是加入WTO后 ,我省农产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决定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已是大势所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与产地的环境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农艺措施及农资投入品的质量都有着十分密…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新世纪农业技术革命 ,中国农学会前不久举办了“2000年全国农业新阶段、新焦点高级研讨班” ,会上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的刘志仁教授就21世纪世界农业走势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 ,农业主要将呈现四大特征。首先是以粮食为中心的全球农产品供需矛盾将有所加剧。世界人口已达60亿 ,到2010年将要达到70亿 ,在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耕地)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过多的人口与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必将加剧 ,农产品将有可能出现供给短缺的势态。其次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日趋激…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过去,又是一年。日子的平淡,让人有时会忽视、甚或忘记这个时代的不平凡。但,2017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身处农产品市场之中,同样能感受到这一年的不平凡。作为媒体人,我们更是有幸亲历其中,对这个不平凡的时代做了一点零散的记录。过去的一年,我们走过大江南北。我们看到一些农业品牌茁壮成长,也看到一堆品牌泡沫的破灭;我们看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风生水起,也看到不少农业经营者的迷茫依旧;我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个农三代,对于新农人这个名词有很多诠释,有说我们是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流通者、跨界的投资者,也有说我们是传统农业的颠覆者和升级者。我认为,新农人就是我们国家未来农业的缔造者。"江西橙王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培坤这样定义自己的职业。和唐培坤一样,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农人"行列。从最初从事农业到发展农产品电商,  相似文献   

10.
(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营销方式。而农业信息网的发展正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视角。农业部 1 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 /www .agrri.gov.cn) ,现已有 1 0 0 0多个县入网。国内与农业有关的中文网站接近 60 0家 ,所发布的信息范围已基本涉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多个层面。农业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将对农产品营销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 ,农业信息网络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第二 ,农业信息网络为购销双方提供互动信息、畅通了购销渠道。加快了农产品营销速度 ,从而降低了成本 …  相似文献   

11.
<正>第657期!《农产品市场周刊》伴随着读者的关注、宽容与厚爱,走过了13个春秋!657期,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岁月轮转,见证了粮食产量十连增,见证了米袋子的沉甸、菜篮子的丰富,见证了一年又一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见证了农业税的取消、直补的落实,见证了11届农交会展示的现代农业的累累硕果,见证了农业科技的力量,见证了农产品期货的推出,见证了农产品市场建设的风起云涌,见证了"姜你军""蒜你狠"、农产品价格的涨涨跌跌、市场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老百姓从温饱迈入小康、从追求餐桌的丰盛到追求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网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工作专业会议上获悉:农业部决定从 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将始终围绕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这个核心,力争今后五年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抓住农产品加工增值这个关键环节,预计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5:1,平均每年提高0.1个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省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买方市场下农业结构开始由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转变。这个时期涉及到整个农业发展思路、目标的调整与转变,涉及到农业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涉及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尤其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一、突出优质化、多样化市场需求,优化种养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包括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降低农产品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性;建立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对农业产前、产中、产  相似文献   

14.
国内信息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六个新"第一,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连续4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第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竞相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达到了2.2: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经济新常态,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结构、去库存、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和促融合6个方面着手,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新时期土地整治如何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弥补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土地整治亟待破解的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整治的需求推进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保障农产品有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农业的形势 我们的经济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就是从农业开始的,农业体制改革花了三年时间,结果很成功,几项大的政策:包括责任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开放农产品贸易市场等等。几项措施的实施很快地解放了生产力,开阔了经营门路,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了,经过这样几年的努力,“六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既是国内农产品需求变化决定的,也是我国即将加入WTO以后,国际农产品竞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在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就是如何解决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市场联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架起一座农户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桥梁,形成一个联系的纽带,农户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避免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解决这个问题,仅靠行政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培育和发展一种新的市场中…  相似文献   

18.
<正>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供给下降情况下,我国农业产出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靠投入获得增长。面对农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做到有效应对。当前,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进一步均衡配置资源,使我国农业逐步形成一种分层化的格局,一部分资源用于生产普通农产品,另一部分资源被配置到中高端链条上生产优质高附加值农产品。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参与进来。一是各级政府要提供财力支持,建立不同形式的高端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专门引导各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资源环境问题,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怎样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聚焦提高农业竞争力,这些年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多地少水缺对农业的不利影响逐步暴露。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中国农业步入了对外依存度长期上升的通道。2011年以来,大宗农产品普遍价格倒挂,我们要应对价格倒挂带来的农业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在价格倒挂时代农业贸易逆差时代怎样振兴农业?怎样通过农业振兴来促进乡村振  相似文献   

20.
一、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近两年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市场启动不了。大家有点束手无策。过去搞农业,主要目标是追求农产品的数量。现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必须转变。我们都要学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农业,要从单纯追求农产品的数量变为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这有一个过程,需要若干年的努力。为此,农村改革需要深化。80年代,中央出了5个1号文件,指导农村改革和发展。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