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媒体速览     
洋CEO中文流利凸现“中国热“此次去北京出差让我体验到西方的中国热有多么猛烈。JP摩根在北京举办的一个讨论会上,主题一个接一个,包括“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中国物价问题“等。我找了  相似文献   

2.
苏宇 《理论观察》2001,(2):33-3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人民在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形成的。坚持这一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基础和前提。“一个中国”的原则不仅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国际法涵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历史、人民和情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解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是否是西方和中国邻国的一个威胁?或者,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吗?作者对中国历史上的三段“过去”进行了探究,认为“5000年”、“100”和“10年”这三段历史对形成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在21世纪初“中国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和他们的热情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主义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势”作为未来的趋向,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势”对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审时度势”、“蓄势待发”、“乘势而为”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顺应大势以高歌猛进,是我国古代战略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3,(21):77-77
“中国”是我们刁以为常的一个词语,使用频率高,且大多时候是不假思索。葛兆光在此书中,从思想史、概念史的角度,利用大量周边国家的相关史料,来分析不同历史时段“中国”一词所包含的不同意思。自“五四”以来,我们习惯从中西对比中来认识中国,而葛兆光则认为,认识理解中国应该步入另一个阶段,即,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对比,来认识中国,更加详细地确认“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如果要在2007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寻找一些民生记忆的话,有三个词应当算是“热词”了,一个是“股票”,一个是“猪肉”,一个是“涨价”。  相似文献   

8.
姜范 《环球财经》2003,(5):58-60
作为国际汽车业“6 3”格局中最后一个开始中国制造的名品牌,宝马的到来将是中国汽车业一个全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镜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走上街头向人们询问这样一个问题,请迅速说出一个中国品牌的名称。“日本有索尼,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中国有……”在街访中,很多人能够细数出很多国家的代表品牌,但是却说不出一个能够代表中国的品牌。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世界名牌产品和优秀企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而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太需要自己的品牌来证明自己,如果没有一个或者多个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怎不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0.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0,(22):14-15
“中国制造”实际上就是“世界制造”,中国已经是全球价值链中一个环节,制造的多数产品都已是全球合作。“中国制造”正追求和世界上其化国家的合作和共赢。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会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判断市场走向的“风向标”,而作为会展业中非常重要的海外会展业也是一个不客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加强中国海外办展的整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严旭明 《特区经济》2007,(5):141-142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现代经济学教育走过的道路,要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学的教育进行展望,中国经济学教育界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需要澄清,这就是什么是“经济学”。作者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去寻找答案,认为所谓的“经济学”实际上是一个由问题、工具、理论等三个不同阶段构成的生动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论”,作者分析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些问题,并据此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学的教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虽然温州人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顽强经商本能创造了当代中国一个又一个商业经典,但这帮中国的“犹太人”却始终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他们用特有的敏锐的“商感”捕捉着每一个商机,在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面前,他们如今也下起了赌注。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的陈春先。从1980年第一个在中关村创办民营高科技实体,到第一个提出要把中关村办成“中国的硅谷”。时过境迁,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标志,此时的陈春先又在想什么呢?中关村又将何处去?6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与陈春先教授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5.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11,(11):88-93
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1999年以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及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历2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三个字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浓缩成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符号,中国创新精神的一种象征,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6.
张程  三天 《新财经》2008,(5):38-43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冠灭活疫苗预测试的首批30名接种志愿者中,有一个“ZJJ”的姓名拼音缩写代号。这个人就是朱京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生物”)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梦醒制造大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素有“母”机之称,字典中“母”字的一个解释是“能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和作用”。在中国的文化中,这种“产生”隐含着孕育的艰辛,高尚的牺牲在去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与会者们抚今追昔,以母亲般凝重、缜密的思维,提出了关于“制造业与未来中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时下,“八荣八耻”是一个高频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新标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毅夫教授当初提出“新农村建设”体系的特点时,曾经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非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由此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并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